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和分拣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790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9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物流系统和分拣方法,系统包括:上料单元具有间隔设置的多个上料站;多列第一存放单元设置在上料单元的第一侧,各列第一存放单元分别与各上料站对应;多列第二存放单元分别设置在各列第一存放单元的末端;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第一巷道设置于上料站的第一侧且经过对应的第一存放单元和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一侧;第二巷道设置于上料站的第二侧且经过对应的第一存放单元和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二侧;多个转向巷道连接相邻的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在第一存放单元、第二存放单元和上料单元之间设置第一巷道、第二巷道和转向巷道,因此使得运输车通过可以转弯和环形移动快速到达指定位置。

Logistics system and sor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流系统和分拣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流系统和分拣方法。
技术介绍
包裹分拣是指根据包裹分类标识的不同,将包裹分发至不同的分类格口,最终实现根据需求将包裹分类的目的。例如,在快递行业,需要根据包裹的目的地将包裹进行分类,包裹的分类标识就可以是包裹的目的地。但目前在包裹分拣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1、分拣场地内普遍会同时运行较大数量规模的机器人,分拣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较多的路径冲突和避让,导致分拣机器人的平均运行速度较低,从而导致包裹分拣效率较低。2、常见的一种发生机器人堵塞的原因是场内运行的机器人所负载的包裹目的地所分配的格口位置较集中于某一片区域,即使分配了临时性分配多个格口及使用临时停车区以便于分散车流的方式,也很难规避这种拥堵状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系统和分拣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流系统,包括:上料单元,具有多个上料站,各所述上料站间隔设置且布置成一排;多列第一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分别与各所述上料站对应,且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首端靠近所述上料站;多列第二存放单元,分别设置在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末端;单向巷道,具有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所述第一巷道设置于所述上料站的第一侧,且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巷道设置于所述上料站的第二侧,且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二侧;多个转向巷道,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巷道和所述第二巷道,以使运输车通过所述转向巷道在所述第一巷道和所述第二巷道上环形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对应一组第一目的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料单元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置有多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位于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二侧的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位置与位于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的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位置相对应的两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对应一组第一目的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圈单向环路,设置在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各列所述第二存放单元以及所述上料单元的外围,所述单向环路与各所述第一巷道和各所述第二巷道连通,以使所述运输车通过各所述第一巷道进入所述单向环路,并通过各第二巷道进入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之间的区域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巷道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存放单元末端的位置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多列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对应一组第二目的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调度单元,与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各列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各所述上料站的识别装置以及所述运输车电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上料站上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用于放置待分拣货物;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与所述装载装置相配合的卸货装置,在所述运输车经过所述上料站时,所述装载装置可将所述待分拣货物从所述装载装置上推出并取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载装置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弯折栅条,所述卸货装置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各所述立柱可插置并穿过各所述弯折栅条之间的间隙,各所述立柱在各所述弯折栅条的间隙内移动时,可将各所述弯折栅条上承载的所述待分拣货物推出所述装载装置并放置到所述卸货装置的货物承载面上。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的物流系统,包括:根据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确定具有待分拣货物且距离所述空闲的运输车最近的上料站的位置;根据所述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和所述上料站的位置,生成第一行驶路线,以使所述运输车沿所述第一行驶路线中的各第一巷道、各第二巷道和/或各转向巷道移动到所述上料站获取所述待分拣货物;根据所述待分拣货物的目的地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拣货物对应的格口在第一存放单元或第二存放单元中的位置;根据格口位置以及所述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生成第二行驶路线,以使所述运输车沿所述第二行驶路线中的各第一巷道、各第二巷道和/或各转向巷道移动到所述待分拣货物对应的格口进行所述待分拣货物的投递。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和所述上料站的位置,生成第一行驶路线,以使所述运输车沿所述第一行驶路线中的各第一巷道、各第二巷道、单向环路和/或各转向巷道移动到所述上料站获取所述待分拣货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格口位置以及所述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生成第二行驶路线,以使所述运输车沿所述第二行驶路线中的各第一巷道、各第二巷道、单向环路和/或各转向巷道移动到所述待分拣货物对应的格口进行所述待分拣货物的投递。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确定具有待分拣货物且距离所述空闲的运输车最近的上料站的位置;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和所述上料站的位置,生成第一行驶路线,以使所述运输车沿所述第一行驶路线中的各第一巷道、各第二巷道和/或各转向巷道移动到所述上料站获取所述待分拣货物;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拣货物的目的地信息,确定所述待分拣货物对应的格口在第一存放单元或第二存放单元中的位置;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格口位置以及所述空闲的运输车的当前位置,生成第二行驶路线,以使所述运输车沿所述第二行驶路线中的各第一巷道、各第二巷道和/或各转向巷道移动到所述待分拣货物对应的格口进行所述待分拣货物的投递。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终端,所述分拣终端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分拣终端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所述分拣终端执行上述分拣方法的程序,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分拣终端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分拣终端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分拣方法所涉及的程序。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第一存放单元、第二存放单元和上料单元之间设置第一巷道、第二巷道和转向巷道,因此使得运输车通过可以转弯和环形移动快速到达指定位置。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附图说明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俯视结构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俯视结构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俯视结构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物流系统的调度流程框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拣方法的流程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拣方法应用与物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单元,具有多个上料站,各所述上料站间隔设置且布置成一排;多列第一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分别与各所述上料站对应,且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首端靠近所述上料站;多列第二存放单元,分别设置在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末端;单向巷道,具有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所述第一巷道设置于所述上料站的第一侧,且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巷道设置于所述上料站的第二侧,且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二侧;多个转向巷道,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巷道和所述第二巷道,以使运输车通过所述转向巷道在所述第一巷道和所述第二巷道上环形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单元,具有多个上料站,各所述上料站间隔设置且布置成一排;多列第一存放单元,设置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分别与各所述上料站对应,且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首端靠近所述上料站;多列第二存放单元,分别设置在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末端;单向巷道,具有移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巷道和第二巷道,所述第一巷道设置于所述上料站的第一侧,且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巷道设置于所述上料站的第二侧,且经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和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的第二侧;多个转向巷道,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巷道和所述第二巷道,以使运输车通过所述转向巷道在所述第一巷道和所述第二巷道上环形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对应一组第一目的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单元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均设置有多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位于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二侧的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位置与位于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的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在所述上料单元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位置相对应的两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对应一组第一目的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圈单向环路,设置在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各列所述第二存放单元以及所述上料单元的外围,所述单向环路与各所述第一巷道和各所述第二巷道连通,以使所述运输车通过各所述第一巷道进入所述单向环路,并通过各第二巷道进入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存放单元之间的区域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巷道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存放单元末端的位置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多列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对应一组第二目的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度单元,与各列所述第一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各列所述第二存放单元的各格口、各所述上料站的识别装置以及所述运输车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上料站上设置有装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用于放置待分拣货物;所述运输车上设置有与所述装载装置相配合的卸货装置,在所述运输车经过所述上料站时,所述装载装置可将所述待分拣货物从所述装载装置上推出并取走。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弯折栅条,所述卸货装置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立柱,各所述立柱可插置并穿过各所述弯折栅条之间的间隙,各所述立柱在各所述弯折栅条的间隙内移动时,可将各所述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馨浩冯峻许宁吴仁杰王蕊杨杰刘梦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