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及其吸附脱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573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及其吸附脱模方法,气囊脱模装置主要包括刚性吸盘、过渡件、水平运动机构、上下运动机构、连接架和底板。刚性吸盘与真空发生器接通,吸附气囊,以便带动气囊运动。所述刚性吸盘与过渡件活动连接,能灵活微转动,保证所述刚性吸盘与气囊表面接触形成密闭吸附腔。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带动吸住气囊的二个刚性吸盘相背运动,完成气囊与模具的分离,所述上下运动机构由此借助连接架带动固定在连接架上的水平运动机构以及刚性吸盘整体向下移动,实现气囊脱离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借助刚性吸盘对气囊的吸附,运动机构与之配合,可自动完成气囊脱模,不仅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的品质有保证。

An air bag demoulding device and its adsorption demoul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及其吸附脱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囊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和脱模方法。
技术介绍
气囊是一种柔软、内部可充压缩气体、可弹性变形的橡胶密封袋,主要应用于医疗、高空大气环境监测和空间射线测定等领域。气囊成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把粘附在模具上的气囊完整无损地从模具上剥离下来,即脱模,目前这道工序一般采用人工脱模生产方式,由于气囊制品温度尚高,手工剥离气囊操作易发生烫伤,而且人工劳动强度高,用时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气囊生产脱模工序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替代手工脱模的装置,以便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脱模合格率,实现自动化生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囊的脱模装置,由一对刚性吸盘、一对过渡件、一对水平运动机构、上下运动机构、连接架和底板组成。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刚性吸盘由吸盘主体和隔板组成,隔板的作用是增加吸附面积,所述刚性吸盘借助软管和过渡件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工作时,刚性吸盘与气囊表面形成密闭吸附腔,吸附腔内的压力低至大气压以下,有一定真空度,刚性吸盘吸紧柔性橡胶气囊,以便带动气囊运动完成脱模。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刚性吸盘主体表面径向方向的两端安装二个微型压力传感器,检测刚性吸盘是否与模具上气囊面贴合,刚性吸盘一旦与气囊面贴合,压力传感器向真空发生器发出工作信号,控制吸盘吸附动作的开始。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刚性吸盘与过渡件一端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可绕连接轴在上下运动平面内微旋转,旋转角度范围由过渡件的内部结构限定,因此刚性吸盘可以灵活适应模具安装角度,保证吸盘与气囊表面面接触形成密闭吸附腔。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渡件的另一末端刚性连接到水平运动机构上,随着水平运动机构运动,以实现气囊与刚性吸盘的接触、气囊与模具的分离、刚性吸盘回到初始位置。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固定一对水平运动机构固定端,安装水平运动范围限定元件、喷水/气管支架,刚性连接上下运动机构的运动端。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运动机构的固定端固定在底板上,运动端带动连接架及其上的所有安装件向上、向下共同运动,实现将吸盘送达工位、协同被吸盘吸附的气囊脱离模具,上下限位元件安装在底板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运动范围限定元件包括上、下、水平限位元件,它们和限位接触棒配合共同限定运动机构上下和水平位移范围,控制两个运动机构的停止和换向,下限位元件控制吸盘吸附动作的结束。一种应用上述方案的气囊吸附脱模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a刚性吸盘到达工位:打开控制开关或接收到开始向上运动信号后,所述上下运动机构运动端带动连接架和连接架上的安装件一起上升至模具高度附近直至限位接触棒碰到上限位元件后停止运动,同时上限位元件向一对水平运动机构发出相向运动信号;b刚性吸盘吸附气囊:接收到所述上限位元件的信号后,所述一对水平运动机构的运动端带动刚性吸盘在水平方向上相向运动直到刚性吸盘上的二个压力传感器均感受到压力后,压力传感器同时向水平运动机构和真空发生器发出信号,水平运动机构运动端停止运动,真空发生器开始工作,刚性吸盘真空吸附气囊,计时吸附,吸附稳定后,计时器向一对水平运动机构发出相背分离运动信号;c气囊与模具分离:所述一对水平运动机构接收到信号后,其运动端带动刚性吸盘及被吸附的气囊缓慢相背微动,使紧贴在模具上的气囊与之分离,直至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减小到某一值或消失时向水平运动机构发出信号,使其停止运动,气囊与模具间形成一定微小间隔,之后位于喷水/气管支架内的喷嘴向气囊口计时喷射高压水或压缩空气,高压水或压缩空气进入气囊后也进一步促使气囊与模具分离,随着进入气囊的气体或水量的增加,气囊发生变形膨胀和下坠,同时计时器向上下运动机构发出向下运动的信号;d气囊脱离模具:接收到向下运动的信号后,所述上下运动机构带动连接架及其上的安装件,如水平运动机构、刚性吸盘等一起向下运动,使吸附在吸盘上的气囊克服与模具之间的阻力,变形,与模具发生相对位移直至脱离模具,向下运动的限位元件接触棒碰到下限位元件时,停止运动,同时下限位元件向真空发生器和水平运动机构发出信号,真空发生器接到信号后停止工作,刚性吸盘吸附力消失,气囊落入成品收集系统;e吸盘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水平运动机构接到信号后,带动刚性吸盘沿水平方向作相背运动,一对刚性吸盘分离直至限位接触棒碰到水平限位元件时停止分离运动,吸盘回到初始位置,同时所述水平限位元件发出下一次运动的信号。重复以上a、b、c、d和e步骤,循环往复生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气囊脱模装置及其吸附脱模方法,装置运动机构与刚性吸盘、压力传感器及限位元件密切配合,可自动完成气囊的脱模,不仅节省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显著地提高了脱模的生产效率,产品的品质有保证,尤其是大规模生产更为如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气囊脱模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刚性吸盘结构图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渡件结构。图中:1上下运动气缸,2两个压力传感器,3一对水平运动气缸,4过渡件,5刚性吸盘,6气囊,7喷水/气管支架,8、10水平限位和上下限位接触棒,9、12水平和上下运动限位元件,11连接架,1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制作用。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及其吸附脱模方法。气囊脱模装置由一对刚性吸盘5、一对过渡件4、一对水平运动气缸3、同步上下运动气缸1、连接架11和底板13组成。所述刚性吸盘5借助软管经过过渡件4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工作时,所述刚性吸盘5表面与软的橡胶气囊6表面接触形成密闭吸附腔,吸附腔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有一定真空度,刚性吸盘5吸紧气囊6,以便带动气囊6运动。所述刚性吸盘5的主体表面径向方向两端安装二个微型薄膜压力传感器2,检测所述刚性吸盘5是否与模具上的气囊6面贴合,所述刚性吸盘5一旦与气囊6面贴合,所述压力传感器2向真空发生器发出工作信号。所述过渡件4一端与刚性吸盘5用连接轴活动连接,刚性吸盘5绕连接轴在上下运动平面内可以微旋转10º左右,旋转角度范围由过渡件4的凸起结构限定,由此可以灵活适应模具与气囊6的位置,保证刚性吸盘5与气囊表面面接触形成密闭吸附腔;所述过渡件4的另一端与水平运动气缸3活塞杆刚性连接,使一对刚性吸盘5能随一对水平运动气缸3的活塞杆运动:相向或相背运动,以实现气囊6与模具的接触或分离、吸盘回到初始位置。所述连接架11上固定了以下部件和元件:一对水平运动气缸3的缸体、喷水管支架7、水平运动的限位元件9;限位元件接触棒8、10分别刚性固定在水平和上下运动气缸3和1的活塞杆上,所述连接架11的横梁刚性连接了同步上下运动气缸1的活塞杆。所述上下运动气缸1的缸体和上下限位元件12固定在底板13上,当所述上下运动气缸1的活塞杆运动时,它带动所述连接架11以及其上的安装件2、3、4、5、6、7、8和9一起作上下运动,实现将刚性吸盘5送达工位、协同水平运动气缸3和刚性吸盘5动作使气囊脱离模具。所述上下限位元件12和水平限位元件9限定气缸的上下和水平位移范围,同时向气压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吸盘(5)、过渡件(4)、水平运动机构(3)、上下运动机构(1)、连接架(11)、底板(13)共同构成气囊脱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刚性吸盘(5)、过渡件(4)、水平运动机构(3)、上下运动机构(1)、连接架(11)、底板(13)共同构成气囊脱模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吸盘(5)由主体与隔板组成,它借助软管经过过渡件(4)与真空发生器连通,工作时,刚性吸盘(5)表面吸紧橡胶气囊,以便带动气囊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吸盘(5)与过渡件(4)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上下运动的平面内能微转动,灵活适应气囊模具安装角度,保证吸盘与气囊表面接触形成密闭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吸盘(5)主体表面径向方向两端装有二个微型压力传感器(2),检测刚性吸盘(5)与模具上气囊面贴合,以便控制刚性吸盘(5)吸附动作的开始。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件(4)另一端与水平运动机构(3)的运动端刚性连接,使刚性吸盘(5)能随着一对水平运动机构(3)运动,实现刚性吸盘(5)与气囊的面接触、气囊与模具分离、刚性吸盘回到初始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架(11)固定水平运动机构(3)的固定端、刚性连接上下运动机构(1)的运动端、安装水平运动机构限位元件(9)和喷水/气管支架(7)。7.根据权利要求1、2、6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运动机构(1)的固定端和上下限位元件(12)固定在底板(13)上,工作时,上下运动机构(1)运动端带动连接架(11)和连接架上的安装件向上、向下共同运动,实现刚性吸盘(5)到达工位和协同刚性吸盘(5)及水平运动机构(3)完成气囊脱离模具。8.根据权利要求1、6、7所述的气囊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元件(9、12)限定所述运动机构(3、1)的位移范围,发出运动信号,控制所述运动机构(3、1)停止和换向,限位元件(12)还控制刚性吸盘(5)工作的结束,水平和上下限位接触棒(8、10)刚性连接在运动机构(3、1)运动端。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红黄文龙陈锦轩孙浩刘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