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81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包括上下通透的干燥框架和与干燥框架下端相连的干燥网,所述干燥框架下端的中段横向设有转轴,所述干燥框架的下端在转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壁与干燥框架的下侧紧贴,所述两个凸轮的凸出部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干燥框架的下侧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以解决目前在对茶叶进行干燥时,还是通过晾干的方式进行,使得干燥效率十分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是一种茶叶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的大国,国人素有饮茶的习惯,随着饮茶人员的数量的不断增多,茶叶加工的效率也需要越来越快,在茶叶加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对茶叶进行干燥处理,目前对茶叶的干燥还是将茶叶放置在干燥盘上自然晾干,这样会使得干燥效率十分低,并且在晾干的过程中,干燥盘处于静止状态,使得干燥盘上的茶叶也是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十分不利于水分的均匀蒸发,并且干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茶叶加工设备,以解决目前在对茶叶进行干燥时,还是通过晾干的方式进行,使得干燥效率十分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包括上下通透的干燥框架和与干燥框架下端相连的干燥网,所述干燥框架下端的中段横向设有转轴,所述干燥框架的下端在转轴的两侧均转动连接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外壁与干燥框架的下侧紧贴,所述两个凸轮的凸出部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干燥框架的下侧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燥框架的一端的下侧设有茶叶出口,上侧的侧壁本体上设有上下通透的卡槽,有挡板从卡槽穿过并将茶叶出口封堵,所述挡板与卡槽活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挡板包括横部和竖部,所述横部下侧的中段与竖部的上端相连,所述竖部的下端从卡槽穿过并将茶叶出口封堵,所述横部的下侧与侧壁本体的上侧紧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风管包括竖向设置的进风管、连通室和竖向设置的出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上端与连通室的下侧相连通,所述出风管的下端与连通室的上侧相连通,所述出风管设置为两个以上并在连通室的上侧均匀分布。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进风管内设有电热网,所述鼓风机和电热网均与外接电源相连。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燥框架的上侧活动连接设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上设有出风孔。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封堵盖的下侧设有环形连接板,所述环形连接板与干燥框架的相适配,所述环形连接板在封堵盖的下侧形成连接槽,所述干燥框架的上侧卡设在连接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干燥网为茶叶的放置区域,便于在干燥网上对茶叶进行干燥,干燥框架起到遮挡作用,避免茶叶从干燥网的边沿掉落,在需要干燥时,利用热风管吹出热风,由于热风管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便可对干燥网上的茶叶进行干燥,可以加快对茶叶的干燥,提升干燥效率,并且在干燥框架下侧的中段设置转轴,在配合两侧凸轮的转动,便可是干燥框架的两端不停的上下摆动,从而使干燥网上的茶叶能不停的运动,进而使茶叶的干燥更加均匀,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干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茶叶加工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干燥框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干燥框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封堵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进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干燥框架;2、干燥网;3、转轴;4、凸轮;5、凸出部;6、茶叶出口;7、侧壁本体;8、卡槽;9、挡板;10、横部;11、竖部;12、热风管;13、进风管;14、连通室;15、出风管;16、封堵盖;17、出风孔;18、环形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7示出了茶叶加工设备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包括上下通透的干燥框架1和与干燥框架1下端相连的干燥网2,所述干燥框架1下端的中段横向设有转轴3,所述干燥框架1的下端在转轴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设有凸轮4,所述凸轮4的外壁与干燥框架1的下侧紧贴,所述两个凸轮4的凸出部5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干燥框架1的下侧设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2。参见附图1,干燥网2为茶叶的放置区域,便于在干燥网2上对茶叶进行干燥,干燥框架1起到遮挡作用,避免茶叶从干燥网2的边沿掉落,在需要干燥时,利用热风管12吹出热风,由于热风管12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2,便可对干燥网2上的茶叶进行干燥,可以加快对茶叶的干燥,提升干燥效率,并且在干燥框架1下侧的中段设置转轴3,在配合两侧凸轮4的转动,便可是干燥框架1的两端不停的上下摆动,从而使干燥网2上的茶叶能不停的运动,进而使茶叶的干燥更加均匀,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干燥效率。参见附图1,转轴3横向设置在干燥框架1的下侧,转轴3包括有内环和连接外环,连接外环的内侧与内环转动相连,连接外环的外侧与干燥框架1下侧的中段相连,从而实现转轴3的内环与干燥框架1之间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干燥框架1的两端能在凸轮4的带动下来回上下摆动。转轴3的连接外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参见附图7,凸轮4相对的两侧均向外突出设置有凸出部5,两侧的两个凸轮4的凸出部5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垂直,那么便可保证在左侧凸轮4的凸出部5与干燥框架1左侧的下端紧挨时,右侧凸轮4的圆弧部与干燥框架1右侧的下端紧挨,此时干燥框架1从左至右的方向向下倾斜;而在两侧的凸轮4转动一定角度后,右侧凸轮4的凸出部5可以与干燥框架1右侧的下端紧挨,左侧凸轮4的圆弧部与干燥框架1左侧的下端紧挨,此时干燥框架1从左至右的方向向上倾斜;通过不断的重复上述过程,便可是干燥框架1的两端不断的做上下摆动,从而实现干燥网2上的茶叶能不断的运动,进而使茶叶的干燥更加均匀,可以提升干燥效率。可以在干燥框架1的下侧设置螺纹孔,并在干燥网2的边沿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上下通透的连接孔,连接孔的位置和螺纹孔的位置相适配,通过一螺栓依次插进连接孔和螺纹孔内,实现干燥网2和干燥框架1之间的稳固连接。采用该种连接方式时,转轴3实际与干燥网2相连,转轴3的连接外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干燥网2的下侧相连。还可以在干燥框架1的内侧的中段横向设置连接件,在连接件上设置上下通透的螺纹孔,并在干燥网2靠近边沿的位置设置连接孔,连接孔与螺纹孔的位置相适配,通过螺栓依次插进连接孔和螺纹孔内,实现干燥网2与干燥框架1之间的稳定连接。采用此种连接方式时,转轴3与干燥框架1的下侧相连,转轴3的连接外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干燥框架的下端相连。进一步的,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述干燥框架1的一端的下侧设有茶叶出口6,上侧的侧壁本体7上设有上下通透的卡槽8,有挡板9从卡槽8穿过并将茶叶出口6封堵,所述挡板9与卡槽8活动连接。在干燥完成后,先将挡板9从卡槽8中拔出,便可使挡板9不在将茶叶出口6进行封堵,然后可以通过凸轮4的转动使干燥框架1朝着茶叶出口6的一侧向下倾斜,便可使茶叶更易从茶叶出口6倒出,若不能通过重力将茶叶冲茶叶出口6倒出,执业作业人员刨动茶叶,将茶叶从茶叶出口6刨出,便于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收集。而在干燥时,挡板9一直处于卡设在卡槽8内的状态,即是在对茶叶进行干燥时,挡板9一直将茶叶出口6进行封堵,避免正在干燥的茶叶从茶叶出口6洒出。进一步的,参见附图4,所述挡板9包括横部10和竖部11,所述横部10下侧的中段与竖部11的上端相连,所述竖部11的下端从卡槽8穿过并将茶叶出口6封堵,所述横部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通透的干燥框架(1)和与干燥框架(1)下端相连的干燥网(2),所述干燥框架(1)下端的中段横向设有转轴(3),所述干燥框架(1)的下端在转轴(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设有凸轮(4),所述凸轮(4)的外壁与干燥框架(1)的下侧紧贴,所述两个凸轮(4)的凸出部(5)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干燥框架(1)的下侧设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通透的干燥框架(1)和与干燥框架(1)下端相连的干燥网(2),所述干燥框架(1)下端的中段横向设有转轴(3),所述干燥框架(1)的下端在转轴(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设有凸轮(4),所述凸轮(4)的外壁与干燥框架(1)的下侧紧贴,所述两个凸轮(4)的凸出部(5)在竖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干燥框架(1)的下侧设有热风管(12),所述热风管(12)的出风端指向干燥网(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框架(1)的一端的下侧设有茶叶出口(6),上侧的侧壁本体(7)上设有上下通透的卡槽(8),有挡板(9)从卡槽(8)穿过并将茶叶出口(6)封堵,所述挡板(9)与卡槽(8)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包括横部(10)和竖部(11),所述横部(10)下侧的中段与竖部(11)的上端相连,所述竖部(11)的下端从卡槽(8)穿过并将茶叶出口(6)封堵,所述横部(10)的下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艳萍谭晓琴范虹利胡灿向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