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日顺专利>正文

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97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该机构中的大盖体有“H”形档位限位通孔和副变速轴,小盖体有主变速正轴及主变速副轴,主变速正轴的一端有摇臂,其轴上有带转臂并设有凹形滑槽的卡套,主变速副轴的一端有摇臂,另一端有卡在凹形滑槽上的板状转臂;主操纵箱内有主操纵变速副轴,其轴上套有带副转臂的轴套,轴套上装有主操纵变速正轴,其轴上套有带正转臂的主操纵变速杆;副操纵箱上装有副操纵变速轴,其轴上套有带变速转臂的副操纵变速杆,正转臂与主变速正轴的摇臂经软轴连接,变速转臂与副变速轴的摇臂之间以及副转臂与主变速副轴的摇臂之间经杠杆式连接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在封闭的拖拉机驾驶室内进行换档操作,换档灵活、操作省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档操纵机构,特别是一种适合方向盘式拖拉机使用 的换档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的手扶拖拉机的换档机构均是采用长臂硬杆直接换档,有些经 改进成方向盘式的小四轮拖拉机仍然采用这种换档机构,驾驶员在风吹雨打的 环境下需要不断跟随车辆行驶方向的改变移动长臂硬杆来进行换档操作,比较 容易疲劳,影响安全驾驶,而且长臂硬杆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 形,从而造成换档操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乱档、脱档现象。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0975480、技术名称为"方向盘式小四轮拖 拉机换档操纵机构"的技术方案中公开了 一种通过软轴实现异位换档的操纵机 构,该机构可以实现在封闭的驾驶室内进行换档操作,但该机构在换档操纵组 件上设有固定的限位槽,若该操作组件与软轴连接的接头稍有点磨损就容易松 动,就会容易出现因换档操纵组件传送不到位而挂不进挡的现象,因此该机构 存在换档操作不准确、使用不够安全的缺陷。本案申请人于2008年4月8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 "200820104168.7"、技术名称为"方向盘式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该机 构可以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实现换档准确、使用安全的目的,但通过软轴控 制主变速副轴和副变速轴时,容易出现转换不灵活,操作比较费力,而且有时 还会出现操作不到位的现象,因此,申请人针对该机构又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档灵活、操作省力的拖拉机 换档操纵机构。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拖拉机换档 操纵机构主要由换档传动组件和换档操纵组件构成,所述换档传动组件包括有 安装在变速箱29上的大盖体22和小盖体20,大盖体22 —侧开有"H"形档 位限位通孔27,另一侧装有副变速轴14,副变速轴14的一端有摇臂12,另 一端有伸入变速箱29内的直角转臂30,小盖体20装在大盖体22的"H"形 档位限位通孔27的上方,小盖体20上安装有带直齿槽的主变速正轴16及垂 直于主变速正轴16的主变速副轴18,主变速正轴16的一端有摇臂15,其轴 上套有相匹配的带转臂24的卡套19及复位弹簧21,转臂24的端头呈球状, 卡套19上设有凹形滑槽23,主变速副轴18的一端有摇臂17,另一端有卡在 凹形滑槽23上的板状转臂28;所述换档操纵组件包括有主操纵箱1和副操纵 箱6,主操纵箱1内安装有主操纵变速副轴31,主操纵变速副轴31上套有带 副转臂32的轴套33及复位弹簧2,轴套33的上部安装有主操纵变速正轴3, 主操纵变速正轴3上套有带正转臂5的主操纵变速杆4;副操纵箱6上安装有 副操纵变速轴8,副操纵变速轴8上套有带变速转臂9的副操纵变速杆7;所 述正转臂5与主变速正轴16的摇臂15之间由软轴10连接,所述变速转臂9 与副变速轴14的摇臂12之间以及副转臂32与主变速副轴18的摇臂17之间 分别通过杠杆式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副转臂32与摇臂17的杠杆式连接组件是由连接杆件47、活动杆 件43、连接杆件39、 U形杆杆35及连接杆件13依次相接构成,其中U形杆 件35安装在与牵引头36固接的轴套34上,活动杆件43通过销轴41安装在牵引梁42上,U形杆件35的一端与连接杆件13 —端活接,连接杆件13的另 一端扣在摇臂17上,U形杆杆3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件39 —端以环扣形式连 接,连接杆件39的另一端与活动杆件43活接,活动杆件43的另一端与连接 杆件47 —端活接,连接杆件47的另一端扣在副转臂32上。所述连接变速转臂9与摇臂12的杠杆式连接组件是由连接杆件46、摇把 状活动杆件45、连接杆件40、 U形杆杆38及连接杆件11依次相接构成,其 中U形杆件38安装在与牵引头36固接的轴套37上,摇把状活动杆件45安 装在与牵引梁42固接的轴套44上,U形杆件38的一端与连接杆件11 一端活 接,连接杆件11的另一端扣在摇臂12上,U形杆杆38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件 40 —端以环扣形式连接,连接杆件40的另一端与摇把状活动杆件45 —端活 接,摇把状活动杆件45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件46 —端活接,连接杆件46的另 一端扣在变速转臂9上。本技术的换档操纵机构特别适合在方向盘式的小四轮拖拉机上使用, 可以实现在封闭的驾驶室内进行换档操作,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影响驾驶 员的操作,使换档操作变得更轻松、灵活、准确到位,从而保证安全驾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主操纵箱l的右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副操纵箱6的右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大盖体22的仰视示意图。图5是图1中小盖体20的仰视示意图。图6是图1中牵引梁42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图1中安装在牵引头上的两个U形杆件的左视示意图。图中主操纵箱l、复位弹簧2、主操纵变速正轴3、主操纵变速杆4、正转臂5、副操纵箱6、副操纵变速杆7、副操纵变速轴8、变速转臂9、软轴10、 连接杆件11、摇臂12、连接杆件13、副变速轴14、摇臂15、主变速正轴16、 摇臂17、主变速副轴18、卡套19、小盖体20、复位弹簧21、大盖体22、凹 形滑槽23、转臂24、拨叉25、拨叉26、 "H"形档位限位通孔27、变速箱29 直角转臂30、主操纵变速副轴31、副转臂32、轴套33、轴套34、 U形杆件 35、牵引头36、轴套37、 U形杆件38、连接杆件39、连接杆件40、销轴41、 牵引梁42、活动杆件43、轴套44、摇把状活动杆件45、连接杆件46、连接 杆件4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主要由换档传动组件、主操 纵箱1和副操纵箱6构成,所述换档传动组件包括有安装在变速箱29上的大 盖体22和小盖体20,大盖体22 —侧开有"H"形档位限位通孔27,另一侧 装有副变速轴14,副变速轴14的一端有摇臂12,另一端有伸入变速箱29内 控制高低档位拨叉的直角转臂30,小盖体20安装在大盖体22的"H"形档位 限位通孔27的上方,小盖体20上安装有带直齿槽的主变速正轴16及垂直于 主变速正轴16的主变速副轴18,主变速正轴16的一端有摇臂15,其轴上套 有相匹配的带转臂24的卡套19及复位弹簧21,转臂24的端头呈球状,卡套 19上设有凹形滑槽23,主变速副轴18的一端有摇臂17,另一端有卡在凹形 滑槽23上的板状转臂28;主操纵箱l内安装有主操纵变速副轴31,主操纵变 速副轴31上套有带副转臂32的轴套33及复位弹簧2,轴套33的上部安装有 主操纵变速正轴3,主操纵变速正轴3上套有带正转臂5的主操纵变速杆4; 副操纵箱6上安装有副操纵变速轴8,副操纵变速轴8上套有带变速转臂9的副操纵变速杆7;所述变速转臂9与副变速轴14的摇臂12之间通过由连接杆 件46、摇把状活动杆件45、连接杆件40、 U形杆杆38及连接杆件ll依次相 接构成的杠杆式连接组件连接,其中U形杆件38安装在与牵引头36固接的 轴套37上,摇把状活动杆件45安装在与牵引梁42固接的轴套44上,U形杆 件38的一端与连接杆件11 一端活动连接,连接杆件11的另一端扣在摇臂12 上,U形杆杆38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件40 —端以环扣形式连接,连接杆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拖拉机换档操纵机构,包括有换档传动组件和换档操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传动组件包括有安装在变速箱(29)上的大盖体(22)和小盖体(20),大盖体(22)一侧开有“H”形档位限位通孔(27),另一侧装有副变速轴(14),副变速轴(14)的一端有摇臂(12),另一端有伸入变速箱内的直角转臂(30),小盖体(20)装在大盖体(22)的“H”形档位限位通孔(27)的上方,小盖体(20)上安装有带直齿槽的主变速正轴(16)及垂直于主变速正轴(16)的主变速副轴(18),主变速正轴(16)的一端有摇臂(15),其轴上套有相匹配的带转臂(24)的卡套(19)及复位弹簧(21),转臂(24)的端头呈球状,卡套(19)上设有凹形滑槽(23),主变速副轴(18)的一端有摇臂(17),另一端有卡在凹形滑槽(23)上的板状转臂(28);所述换档操纵组件包括有主操纵箱(1)和副操纵箱(6),主操纵箱(1)内安装有主操纵变速副轴(31),主操纵变速副轴(31)上套有带副转臂(32)的轴套(33)及复位弹簧(2),轴套(33)的上部安装有主操纵变速正轴(3),主操纵变速正轴(3)上套有带正转臂(5)的主操纵变速杆(4);副操纵箱(6)上安装有副操纵变速轴(8),副操纵变速轴(8)上套有带变速转臂(9)的副操纵变速杆(7);所述正转臂(5)与主变速正轴(16)的摇臂(15)之间由软轴(10)连接,所述变速转臂(9)与副变速轴(14)的摇臂(12)之间以及副转臂(32)与主变速副轴(18)的摇臂(17)之间分别通过杠杆式连接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顺
申请(专利权)人:黄日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