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7906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存放仓、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存放仓用于对收集而来的各种包裹进行存储;所述上料装置分别与所述存放仓及所述预处理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将所述存放仓中的包裹逐个转移至所述预处理装置处;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处理装置识别完的包裹送入下一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输送装置的协同工作,无需人工参与就能够自动对包裹进行识别,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高。

Pre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rcel sor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包裹需要经过处理。传统的分拣方法采用人工加机器的协作工序,但是通过人工去分拣,一是效率较慢,二是出错率较高,三是人力成本支出较大。而且,针对包裹分拣,物流公司会将从不同地方收集来的包裹统一集中在一起,但是这些包裹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一起,工作人员需要对包裹逐个进行整齐摆放,使其贴有信息的标签朝向识别装置,识别装置才能够准确的识别标签,这样就需要通过人工来处理大量的包裹,效率慢,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其包括:存放仓、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存放仓用于对收集而来的各种包裹进行存储;所述上料装置分别与所述存放仓及所述预处理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将所述存放仓中的包裹逐个转移至所述预处理装置处;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处理装置识别完的包裹送入下一工序。可选地,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控制单元和翻转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识别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及所述上料装置相连,由所述上料装置转移而来的包裹放在所述翻转单元上,所述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翻转单元下方;所述识别单元还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号时,输出第一翻转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未识别信号时,依次输出吸附信号、第二翻转信号和松开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及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翻转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翻转信号时翻转以使该包裹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所述输送装置上,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吸附信号时将该包裹吸住,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翻转信号时带动该包裹一起翻转180°以改变其标签的朝向,在接收到所述松开信号时将该包裹松开;所述上料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信号后,将松开的且已改变标签朝向的包裹重新放在所述翻转单元上,从而使所述识别单元能够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可选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平台、悬臂杆和视觉识别模块,所述视觉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方形贯通槽,所述翻转单元和所述输送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方形贯通槽正下方,且该包裹上的标签能够从所述方形贯通槽中露出;所述悬臂杆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其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位于所述方形贯通槽正上方;所述视觉识别模块采用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杆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以及所述平台上的方形贯通槽四周,用于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任一个视觉识别模块的识别信号时,输出第一翻转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以及在接收到全部视觉识别模块的未识别信号时,依次输出吸附信号、第二翻转信号和松开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及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可选地,所述翻转单元包括:托板、转动连杆和电机;所述托板位于所述方形贯通槽正下方,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吸附部,且所述吸附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吸附信号时将该包裹吸住,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松开信号时将该包裹松开;所述托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至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第一翻转信号和第二翻转信号时分别进行相应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动连杆带动所述托板一起进行相应旋转。可选地,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识别单元和所述上料装置相连,由所述上料装置转移而来的包裹放在所述识别单元上;所述识别单元还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号时,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未识别信号时,输出翻转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信号时,将该包裹转移到所述输送装置上,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翻转信号时,将该包裹翻转以改变其标签的方向,从而使所述识别单元能够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可选地,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平台、悬臂杆和视觉识别模块,所述视觉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待放包裹区域;所述悬臂杆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其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位于所述待放包裹区域正上方;所述视觉识别模块采用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杆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以及所述平台上的待放包裹区域四周,用于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任一个视觉识别模块的识别信号时,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以及在接收到全部视觉识别模块的未识别信号时,输出翻转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可选地,所述悬臂杆采用L型杆,且所述L型杆的一条臂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平台的任一端、另一条臂的自由端向所述平台的中心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平台上的方形贯通槽/待放包裹区域正上方。可选地,所述上料装置采用机械手臂,且所述机械手臂的端部设置有吸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方法,其包括:存放仓对收集而来的各种包裹进行存储;上料装置将存放仓中的包裹逐个转移至预处理装置处;所述预处理装置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控制中心;输送装置将所述预处理装置识别完的包裹送入下一工序。可选地,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控制单元和翻转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识别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及所述上料装置相连,所述识别单元还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由所述上料装置转移而来的包裹放在所述翻转单元上,所述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翻转单元下方;所述预处理装置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控制中心,包括:所述识别单元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号时,输出第一翻转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未识别信号时,依次输出吸附信号、第二翻转信号和松开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及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翻转单元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翻转信号时翻转以使该包裹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所述输送装置上,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吸附信号时将该包裹吸住,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翻转信号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仓、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存放仓用于对收集而来的各种包裹进行存储;所述上料装置分别与所述存放仓及所述预处理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将所述存放仓中的包裹逐个转移至所述预处理装置处;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处理装置识别完的包裹送入下一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放仓、上料装置、预处理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存放仓用于对收集而来的各种包裹进行存储;所述上料装置分别与所述存放仓及所述预处理装置相邻设置,用于将所述存放仓中的包裹逐个转移至所述预处理装置处;所述预处理装置与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预处理装置识别完的包裹送入下一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控制单元和翻转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识别单元、所述翻转单元及所述上料装置相连,由所述上料装置转移而来的包裹放在所述翻转单元上,所述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翻转单元下方;所述识别单元还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号时,输出第一翻转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未识别信号时,依次输出吸附信号、第二翻转信号和松开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及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所述翻转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翻转信号时翻转以使该包裹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所述输送装置上,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吸附信号时将该包裹吸住,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翻转信号时带动该包裹一起翻转180°以改变其标签的朝向,在接收到所述松开信号时将该包裹松开;所述上料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信号后,将松开的且已改变标签朝向的包裹重新放在所述翻转单元上,从而使所述识别单元能够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平台、悬臂杆和视觉识别模块,所述视觉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方形贯通槽,所述翻转单元和所述输送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方形贯通槽正下方,且该包裹上的标签能够从所述方形贯通槽中露出;所述悬臂杆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其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位于所述方形贯通槽正上方;所述视觉识别模块采用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杆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以及所述平台上的方形贯通槽四周,用于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任一个视觉识别模块的识别信号时,输出第一翻转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以及在接收到全部视觉识别模块的未识别信号时,依次输出吸附信号、第二翻转信号和松开信号至所述翻转单元,及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单元包括:托板、转动连杆和电机;所述托板位于所述方形贯通槽正下方,其上下表面均设置有吸附部,且所述吸附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吸附信号时将该包裹吸住,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松开信号时将该包裹松开;所述托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至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第一翻转信号和第二翻转信号时分别进行相应旋转,并通过所述转动连杆带动所述托板一起进行相应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识别单元和所述上料装置相连,由所述上料装置转移而来的包裹放在所述识别单元上;所述识别单元还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用于在所述上料装置每转移过来一个包裹时,就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识别信号时,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未识别信号时,输出翻转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移动信号时,将该包裹转移到所述输送装置上,以及在接收到所述翻转信号时,将该包裹翻转以改变其标签的方向,从而使所述识别单元能够识别该包裹上的标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括:平台、悬臂杆和视觉识别模块,所述视觉识别模块与所述控制中心相连;所述平台上设置有待放包裹区域;所述悬臂杆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其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位于所述待放包裹区域正上方;所述视觉识别模块采用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悬臂杆远离所述平台的一端,以及所述平台上的待放包裹区域四周,用于对该包裹上的标签进行识别处理,若能够识别,则输出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所述控制中心,若不能识别,则输出未识别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接收到任一个视觉识别模块的识别信号时,输出移动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以及在接收到全部视觉识别模块的未识别信号时,输出翻转信号至所述上料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杆采用L型杆,且所述L型杆的一条臂的自由端连接至所述平台的任一端、另一条臂的自由端向所述平台的中心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平台上的方形贯通槽/待放包裹区域正上方。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采用机械手臂,且所述机械手臂的端部设置有吸盘。9.一种用于包裹分拣的预处理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梓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