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612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46
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涉及干热岩钻探钻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接头、固定套、滑套、中接头、引流管、文丘里喷管、引砂管、外管、内管、储砂腔、下接头及树脂球,正常钻进时滑套将侧孔及储砂腔封闭,压缩空气沿中心气流通道进入风动潜孔锤。提钻时投入树脂球,中心气流通道被关闭,压力瞬间增大,滑套下滑,侧孔及储砂腔打开,通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进入引流管在混合腔里产生负压,储砂腔里的磨料在负压和储砂腔上部的空气压力共同作用下沿引砂管和引砂孔进入引流管混合腔内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进入文丘里喷管射向井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扩大井径,为新钻头顺利到达孔底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了重复的提下钻过程,提高了钻进速度。

Air driven DTH hammer drilling sand blasting reaming device for dry hot 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热岩钻探钻具
,特别涉及一种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
技术介绍
干热岩作为一种储量大、分布广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与应用前景。钻井是干热岩开发的关键环节。在干热岩地层钻井存在诸多难点,包括钻井环境温度高,影响了钻井液的稳定性和钻井工具的使用寿命;干热岩主要岩性为各种变质岩和结晶岩,岩体致密坚硬,抗压强度高,可钻性差,常见的如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且钻井深度大,受到深孔围压、液柱压持效应等不利因素影响,不仅岩石强度硬度有明显提升,对钻探工艺、设备维护等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采用常规回转钻进方法,碎岩效率低,钻头磨损快,钻井成本高,从而严重制约了干热岩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从碎岩理论来看,潜孔锤钻进技术是当今解决硬岩钻进难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风动潜孔锤钻进以其很高的钻进效率,较长的钻头寿命,较低的钻孔成本,很低的液柱压持效应等显著特点,在干热岩钻井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常规风动潜孔锤钻井不具备扩眼功能,且干热岩地层研磨性强,出井钻头外径磨损严重,为了保证新的空气钻头能顺利到达孔底,通常要下牙轮钻头扩眼。这种方法增加了提下钻次数,钻进速度低,钻井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下新钻头前需要扩眼,而现有的下牙轮钻头扩眼方法存在费时较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靠的用于提高干热岩钻进速度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固定套、滑套、中接头、引流管、文丘里喷管、引砂管、外管、内管、储砂腔、下接头及树脂球,所述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中接头上端;所述中接头上设有侧孔,侧孔沿中接头圆周均匀分布,侧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滑套与固定套通过剪钉连接,滑套、中接头及内管同轴设置,滑套上部位于中接头中心通道内,滑套下部位于内管内部;所述固定套位于中接头的中心通道上部,且固定套的顶端抵靠在上接头底端面上;所述文丘里喷管及引流管固定在侧孔内,且文丘里喷管、引流管及侧孔同轴,文丘里喷管与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管上开设有与引砂孔对应的进砂口;所述引砂孔开设在中接头底部;所述外管位于中接头和下接头之间,外管上端与中接头螺纹连接,外管的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内管与外管同轴设置,内管的长度小于外管的长度,内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内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接头上端;所述储砂腔为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的环形腔;所述引砂管设置在储砂腔内部,引砂管的底端为进砂端,引砂管的顶端插入引砂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树脂球用于控制滑套封闭或敞开侧孔及储砂腔的上部敞口。进一步,所述侧孔中心轴线与中接头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75°。进一步,所述滑套与中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滑套与内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进一步,所述滑套的外径为d,内径为0.8d,树脂球的直径为0.9d。进一步,所述内管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内径为d,上段长度与滑套长度相同,下段内径为0.75d~0.8d。进一步,所述引流管通过平键固定在侧孔内。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和侧孔之间设置有两个密封圈,分别为第三密封圈及第四密封圈。进一步,所述文丘里喷管通过强力胶粘接在喷管座内,喷管座顶部有两个拧卸孔,喷管座与侧孔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喷管座上方设有弹性挡圈。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能够有效地扩大井径,为新钻头顺利到达孔底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了提下钻次数,提高了钻进速度。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避免了钻具与井壁的硬接触,降低了钻具的磨损,有效地减少孔内事故发生的概率。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在正常钻进时,储砂腔内没有磨料,提钻进行喷砂扩眼时中心气流通道被关闭,不会出现磨料进入风动潜孔锤破坏潜孔锤内部精密元件的情况。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使用方便。每次钻进完成后,下次使用之前只需拧开上接头,取出固定套与滑套,清洗后,装入新的剪钉,然后将固定套与滑套放入原位置,再拧上上接头即可再次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正常钻进时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投球后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上接头,2-中接头,3-弹性挡圈,4-拧卸孔,5-文丘里喷管,6-喷嘴座,7-洛帝牢垫片,8-螺母,9-滑套,10-第二密封圈,11-引砂管,12-内管,13-外管,14-下接头,15-固定套,16-剪钉,17-第一密封圈,18-引流管,19-侧孔,20-平键,21-第三密封圈,22-引砂孔,23-第四密封圈,24-储砂腔,25-树脂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及图2所示,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包括上接头1、固定套15、滑套9、中接头2、引流管18、文丘里喷管5、引砂管11、外管13、内管12、储砂腔24、下接头14以及树脂球25,所述上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在中接头2上端;所述中接头2上设有侧孔19,侧孔19沿中接头2圆周均匀分布,侧孔19向上倾斜设置,侧孔19中心轴线与中接头2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75°;所述滑套9与固定套15通过剪钉16连接,滑套9、中接头2及内管12同轴设置,滑套9上部位于中接头2中心通道内,滑套9下部位于内管12内部,滑套9与中接头2之间用第一密封圈17密封,滑套9与内管12之间用第二密封圈10密封,滑套9与固定套15通过剪钉16连接;所述固定套15位于中接头2的中心通道上部,且固定套15的顶端抵靠在上接头1底端面上,并被上接头1压住;所述文丘里喷管5及引流管18固定在侧孔19内,且文丘里喷管5、引流管18及侧孔19同轴,文丘里喷管5与引流管18连通;所述引流管18上开设有与引砂孔22对应的进砂口;所述引砂孔22开设在中接头2底部;所述外管13位于中接头2和下接头14之间,外管13上端与中接头2螺纹连接,外管13的下端与下接头14螺纹连接;所述内管12设置在外管13内部,内管12与外管13同轴,内管12的长度小于外管13的长度,内管12的上端为自由端,内管1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接头14上端;所述储砂腔24为内管12与外管13之间形成的环形腔;所述引砂管11设置在储砂腔24内部,引砂管11的顶端插入引砂孔22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树脂球25用于控制滑套9遮蔽或敞开侧孔19及储砂腔24的上部敞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的上接头1与钻杆螺纹连接,下接头14与风动潜孔锤上接头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潜孔锤钻进技术钻进后的花岗岩岩体,在距孔壁0~10mm的范围内存在着大量的微裂纹,这些裂纹的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固定套、滑套、中接头、引流管、文丘里喷管、引砂管、外管、内管、储砂腔、下接头及树脂球,所述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中接头上端;所述中接头上设有侧孔,侧孔沿中接头圆周均匀分布,侧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滑套与固定套通过剪钉连接,滑套、中接头及内管同轴设置,滑套上部位于中接头中心通道内,滑套下部位于内管内部;所述固定套位于中接头的中心通道上部,且固定套的顶端抵靠在上接头底端面上;所述文丘里喷管及引流管固定在侧孔内,且文丘里喷管、引流管及侧孔同轴,文丘里喷管与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管上开设有与引砂孔对应的进砂口;所述引砂孔开设在中接头底部;所述外管位于中接头和下接头之间,外管上端与中接头螺纹连接,外管的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内管与外管同轴设置,内管的长度小于外管的长度,内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内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接头上端;所述储砂腔为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的环形腔;所述引砂管设置在储砂腔内部,引砂管的底端为进砂端,引砂管的顶端插入引砂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树脂球用于控制滑套封闭或敞开侧孔及储砂腔的上部敞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干热岩风动潜孔锤钻进喷砂扩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固定套、滑套、中接头、引流管、文丘里喷管、引砂管、外管、内管、储砂腔、下接头及树脂球,所述上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中接头上端;所述中接头上设有侧孔,侧孔沿中接头圆周均匀分布,侧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滑套与固定套通过剪钉连接,滑套、中接头及内管同轴设置,滑套上部位于中接头中心通道内,滑套下部位于内管内部;所述固定套位于中接头的中心通道上部,且固定套的顶端抵靠在上接头底端面上;所述文丘里喷管及引流管固定在侧孔内,且文丘里喷管、引流管及侧孔同轴,文丘里喷管与引流管连通;所述引流管上开设有与引砂孔对应的进砂口;所述引砂孔开设在中接头底部;所述外管位于中接头和下接头之间,外管上端与中接头螺纹连接,外管的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内管位于外管内部,内管与外管同轴设置,内管的长度小于外管的长度,内管的上端为自由端,内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在下接头上端;所述储砂腔为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的环形腔;所述引砂管设置在储砂腔内部,引砂管的底端为进砂端,引砂管的顶端插入引砂孔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树脂球用于控制滑套封闭或敞开侧孔及储砂腔的上部敞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枧明李柯柯博坤张鹏宇葛东程靖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