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92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内衬,且安装板远离内衬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束带,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马达,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提示机构,且提示机构位于振动马达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束带,且第二束带的外壁缝接有收卷器,所述收卷器内壁设置有连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提示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颈部训练装置没有提示功能的问题,通过收卷器释放出合适长度的连接带,头部前伸时通过连接带的拉扯可以提醒训练者,解决了传统的托下巴的训练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形体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
技术介绍
空中乘务员(又称空乘、空服员;女性称空中小姐、空姐,已婚的又称空嫂;男性称空中少爷、空少),主要的职责是在民航飞机上确保乘客旅途中的安全和舒适——例如为乘客供应飞机餐等餐饮;指导乘客使用机上安全设备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组织乘客逃离飞机等等。因为近年来恐怖活动和劫机活动的威胁,维护客舱内的保安也成为现在空中乘务员的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大多用于头颈部训练的装置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固定来训练形体,这种训练时间长了容易导致颈部僵硬,一般颈部训练的装置都是通过托住下巴来固定颈部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内衬,且安装板远离内衬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束带,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马达,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提示机构,且提示机构位于振动马达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内衬(2),且安装板(1)远离内衬(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束带(3),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马达(4),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提示机构(5),且提示机构(5)位于振动马达(4)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1)一侧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束带(7),且第二束带(7)的外壁缝接有收卷器(8),所述收卷器(8)内壁设置有连接带(9),且连接带(9)的一端缝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缝接有第三束带(11)和第四束带(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乘人员形体训练用头颈部前伸提示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粘接有内衬(2),且安装板(1)远离内衬(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束带(3),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振动马达(4),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提示机构(5),且提示机构(5)位于振动马达(4)的正上方,所述安装板(1)一侧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束带(7),且第二束带(7)的外壁缝接有收卷器(8),所述收卷器(8)内壁设置有连接带(9),且连接带(9)的一端缝接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缝接有第三束带(11)和第四束带(13),所述第三束带(11)的两端缝接有同一个护额(12),且第四束带(13)的两端缝接有同一个保护垫(14),所述护额(12)的一侧外壁均铰接有第二伸缩杆(15),且两个第二伸缩杆(15)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固定板(16),所述提示机构(5)包括安装盒(17),且安装盒(17)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8),所述安装盒(17)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