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ZJ1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8313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ZJ1,该菌株是从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筛选而得,且已于2019年6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18032。该菌株在pH 3.0环境中孵育2h存活率为78.47%,在0.1%胆盐环境中孵育3h存活率为113.67%,在0.1%胰蛋白酶环境中孵育3h存活率为221%,在30mg/L过氧化氢环境中处理2h存活率为72.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单增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A Bifidobacterium longum strain zj1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ZJ1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
,具体是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主要有乳杆菌类、双歧杆菌类、革兰氏阳性球菌,其中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及种类会随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分布最多的是母乳婴儿时期。1899年法国巴斯德研究院的Tissier首次在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粪便中发现并分离出一种专性厌氧菌,其末端分叉,命名双歧杆菌,并于1924年设置了双歧杆菌属。目前,已经确定的双歧杆菌属有32个种,它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态多变,呈现弯曲杆状、L、V或Y形等多种形态。双歧杆菌主要寄居在人体的胃肠道内,是健康者肠道内的优势菌种,其种类和数量随年龄呈动态变化,而且其改变与机体内许多生理病理变化关系密切。在人的一生中,肠内有益细菌占总菌数的比率有逐年减少的自然趋势。婴儿时期高达98%,青少年时期保持在40%左右,中年时期降到10%,使得人们开始呈现体衰易病的迹象;60岁以上的老人,双歧杆菌数量则减少到1%,而产气荚梭菌、大肠杆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最终肠道内充满腐败细菌,双歧杆菌几乎消失。腐败细菌在肠道中分解食物成分,产生氨气、胺类、硫化氨、粪臭素、吲哚、酚类以及亚硝胺等有毒物质,人体长期吸收这些毒素,会加速衰老、诱发癌症,引起动脉硬化、肝脏障碍等疾病。双歧杆菌可治疗慢性腹泻、治疗便秘、预防肿瘤、预防心虚管疾病、改善乳糖消化。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具有以下治疗效果:1、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2、抗肿瘤;3、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4、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血压;5、改善乳制品的耐乳糖性,提高消化率;6、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寿;7、增强机体的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反应;8、控制内毒素血症的作用;9、提高宿主对放射线的耐受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从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筛选出来的长双歧杆菌ZJ1,该菌株已于2019年06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8032。分离筛选步骤:在厌氧工作站里,取长寿老人的粪便样品2g,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涂布于TPY、BL、BBL、BS及MRSL等固体培养基于37℃厌氧培养24-48h;选取菌落数量适中的平板,挑取乳白色圆形菌落进行划线分离2-3次,得到纯化的单菌落。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菌剂,活性成分中含有上述长双歧杆菌菌株。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组合物,成分中含有上述长双歧杆菌菌株;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此类组合物在食品、保健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此类组合物在抑制胃肠道致病菌药物中的应用,在降低胆固醇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抗衰老药物中的应用。长双歧杆菌ZJ1菌株在pH3.0环境中孵育2h存活率为78.47%,在0.1%胆盐环境中孵育3h存活率为113.67%,在0.1%胰蛋白酶环境中孵育3h存活率为221%,在30mg/L过氧化氢环境中处理2h存活率为72.5%;在外源加入的0.1mg/mL胆固醇孵育48h后胆固醇的降解率为24%。长双歧杆菌ZJ1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单增李斯特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长双歧杆菌ZJ1菌株对青霉素-G、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四环素和红霉素敏感,对链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耐药。附图说明图1为长双歧杆菌ZJ1菌株形态示意图;图2为长双歧杆菌ZJ1菌株菌落示意图;图3为长双歧杆菌ZJ1菌株与相关种的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实施例1在厌氧工作站里,“长寿之乡”安徽金寨百岁老人的粪便样品2g,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梯度稀释,涂布于TPY、BL、BBL、BS及MRSL等固体培养基于37℃厌氧培养24-48h;选取菌落数量适中的平板,挑取乳白色圆形菌落进行划线分离2-3次,得到纯化的单菌落。根据分离筛选情况,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分别进行液体培养,然后抽取菌株的基因组DNA,利用设计的引物扩增其16SrDNA片段,将扩增的16SrDNA片段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资料比对,初步判断菌株的种属分类。根据《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判定分离筛选出的菌株属于益生菌类保健品的菌株,对筛选纯化后的菌株分别进行固体和液体培养。⑴定性鉴定按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和《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并结合之前观察的菌株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对分离得到的ZJ1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可初步判断该菌株归属于双歧杆,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不能在平皿上生长。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菌株细胞长而稍弯曲,有多种形态,如Y型、V型、长杆状、弯曲弧状,如图1所示。菌落光滑、凸圆、边缘完整、乳脂白色、具有柔软的质地,如图2所示。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如表1所示。符号说明:“+”,阳性;“+w”,弱阳性;“-”,阴性。表1⑵分子生物学鉴定使用细菌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16SrDNA序列,将16SrDNA序列在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对,获得与其相似性较高的其他菌株的基因序列,详见序列表。使用ClustalX2.0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然后使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如图3所示,确定该菌的种属分类地位。由16SrDNA序列进化树图可看出ZJ1菌株定位在长双岐杆菌。采用MEGA5.0软件,邻位连接法显示“长双歧杆菌ZJ1菌株ZJ1”与相关种的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进行1000次的相似度重复计算,图中发育树节点只显示Bootstrap值大于50%数值,上标的“T”表示模式菌株。实施例2动物毒性实验选用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繁殖的SPF级ICR小鼠(许可证编号SCXK(京)2016-0006)80只,雌雄各半,雄性小鼠体重范围16.0-25.0g,雄性小鼠体重范围16.0-25.0g。在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房(许可证编号为SYXK(京)2017-0022)饲养。将送检的经菌种鉴定后的长双歧杆菌ZJ1菌株转接到MRS肉汤培养基中,置于36℃,厌氧培养2天后,作为培养物原液备用。取部分培养物原液浓缩5倍,作为培养物5倍浓缩液备用。取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分别随机为4组,每组10只。剂量组设置为:培养基空白对照组,培养基5倍浓缩空白对照组,培养物原液组,培养物5倍浓缩组。将受试物以20.0mL/kgBW剂量给小鼠灌胃,连续灌胃3天,观察7天,记录实验过程中小鼠的体重变化,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长双歧杆菌ZJ1菌株培养物原液中活菌计数结果(接种量为0.1mL)如表2表示,结果表明,培养物原液中含有长双歧杆菌ZJ1菌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从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筛选而得,命名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ZJ1,且已于2019年6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180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双歧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从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筛选而得,命名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ZJ1,且已于2019年6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180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双歧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pH3.0环境中孵育2h存活率为78.47%,在0.1%胆盐环境中孵育3h存活率为113.67%,在0.1%胰蛋白酶环境中孵育3h存活率为221%,在30mg/L过氧化氢环境中处理2h存活率为7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双歧杆菌菌株,其特征在于,在外源加入的0.1m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王玮张丁金泽宇孙宝林郭建
申请(专利权)人:卓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