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秀兰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81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变向滑轮杆、环形滑槽、连接柱、连接盘、防松装置和转动盘,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变向滑轮杆相连,底板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位于两个变向滑轮杆之间,连接柱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防松装置,连接盘的上端设有转动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松装置将纱线同步撑开,从而改变纱线的缠绕长度,使得纱线整体处于绷紧状态,通过两个变向滑轮杆的位置调节改变纱线的输送方向,减小了纱线变向输送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纱线的磨损程度。

A guide tens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variable direction yarn s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纺织行业中,纱线是绕卷在纱线筒上的,而纱线筒设置在纱线架上,纱线筒在纱线架上不断旋转,以便纺织机进行纺织作业。当纺织机工作需要对纱线进行牵引输送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纺织机在对纱线牵引时,纱线筒的转速是不可控的,在对纱线停止牵引时,纱线筒通过惯性仍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纱线处于松弛状态,导致悬空的纱线交织在一起,当纱线再次被牵引输送时,交织在一起的纱线容易出现打结的情况,且牵引纱线时由于拉力突变容易出现将纱线拉扯至崩断的情况;(2)纱线输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向输送的情况,现有的纱线输送时通常为被动变向,纱线与纱线筒变向位置之间的摩擦较大,导致纱线外表面磨损,从而减小了纱线的强度,使其相较于正常纱线更易崩断,严重影响了纱线的生产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包括底板、变向滑轮杆、环形滑槽、连接柱、连接盘、防松装置与转动盘,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槽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变向滑轮杆相连,变向滑轮杆数量为二,两个变向滑轮杆左右对称布置,底板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位于两个变向滑轮杆之间,连接柱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盘,连接盘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防松装置,连接盘的上端设有转动盘;其中:所述变向滑轮杆包括连接杆、定位螺纹杆与滑轮柱,连接杆的内端套设在连接柱上,连接杆的外端套设在滑轮柱的中部,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定位螺纹杆相连,定位螺纹杆的下端与橡胶层相紧贴,且橡胶层安装在底板上;滑轮柱需要调节时,转动定位螺纹杆使其上升远离橡胶层,调节变向滑轮杆与连接盘之间的角度,反向转动定位螺纹杆使其重新紧贴在橡胶层上进行定位,调节变向滑轮杆位置后可改变纱线的输送方向。所述连接柱包括固定杆、弧形槽、转动杆、弧形杆与工作弹簧,固定杆的下端安装在底板上,固定杆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数量为二,两个弧形槽对角布置,弧形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弧形杆,且弧形杆与弧形槽之间连有工作弹簧,弧形杆的上端与转动杆相连;工作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为转动连接,且转动范围较小,使得纱线输送受阻后能够反向转动一定角度,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纱线被扯断的情况发生。所述防松装置包括进出杆、限位板、阻力板、复位弹簧、抵住板与弧形架,进出杆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接盘相连,进出杆的内端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通过复位弹簧与连接盘相连,复位弹簧的外侧设有阻力板,阻力板数量为二,阻力板安装在连接盘上,进出杆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架;弧形架对经过的纱线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当转动盘向上抽出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弧形架向外张开,纱线同步张开直到呈绷紧状态,阻力板的设置对进出杆的进出起到增阻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进出杆在纱线输送时因晃动幅度较大而出现输送不稳定的情况。所述转动盘包括圆盘、抽拉定位柱与连接弹簧,圆盘的中部开设有六角槽,且六角槽内通过连接弹簧与抽拉定位柱相连;提起抽拉定位柱后,将圆盘卡入插入杆内,转动圆盘从而带动防松装置整体收缩,向下将抽拉定位柱插入六边形槽内,从而对圆盘进行定位,之后,将纱线自由端绕防松装置一圈后从左端变向滑轮杆牵引穿出,并与纺纱机连接,接着将转动盘完全抽出,弧形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张开。优选的,所述连接盘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与进出杆的下端相连,连接盘的中部设有嵌入柱,嵌入柱的中部开设有六边形槽,且抽拉定位柱与六边形槽的结构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上端设有插入杆,限位板的内端开设有进出槽,进出槽数量为二,且进出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阻力块;将转动盘插入插入杆后进行转动,带动防松装置整体向内收缩,进出杆移动时,阻力块与阻力板之间相碰,从而起到增大阻力的作用。优选的,所述进出杆的中部设有橡胶层,橡胶层内均匀设有伸缩杆,且橡胶层内填充有弹性橡胶球;伸缩杆的设置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橡胶层与弹性橡胶球的设置对进出杆中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当纱线在弧形架上输送受阻时,进出杆的长度减小,纱线此时处于松弛状态,便于纱线继续输送。优选的,所述阻力板的内壁均匀设有橡胶阻力球,且阻力块与橡胶阻力球相间布置,复位弹簧的外部套设有橡胶软套,起到了防尘与缓冲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弧形架的内端通过销轴均匀设有滑动辊,减小了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圆盘的下端开设有螺旋槽,且螺旋槽与插入杆的位置相对应,抽拉定位柱的上端设有手拉柄,方便工作人员将其提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转动转动盘从而带动防松装置整体向内收缩;S2:将纱线自由端穿过右端变向滑轮杆,环绕防松装置一圈后从左端变向滑轮杆内穿出;S3:转动定位螺纹杆使其远离橡胶层,调节变向滑轮杆与连接盘之间的角度,反向转动定位螺纹杆使其重新紧贴在橡胶层上进行定位,达到变向输送的目的;S4:将转动盘向上抽出,防松装置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张开,从而保证纱线在输送中保持绷紧状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及方法,通过防松装置将纱线同步撑开,从而改变纱线的缠绕长度,使得纱线整体处于绷紧状态,通过两个变向滑轮杆的位置调节改变纱线的输送方向,减小了纱线变向输送时产生的摩擦力,降低了纱线的磨损程度;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变向滑轮杆,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通过调节变向滑轮杆在环形滑槽上的位置改变纱线的输送方向;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连接柱,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为转动连接,且转动范围较小,纱线输送受阻后能够反向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纱线被扯断的情况发生;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防松装置,进出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伸缩,当纱线过松时,弧形架向外张开,使得纱线的缠绕长度增长,当纱线过紧时,弧形架被动内缩,使得纱线的缠绕长度缩短,防止因纱线过紧而发生崩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盘与防松装置之间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柱、连接盘、防松装置与转动盘之间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固定杆、两个弧形槽、弧形杆与工作弹簧之间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N向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图3的S向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与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包括底板1、两个变向滑轮杆2、环形滑槽3、连接柱4、连接盘5、防松装置6与转动盘7,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环形滑槽3,环形滑槽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两个变向滑轮杆2相连,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位于两个变向滑轮杆2之间,连接柱4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盘5,连接盘5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防松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包括底板(1)、变向滑轮杆(2)、环形滑槽(3)、连接柱(4)、连接盘(5)、防松装置(6)与转动盘(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环形滑槽(3),环形滑槽(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变向滑轮杆(2)相连,变向滑轮杆(2)数量为二,两个变向滑轮杆(2)左右对称布置,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位于两个变向滑轮杆(2)之间,连接柱(4)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盘(5),连接盘(5)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防松装置(6),连接盘(5)的上端设有转动盘(7);其中:所述变向滑轮杆(2)包括连接杆(21)、定位螺纹杆(22)与滑轮柱(23),连接杆(21)的内端套设在连接柱(4)上,连接杆(21)的外端套设在滑轮柱(23)的中部,连接杆(21)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定位螺纹杆(22)相连,定位螺纹杆(22)的下端与橡胶层相紧贴,且橡胶层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连接柱(4)包括固定杆(41)、弧形槽(42)、转动杆(43)、弧形杆(44)与工作弹簧(45),固定杆(41)的下端安装在底板(1)上,固定杆(41)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42),弧形槽(42)数量为二,两个弧形槽(42)对角布置,弧形槽(4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弧形杆(44),且弧形杆(44)与弧形槽(42)之间连有工作弹簧(45),弧形杆(44)的上端与转动杆(43)相连;所述防松装置(6)包括进出杆(61)、限位板(66)、阻力板(62)、复位弹簧(63)、抵住板(64)与弧形架(65),进出杆(6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接盘(5)相连,进出杆(61)的内端安装有限位板(66),限位板(66)通过复位弹簧(63)与连接盘(5)相连,复位弹簧(63)的外侧设有阻力板(62),阻力板(62)数量为二,阻力板(62)安装在连接盘(5)上,进出杆(61)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架(65);所述转动盘(7)包括圆盘(71)、抽拉定位柱(72)与连接弹簧(73),圆盘(71)的中部开设有六角槽,且六角槽内通过连接弹簧(73)与抽拉定位柱(7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向式纱线纺织作业导向张紧装置,包括底板(1)、变向滑轮杆(2)、环形滑槽(3)、连接柱(4)、连接盘(5)、防松装置(6)与转动盘(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环形滑槽(3),环形滑槽(3)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变向滑轮杆(2)相连,变向滑轮杆(2)数量为二,两个变向滑轮杆(2)左右对称布置,底板(1)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位于两个变向滑轮杆(2)之间,连接柱(4)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盘(5),连接盘(5)上沿其周向均匀设有防松装置(6),连接盘(5)的上端设有转动盘(7);其中:所述变向滑轮杆(2)包括连接杆(21)、定位螺纹杆(22)与滑轮柱(23),连接杆(21)的内端套设在连接柱(4)上,连接杆(21)的外端套设在滑轮柱(23)的中部,连接杆(21)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定位螺纹杆(22)相连,定位螺纹杆(22)的下端与橡胶层相紧贴,且橡胶层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连接柱(4)包括固定杆(41)、弧形槽(42)、转动杆(43)、弧形杆(44)与工作弹簧(45),固定杆(41)的下端安装在底板(1)上,固定杆(41)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42),弧形槽(42)数量为二,两个弧形槽(42)对角布置,弧形槽(42)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弧形杆(44),且弧形杆(44)与弧形槽(42)之间连有工作弹簧(45),弧形杆(44)的上端与转动杆(43)相连;所述防松装置(6)包括进出杆(61)、限位板(66)、阻力板(62)、复位弹簧(63)、抵住板(64)与弧形架(65),进出杆(6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接盘(5)相连,进出杆(61)的内端安装有限位板(66),限位板(66)通过复位弹簧(63)与连接盘(5)相连,复位弹簧(63)的外侧设有阻力板(62),阻力板(62)数量为二,阻力板(62)安装在连接盘(5)上,进出杆(61)的外端安装有弧形架(65);所述转动盘(7)包括圆盘(71)、抽拉定位柱(72)与连接弹簧(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秀兰李玮
申请(专利权)人:杜秀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