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氟龙换热器的换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746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氟龙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热管、转台机构、定位机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热管为圆柱状,所述热管外表面均布有滑槽,所述转台机构共两个,分别分布在热管两端并与热管同轴分布,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四个,所述定位机构沿转台机构轴线环绕均布并与热管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与不同结构的换热器装置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换热器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有效简化换热器设备内部的结构,降低换热器整体设备运行能耗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换热管设备的效率。

A heat exchange tube of Teflon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氟龙换热器的换热管
本技术属于换热管
,具体涉及一种铁氟龙换热器的换热管。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能够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换热器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热管换热器是近几年国内发展较快的一种热交换装置,热管作为换热器的传热元件,它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可在两段中间布置绝热段;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己,热量由热管的一端传至另—端,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目前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中,换热管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加工领域;且使用量巨大,现有换热器的换热管装置一方面存在换热管装置结构复杂,使用灵活性及便捷性差,另一方面存在换热作业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氟龙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转台机构、定位机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热管为圆柱状,所述热管外表面均布有滑槽,所述转台机构共两个,分别分布在热管两端并与热管同轴分布,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四个,所述定位机构沿转台机构轴线环绕均布并与热管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定位机构一侧连接热管外表面,另一侧连接转台机构外表面,热管位于隔板上部的为冷却段,热管位于隔板下部的为蒸发段,并且热管的蒸发段为翅片管结构,所述隔板表面沿隔板轴线方向均布若干孔洞,所述孔洞直径为10‑80mm且孔洞总面积为隔板外表面总面积的40%‑80%;所述热管的冷却段包括硬质防护层、防腐层、玻璃纤维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氟龙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管、转台机构、定位机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所述热管为圆柱状,所述热管外表面均布有滑槽,所述转台机构共两个,分别分布在热管两端并与热管同轴分布,所述定位机构至少四个,所述定位机构沿转台机构轴线环绕均布并与热管轴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定位机构一侧连接热管外表面,另一侧连接转台机构外表面,热管位于隔板上部的为冷却段,热管位于隔板下部的为蒸发段,并且热管的蒸发段为翅片管结构,所述隔板表面沿隔板轴线方向均布若干孔洞,所述孔洞直径为10-80mm且孔洞总面积为隔板外表面总面积的40%-80%;所述热管的冷却段包括硬质防护层、防腐层、玻璃纤维丝层、聚四氟乙烯衬层、铁氟龙管、半导体制冷机构及导向滑轨;所述热管的蒸发段包括耐高温PVC管、辐照加热机构及导向滑轨;所述玻璃纤维丝层包覆在铁氟龙管外表面并与铁氟龙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聚四氟乙烯衬层位于玻璃纤维丝层与铁氟龙管外表面之间,所述硬质防护层包覆在玻璃纤维丝层外表面并与玻璃纤维丝层轴线同轴分布,所述防腐层位于玻璃纤维丝层与硬质防护层之间,所述导向滑轨若干,环绕铁氟龙管轴线均布并与铁氟龙管轴线相互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社保冉明涛原玲崔平利杨文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多氟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