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835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产业用纺织品技术领域。所述增强帆布由若干个循环的蜂窝状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均包括若干组经纱和纬纱结构,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其包括织造和浸胶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黑色浸胶,使增强帆布和橡胶的色泽相一致,能够缓冲物料落到输送带表面时带来的冲击力,降低橡胶所受的最大应力,扩大橡胶与物料之间的受力范围,降低冲击点的压强,保护输送带工作面覆盖胶,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

A kind of reinforced canvas for impact conveyor bel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产业用纺织品

技术介绍
在矿石开采中,已经普遍采用橡胶输送带运输硬质的矿石,但这些矿石重量重,带有尖锐尖角,在下落到输送带上时,对输送带有着严重的冲击力,可使输送带表面的橡胶破裂掉落,导致输送带的骨架材料损伤,输送带使用寿命缩短。除了提高橡胶的强度,耐冲击性能外,还可以给橡胶穿上一层防弹衣,从而保护橡胶和输送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及其制备方法,其能够增大覆盖胶的受力面积,降低冲击压强,保护橡胶的同时保护骨架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所述增强帆布由若干个循环的蜂窝状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均包括若干组经纱和纬纱结构,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和第七经纱;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四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四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三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的下方;所述第四经纱位于第二纬纱和第六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第五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五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的下方;所述第六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四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位于第四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帆布中经纱密度为90-120根/10厘米,纬纱密度80-100根/10厘米。进一步地,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尼龙66工业长丝,纤度为2200-4400dtex,加捻捻度为60-120捻/米。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织造:将尼龙66工业长丝进行加捻,捻度为60-120捻/米,再通过整经或筒子架送经,织造成包括若干个蜂窝状单元组织结构的帆布初品;(2)浸胶:将步骤(1)织造所得的帆布初品进行浸胶,干燥后得到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浸胶液具体为RFL浸胶液;按质量份计,包括35-40份的丁砒胶乳、25-35份水性炭黑颜料和35-45份水性酚醛树脂。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浸胶过程为两次,每次浸胶过后分别干燥;干燥温度为第一次105-115℃,第二次125-135℃。进一步地,所述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在150℃热空气中的热收缩率小于2%,经纬向强度150-250N/mm,帆布厚度0.8-1.2mm。进一步地,所述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夹放在厚度大于12mm的输送带工作面覆盖胶的中间。本专利技术在橡胶中间加一层增强帆布,当物料冲击到输送带表面时,表面的橡胶先缓冲一部分受力,物料继续下落,随后这层增强帆布受力,由于其伸长变形小于橡胶,此时抗冲击增强帆布可以快速将受力扩散到更大的范围,从而降低了冲击点的压强,降低了橡胶所受的最大应力,达到保护橡胶,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的目的。采用黑色浸胶,使增强帆布和橡胶的色泽相一致,同时要使帆布的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效果,一旦这层增强帆布被磨损时,帆布凹下的部分,依然可以存有橡胶,保持摩擦系数基本不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黑色浸胶,使增强帆布和橡胶的色泽相一致,能够缓冲物料落到输送带表面时带来的冲击力,降低橡胶所受的最大应力,扩大橡胶与物料之间的受力范围,降低冲击点的压强,保护输送带工作面覆盖胶,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帆布编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所述增强帆布由若干个循环的蜂窝状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均包括若干组经纱和纬纱结构,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a、第二经纱b、第三经纱c、第四经纱d、第五经纱e、第六经纱f和第七经纱g;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1、第二纬纱2、第三纬纱3、第四纬纱4、第五纬纱5、第六纬纱6和第七纬纱7。所述第一经纱a位于第一纬纱1、第二纬纱2、第三纬纱3、第五纬纱5、第六纬纱6和第七纬纱7的上方,位于第四纬纱4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b位于第一纬纱1、第二纬纱2、第四纬纱4、第六纬纱6和第七纬纱7的上方,位于第三纬纱3和第五纬纱5的下方;所述第三经纱c位于第一纬纱1、第三纬纱3、第五纬纱5和第七纬纱7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第四纬纱4和第六纬纱6的下方;所述第四经纱d位于第二纬纱2和第六纬纱6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1、第三纬纱3、第四纬纱4、第五纬纱5和第七纬纱7的下方;所述第五经纱e位于第一纬纱1、第三纬纱3、第五纬纱5和第七纬纱7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2、第四纬纱4和第六纬纱6的下方;所述第六经纱f位于第一纬纱1、第二纬纱2、第四纬纱3、第六纬纱6和第七纬纱7的上方,位于第三纬纱3和第五纬纱5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g位于第四纬纱4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1、第二纬纱2、第三纬纱3、第五纬纱5、第六纬纱6和第七纬纱7的下方。所述增强帆布中经纱密度为90-120根/10厘米,纬纱密度80-100根/10厘米。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尼龙66工业长丝,纤度为2200-4400dtex,加捻捻度为60-120捻/米。实施例2原料:采用1400dtex的尼龙66工业长丝,厂家为河南神马集团。(1)织造:将上述尼龙66工业长丝进行加捻,再通过整经或筒子架送经,织造成包括若干个蜂窝状单元组织结构的帆布初品;经纱:将2股1400dtex尼龙66工业长丝在环锭捻线机上合股后加捻,捻线机为宜昌纺机的R814,加捻捻度为120捻/米,捻向Z。纬纱:将3股1400dtex尼龙66工业长丝在环锭捻线机上加捻,捻线机为宜昌纺机的R814,加捻捻度为120捻/米,捻向Z;织布:采用筒子架送经,将经纱放在定制的筒子架上,采用机外送经系统,织布选用毕佳乐OPTIMAX柔性剑杆织机,穿筘幅宽为1450cm。钢筘筘号为34齿/10厘米,每筘穿入主经纱3根,总根数1479根;织布纬密为70根/10厘米。(2)浸胶:在定制的配有拉幅定型机的浸胶机进行浸胶,第一次干燥温度为110℃,第二次干燥温度为130℃,干燥张力50公斤,热定型为180℃,定型张力为50公斤,浸胶后附胶量为6%。速度为20米/分,在干燥烘箱的停留时间各为2分钟,在热定型烘箱总的停留时间3分钟。拉幅定型机定型温度160℃,浸胶后的成品幅宽为1165mm。所述浸胶液具体为RFL浸胶液;按质量份计,包括37份的丁砒胶乳、30份水性炭黑颜料和33份水性酚醛树脂。(3)浸胶成品检验结果:帆布米重750克,经纬断裂强度大于200N/mm,断裂伸长28%。所述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夹放在厚度大于12mm的输送带工作面覆盖胶的中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其特征是:所述增强帆布由若干个循环的蜂窝状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均包括若干组经纱和纬纱结构,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和第七经纱;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其特征是:所述增强帆布由若干个循环的蜂窝状单元组织构成,每个单元组织均包括若干组经纱和纬纱结构,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包括第一经纱、第二经纱、第三经纱、第四经纱、第五经纱、第六经纱和第七经纱;所述纬纱包括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四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二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四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三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的下方;所述第四经纱位于第二纬纱和第六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四纬纱、第五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五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二纬纱、第四纬纱和第六纬纱的下方;所述第六经纱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四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三纬纱和第五纬纱的下方;所述第七经纱位于第四纬纱的上方,位于第一纬纱、第二纬纱、第三纬纱、第五纬纱、第六纬纱和第七纬纱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冲击输送带用的增强帆布,其特征是:所述增强帆布中经纱密度为90-120根/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勇薛晓波陈希李振韬陆亚琴顾征宇吴建国陈旭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宝强工业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