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08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3:37
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其包括主拦阻索、辅助拦阻索、绳结索圈、消能锚索和系缆柱,系缆柱安装于浮基上;浮基两侧拦阻网主拦阻索与辅助拦阻索的琵琶环,分别套于浮基相应侧的系缆柱上,并由绳结索圈连接。绳结索圈由相对细小索体若干次重复穿过浮基两侧系缆柱上琵琶环,最后首尾相接构成,从而将允许拉力大的索体连接转化为细小索体的连接,有利于提高拦阻设施的安装质量和安装效率。

Flexible connection of arresting net, energy dissipation anchor cable and floating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防船撞系统
,具体涉及系泊浮式拦阻船舶设施。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专利(ZL2014101255351)公开了消能重力锚自动下落式浮基高架拦阻船舶设施,由浮基、支撑架、拦阻网、消能重力锚、消能锚链、辅助锚、辅助锚索、沉锚触发机构和沉锚触发索等构成。沉锚触发机构由限位销、安装座等组成,沉锚触发索的一端连接限位销、另一端连接来船侧的辅助锚索。拦阻网由主拦阻索、辅助拦阻索、连接索构成。主拦阻索通常为拦阻网中最上方的拦阻索,其余水平方向设置的拦阻索为辅助拦阻索,竖向设置的索为连接索,主拦阻索和辅助拦阻索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消能锚链上。在船舶撞击拦阻网时,来船侧的辅助锚索张力增大到一定值后,将拉动沉锚触发索,拉出限位销,释放消能锚链,从而消能重力锚可通过走锚方式消耗船舶动能,最终阻止船舶向桥位运动,并且是由多个浮基和多孔拦阻网共同发挥拦阻作用。但没有公开相邻拦阻网间的连接和拦阻网与消能锚链间的连接。专利技术专利(ZL2014101255351)的首个工程实例于2015年建成,通过设置钢质圆环,通过固定索系于浮基上,各拦阻索体和消能锚链索均系到圆环上,实现了相邻拦阻网间的连接和拦阻网与消能锚链间的连接,措施虽简单,但增加了水上绳结的作业量,而水上扎绳结的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又无法检测,因此为保证绳结质量和提高水上安装效率,需要改进拦阻网、消能锚索及浮基的连接构造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拦阻网与消能锚链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使拦阻网的主拦阻索和辅助拦阻索两端的琵琶环编织能在工厂完成,特别是不再需要在水上安装现场编织主拦阻索的琵琶环,有利于保证主要受力索的琵琶环质量,同时提高拦阻设施的水上安装效率。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其包括主拦阻索、辅助拦阻索、绳结索圈、消能锚索和系缆柱,系缆柱安装于浮基上;浮基两侧主拦阻索与辅助拦阻索的琵琶环,分别套于浮基相应侧的系缆柱上,并由绳结索圈连接。所述的绳结索圈,由一根索体先穿过套于浮基一侧系缆柱的琵琶环,然后再穿过套于浮基另一侧系缆柱的琵琶环,若干次重复穿过该两处琵琶环,最后将该索体的首尾相连接构成绳结索圈,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绳结索圈,每个绳结索圈的长度圴小于浮基两侧系缆柱间的净距。所述的消能锚索的上端均有两根消能锚索分支索体,两根消能锚索分支索体的上端分别连接套于浮基两侧系缆柱上的琵琶环,两根消能锚索分支索体的下端均连接到消能锚索的主索体上,两根消能锚索分支索体的长度之和大于绳结索圈的长度。所述的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安装方法是:(一)预先编织拦阻网的主拦阻索和辅助拦阻索端部的琵琶环,并将消能锚索分支索体系在琵琶环上;(二)将浮基两侧拦阻网的主拦阻索和辅助拦阻索的琵琶环套于浮基相应侧的系缆柱上;(三)由一根索体先穿过套于浮基一侧系缆柱的琵琶环,然后再穿过套于浮基另一侧系缆柱的琵琶环,若干次重复穿过该两处琵琶环,最后将该索体的首尾相连接形成绳结索圈;(四)将消能锚索分支索体连接到消能锚索的主索体上。工作原理:为拦阻大型船舶,要求拦阻网中的主拦阻索的允许拉力达到数百吨力,并能传递到相邻拦阻网,利用绳结索圈,由多道允许拉力相对小些的索体共同承受拉力,只要连接允许拉力相对小的索体,从而不再需要在水上直接连接相邻拦阻网的主拦阻索,将难度大、受力要求高的绳结转化为受力小、易编织的绳结,有利于保证拦阻设施的安装质量和提高水上安装工效。绳结索圈,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果某一个破环,其余还可工作。每个绳结索圈的长度圴小于浮基两系缆柱间的净距,保证浮基两侧拦阻网直接传递拉力,仅由绳结索圈受力,而不经浮基传力,大幅降低对系缆柱的承载能力要求。有益效果:主拦阻索的允许拉力大,在水上安装现场编织琵琶环的工效低,不利于保证质量,采用绳结索圈,将受力大的绳结转化为受力小的绳结,甚至可直接采用标准连接件连接,有利于保证安装质量和提高水上安装效率;采用多个绳结索圈,如果某一个破环,其余还可工作。每个绳结索圈的长度圴小于浮基两系缆柱间的净距,仅由绳结索圈受力,大幅降低对系缆柱的承载能力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俯视图。图2是索体连接的示意图。图中:1.主拦阻索,2.辅助拦阻索,3.绳结索圈,4.消能锚索,5.消能锚索分支索体,6.浮基,7.系缆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其包括主拦阻索1、辅助拦阻索2、绳结索圈3、消能锚索4和系缆柱7,系缆柱7安装于浮基6上。拦阻网由主拦阻索1、辅助拦阻索2和连接索构成,主拦阻索1为拦阻网中允许承载力最大的索。浮基两侧拦阻网的主拦阻索1与辅助拦索2的琵琶环,分别套于浮基6相应侧的系缆柱7上,并由绳结索圈3连接,可采用多个绳结索圈3,每个绳结索圈3的长度圴小于浮基6两侧系缆柱7间的净距;每根消能锚索4由一根消能锚索主索体和两根消锚索分支索体5构成,消锚索分支索体5的下端连接到消能锚索主索体上,消锚索分支索体5的上端分别连接浮基6两侧拦阻网的主拦阻索1和辅助拦阻索2的琵琶环。为更清晰显示各索的连接方式,在图2中仅显示了各索体。主拦阻索1和辅助拦阻索2的琵琶环均套于浮基6上的系缆柱7。绳结索圈3连接浮基6两侧系缆柱7上的琵琶环。每根消能锚索4由一根消能锚索主索体和两根消锚索分支索体5构成,消锚索分支索体5的下端连接到消能锚索主索体上,两根消锚索分支索体5的上端分别连接浮基6两侧系缆柱7上的琵琶环。为保证不因单个绳结索失效而导致拦阻设施失效,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绳结索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拦阻索(1)、辅助拦阻索(2)、绳结索圈(3)、消能锚索(4)和系缆柱(7),系缆柱(7)安装于浮基(6)上;浮基(6)两侧拦阻网的主拦阻索(1)与辅助拦阻索(2)的琵琶环分别套于浮基(6)相应侧的系缆柱(7)上,并由绳结索圈(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拦阻网与消能锚索及浮基的柔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拦阻索(1)、辅助拦阻索(2)、绳结索圈(3)、消能锚索(4)和系缆柱(7),系缆柱(7)安装于浮基(6)上;浮基(6)两侧拦阻网的主拦阻索(1)与辅助拦阻索(2)的琵琶环分别套于浮基(6)相应侧的系缆柱(7)上,并由绳结索圈(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结索圈,其特征在于:由一根索体先穿过套于浮基(6)一侧系缆柱(7)的琵琶环,然后再穿过套于浮基(6)另一侧系缆柱(7)的琵琶环,若干次重复穿过该两处琵琶环,最后首尾相连接构成绳结索圈(3);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绳结索圈(3),每个绳结索圈(3)的长度圴小于浮基(6)两侧系缆柱(7)间的净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能锚索,其特征在于:每根消能锚索(4)的上端均有两根消能锚索分支索体(5),两根消能锚索分支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怀陈云鹤陈徐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广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