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监测沉积物样品预处理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749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筛滤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筛滤瓶、上压瓶盖、筛滤漏斗、软管和蠕动泵;筛滤瓶瓶口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筛滤瓶的瓶底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瓶底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筛滤漏斗与上压瓶盖,上压瓶盖与筛滤瓶均为密封连通;所述上压瓶盖固定于筛滤瓶瓶口;所述筛滤漏斗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所述三通管其中一个端口通过软管与蠕动泵连接,将分离的沉积物混合液通过软管被再次导入筛滤漏斗中进行再次筛分;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筛滤分离辅助装置可简化沉积物样品预处理流程,避免因管路堵塞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及发生危险,从而显著提升海洋监测实验人员的样品处理效率,并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监测沉积物样品预处理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涉及一种海洋监测沉积物样品预处理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沉积物样品筛滤分离的筛滤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环境调查中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在分析前,很多化学及生物指标的测定步骤都要求将沉积物样品加水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例如沉积物样品中硫化物指标的测定,一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378.3-2007)中的方法进行,称取混匀的湿样2~5g(+0.01g)于50mL烧杯中,加入3mL乙酸锌溶液及5mL水,用玻璃棒搅至稀糊状,转入凯氏定氮装置中,用30mL水分4次洗净烧杯,洗液并入定氮装置中,接上冷凝器并接通冷凝水。然后,向定氮装置中通入水蒸气,当定氮装置中的样品被搅动并加热近沸时,迅速加入15mL盐酸溶液,迅速盖紧上封盖,通水蒸气蒸馏至流出液为50~60mL时,取下收集瓶及连接管并加药后进行滴定操作,最后获得沉积物样品中硫化物指标的浓度值。除以上硫化物指标的实验操作外,很多沉积物样品指标的测定也需要加水混匀成稀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随着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工作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和调查工作日益频繁,而海洋监测调查所采得的沉积物样品往往需要加水混匀成稀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以保证样品混匀和适应检测设备的进样要求。但在海洋沉积物加水混匀后进样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影响实验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检测或反应设备的损坏,甚至发生爆炸等危险。继续以沉积物样品中硫化物指标的测定为例,按照国家标准(GB17378.3-2007)中的方法进行测定时,需称取一定量混匀的湿样于烧杯中,加入乙酸锌溶液及水,用玻璃棒搅至稀糊状,最后转入凯氏定氮装置中,随后向定氮装置中通入水蒸气,当定氮装置中的样品被搅动并加热近沸时,迅速加入一定量盐酸溶液,迅速盖紧上封盖,通水蒸气蒸馏至流出液达50~60mL时,取下收集瓶及连接管并加药后进行滴定操作。硫化物测定过程中,需要引入水蒸气对样品混合液进行加热(保持沸腾状态),在这个剧烈反应的凯氏定氮装置中,进气口和一些较为狭窄的管路经常出现被样品混合液堵住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轻则影响实验过程的正常进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定氮装置内压力迅速升高,甚至引发爆炸等危险。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沉积物样品中除了泥质的主要成分外,还混杂着砾石、死贝壳碎片、粉砂等组成成分,其中较大的砾石、贝壳碎片等杂质可以被分拣出来,但比较细小的砾石、贝壳碎片和粉砂就只能随混匀成稀状的样品进入凯氏定氮装置。这部分砾石、粉砂等本身不含有腐殖质、底泥等含硫成分,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被吸入进气口等狭窄的管路时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引发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情况。综上,基于以上实际实验工作情况考虑,一种可以用于筛滤沉积物样品中细小的砾石、贝壳碎片和粉砂的辅助装置的设计和使用是目前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所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洋监测沉积物样品预处理的筛滤分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筛滤漏斗、筛滤瓶、软管和蠕动泵;所述筛滤漏斗固定于筛滤瓶上方;所述筛滤漏斗与筛滤瓶密封连通;所述筛滤漏斗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Ⅰ;所述筛滤瓶瓶口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Ⅱ;所述筛滤瓶的瓶底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瓶底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上压瓶盖固定于筛滤瓶瓶口;所述三通管的端口Ⅰ连通所述筛滤瓶,端口Ⅰ相对的另一端为端口Ⅱ;端口Ⅱ固定有截止旋钮,端口Ⅲ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蠕动泵,置于所述筛滤漏斗的入口。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筛滤瓶、三通管、截止旋钮和筛滤漏斗为玻璃材质;所述筛滤网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软管为乳胶管。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筛滤瓶底部固定有至少三根支撑柱。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上压瓶盖;所述上压瓶盖固定于筛滤瓶瓶口;所述上压瓶盖包括盖顶和盖底;所述盖顶为所述盖底顶部外侧固定的玻璃圆环Ⅰ;所述玻璃圆环Ⅰ向上面为毛玻璃面;所述筛滤漏斗底部外侧固定有玻璃圆环Ⅱ;所述玻璃圆环Ⅱ向下面为毛玻璃面;所述玻璃圆环Ⅰ的毛玻璃面与玻璃圆环Ⅱ的毛玻璃面密封接触。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筛滤瓶瓶口外侧为毛玻璃面;所述上压瓶盖盖底内侧为毛玻璃面;所述筛滤瓶的毛玻璃面和上压瓶盖的毛玻璃面密封接触。基于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金属密封夹;所述金属密封夹将所述玻璃圆环Ⅰ和玻璃圆环Ⅱ压紧。有益效果在海洋监测调查所采得的沉积物样品处理工作中,样品往往需要加水混匀成稀状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以保证样品混匀和适应检测设备的进样要求,但部分未经筛滤分离处理的样品不仅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造成检测或反应设备的损坏,甚至发生爆炸等危险。应用本技术中的筛滤分离辅助装置可简化沉积物样品预处理流程,避免因管路堵塞等原因造成设备损坏及发生危险,从而显著提升海洋监测实验人员的样品处理效率,简化样品预处理流程,并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主要构件示意图;其中:1:筛滤瓶;2:上压瓶盖;3:筛滤漏斗;4:密封夹;5:筛滤网Ⅰ;6:筛滤网Ⅱ;7:电磁蠕动泵;8:乳胶管;9:三通管;10:截止旋钮;11: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整个筛滤分离辅助装置包括筛滤瓶1、上压盖2、筛滤漏斗3、密封夹4、筛滤网Ⅰ5、筛滤网Ⅱ6、电磁蠕动泵7、乳胶管8、三通管9、截止旋钮10和支撑柱11,筛滤瓶1、上压盖2、和筛滤漏斗3、三通管9、截止旋钮10、支撑柱11为玻璃材质;筛滤网Ⅰ5和筛滤网Ⅱ6为不锈钢材质,密封夹4为金属材质。如图2所述,筛滤瓶1为一个2~4L玻璃瓶(以监测沉积物样品中硫化物指标为例),瓶口内侧稍向下处横向固定有圆形不锈钢筛滤网Ⅱ6,筛滤瓶瓶口外侧为毛玻璃面,一般根据沉积物样品具体情况可选择10~80目的不同筛网,筛滤瓶1瓶底呈漏斗状,漏斗状瓶底的底部接玻璃三通管9,三通管9端口Ⅰ连通筛滤瓶1,端口Ⅲ通过乳胶管8与电磁蠕动泵7相连,端口Ⅱ下端固定有玻璃材质的截止旋钮,通过截止旋钮10控制,打开截止旋钮10可排出筛滤瓶中的沉积物混合液。筛滤瓶1底部装有3根有机玻璃材质的支撑柱11,用以平稳放置筛滤瓶及相关构件。如图2所述,上压盖2包括盖底和盖顶,盖顶为盖底顶部外侧的一圈玻璃圆环Ⅰ,上压盖2也为玻璃材质,盖底内侧为毛玻璃面,与筛滤瓶1瓶口外侧的磨玻璃面接触,密封连接后可紧密贴合,上压盖2的玻璃圆环Ⅰ(盖顶)向上一面为毛玻璃面,筛滤漏斗3的底部外侧固定有玻璃圆环Ⅱ,玻璃圆环Ⅱ向下的面为毛玻璃面,筛滤漏斗3的毛玻璃面与上压盖2的毛玻璃面对齐后连接贴合,由金属密封夹4进行上下压紧(如图1),可防止漏气,从而保证筛滤漏斗3与筛滤瓶1之间的密封性,使得从上至下,筛滤漏斗3、上压盖2和筛滤瓶1密封连通,筛滤漏斗3内侧靠底部位置同样横向有一圆形不锈钢筛网Ⅰ5,工作中根据沉积物样品具体情况选择10~80目的不同筛网,筛滤漏斗3、筛滤网5和6、上压盖2与筛滤瓶1构成了沉积物样品筛滤分离辅助装置的主体。另一方面,三通管9端口Ⅲ通过乳胶管8与电磁蠕动泵7相连,通过控制蠕动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筛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筛滤漏斗、筛滤瓶、软管和蠕动泵;所述筛滤漏斗固定于筛滤瓶上方;所述筛滤漏斗与筛滤瓶密封连通;所述筛滤漏斗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Ⅰ;所述筛滤瓶瓶口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Ⅱ;所述筛滤瓶的瓶底呈漏斗状,所述筛滤瓶的瓶底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端口Ⅰ连通所述筛滤瓶,端口Ⅱ固定有截止旋钮,端口Ⅲ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蠕动泵,置于所述筛滤漏斗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滤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筛滤漏斗、筛滤瓶、软管和蠕动泵;所述筛滤漏斗固定于筛滤瓶上方;所述筛滤漏斗与筛滤瓶密封连通;所述筛滤漏斗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Ⅰ;所述筛滤瓶瓶口内侧下部横向固定有筛滤网Ⅱ;所述筛滤瓶的瓶底呈漏斗状,所述筛滤瓶的瓶底的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端口Ⅰ连通所述筛滤瓶,端口Ⅱ固定有截止旋钮,端口Ⅲ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蠕动泵,置于所述筛滤漏斗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滤瓶、三通管、截止旋钮和筛滤漏斗为玻璃材质;所述筛滤网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软管为乳胶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筛滤瓶底部固定有至少三根支撑柱。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赵海勃邵泽伟宋伦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