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559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其包括废气处理塔,废气处理塔内部包括集尘腔和中和腔,集尘腔与中和腔之间的通过挡尘板分隔,废气处理塔内设有消尘装置,中和腔内设有中和装置,废气处理塔上设有连通集尘腔的进风口以及连通中和腔的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废气进入废气处理塔内后,废气内的粉尘以及化学污染物依次被过滤和中和,废气处理塔内结构紧凑,废气回收处理效果较好,一个废气处理塔既可以实现废气回收处理的效果,占地面积较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气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污染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及各种噪音造成的,可分为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废渣污染和噪音污染,其中工业废气污染,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处理就排放到空气中,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严重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为解决废气污染问题,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但是,现有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设置多个废气处理塔,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塔,所述废气处理塔内部包括集尘腔和中和腔,所述集尘腔与中和腔之间的通过挡尘板分隔,所述集尘腔内设有消尘装置,所述中和腔内设有中和装置,所述废气处理塔上设有连通集尘腔的进风口以及连通中和腔的出风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气进入废气处理塔内后,废气内的粉尘以及化学污染物依次被过滤和中和,废气处理塔内结构紧凑,废气回收处理效果较好,一个废气处理塔既可以实现废气回收处理的效果,占地面积较小。优选的,所述挡尘板上开有导风口,所述消尘装置包括连接于导风口上的阻燃防静电滤筒,所述阻燃防静电滤筒包括不锈钢框架以及位于不锈钢框架内且呈圆筒状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采用聚酯长纤热轧无纺布,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与导风口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长纤热轧无纺布具有优秀的过滤、抗拉强度高、耐高温、阻燃、防静电、耐老化、耐腐蚀的特点,其熔点化点达260℃以上,在230℃以下不发生明显收缩,收尘效率高,延长阻燃防静电滤筒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消尘装置还包括位于消尘腔内的气包、电磁脉冲阀、与气包相连且受电磁脉冲阀控制的喷吹管,所述喷吹管连接于过滤网背向导风口一端的筒壁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聚酯长纤热轧无纺布上附着的粉尘较多时,电磁脉冲阀控制喷吹管喷出流速较大的气流,由于喷气管连接于过滤网的筒壁内,高速流动的气流将附着于过滤网外壁上的粉尘吹落,使聚酯长纤热轧无纺布可以循环使用。优选的,所述挡尘板倾斜设置于集尘腔内,所述废气处理塔上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靠近挡尘板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处理塔工作一端时间后,集尘腔内的粉尘积累较多,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查看粉尘堆积程度并进行清理,倾斜挡尘板便于堆积的粉尘从观察窗处的排出。优选的,所述中和装置包括换液管,所述废气处理塔上设有一个与中和腔连通的换液孔,所述换液管穿设与换液孔内,所述换液管伸出废气处理塔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换液管伸于废气处理塔内的一端位于中和腔底部,所述第一水泵与废气处理塔之间设有一个控制换液管内液体流动的控制开关,所述中和腔底部设有一个出水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气处理塔内的中和液可以不停机进行更换,提高废气处理塔的工作效率。优选的,所述换液管上设有一个直径由中心向两端逐渐增大的窄口段,所述窄口段位于中和腔内,所述窄口段的中心连接有一跟与导风口连接的导风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窄口段的设置使中和液通过窄口段时,当窄口段处的直径依次减小时,中和液的流速增大,窄口段的中心产生一个低压区,进而窄口段处产生一个吸附作用,加速集尘腔内的废气进入到换液管内,废气与换液管内液体中和,并从中和腔的底部导入,废气与中和液接触的面积较大,中和效果较好,且增加中和腔对集尘腔的吸附效果,节能效果较好。优选的,所述换液管伸于中和腔内的一端端部与窄口段之间设有一个U型弯管,所述U型弯管的开口朝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废气的密度小于中和液的密度,在中和液和废气混合通过U型弯管时,一部分废气遗留在U型弯管的上方,延长中和液和的废气的接触时间,中和液和废气的中和效果较好,在有限面积内,延长废气与中和液的接触时间,减小废气处理塔的占地面积。优选的,所述中和腔内设有一根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连接于窄口段与换液孔之间的换液管上且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位于中和腔内,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位于中和腔的下方且与换液管伸于中和腔内的一段端部对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中和腔内的中和液和废气混合,循环流动,延长中和液和的废气的接触时间,第二水泵的进水端位于中和腔的下方且与换液管伸于中和腔内的一段端部对角设置,使进入第二水泵的中和液中混合的废气较少,中和液和废气的中和效果较好,在有限面积内,延长废气与中和液的接触时间,减小废气处理塔的占地面积。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一组相对设置的永磁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永磁铁组采用磁性较强的汝铁硼等材料制成,相对设置的永磁铁产生磁感线,于进风口处进入集尘腔内的废气做垂直于磁感线的切割流动,通过一定强度的磁场,使废气中的粉尘带有极性,相互吸附,更容易沉积,使有限空间内,具有较强的粉尘清除效果,空间利用率较高。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塔上设有一根具有导电性质且与地面接触的接地线,所述挡尘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接地线与挡尘板以及不锈钢框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废气在进入集尘腔的过程中,废气中的粉尘相互碰撞以及与废气处理塔的内壁或各构件相互碰撞,粉尘与各构件、废气处理塔内壁以及各粉尘之间的快速接触与分离导致了静电的转移,使粉尘与废气处理塔内壁上都带上了静电,同时,过滤网的筒壁上被高速气流剥离下来的粉尘也会带有大量的静电,带电粉尘落于挡尘板后,带电粉尘的堆积电使粉尘堆表面电场强度逐渐增强,容易出现放电现象,或由于粉尘的悬浮性,粉尘带点后漂浮的空气中,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有些粉尘本身也是高绝缘体,所以导致粉尘带电后很难泄露,一旦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静电放电,引起爆炸和燃烧;接地线的设置,使集尘腔内的部分静电被导出,降低堆积粉尘所产生的电场强度,不易因部分区域的电场强度过大而产生放电现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废气处理塔内笑尘装置和中和装置的设置,使废气进入废气处理塔内后,废气内的粉尘以及化学污染物依次被过滤和中和,废气处理塔内结构紧凑,废气回收处理效果较好,一个废气处理塔既可以实现废气回收处理的效果,占地面积较小;2.换液管的设置,在有限面积内,延长废气与中和液的接触时间,减小废气处理塔的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表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挡尘板;2、进风口;3、出风口;4、导风口;5、不锈钢框架;6、过滤网;7、气包;8、喷吹管;9、观察窗;10、换液管;11、换液孔;12、第一水泵;13、控制开关;14、出水口;15、窄口段;16、U型弯管;17、循环水管;18、第二水泵;19、永磁铁;20、接地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塔,废气处理塔内中部设有一块倾斜设置且为不锈钢材质的挡尘板1,并将废气处理塔内部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分别为集尘腔和中和腔,中和腔内放置有中和的废气中化学污染物中和液。废气处理塔的上端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塔内部包括集尘腔和中和腔,所述集尘腔与中和腔之间的通过挡尘板(1)分隔,所述废气处理塔内设有消尘装置,所述中和腔内设有中和装置,所述废气处理塔上设有连通集尘腔的进风口(2)以及连通中和腔的出风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塔内部包括集尘腔和中和腔,所述集尘腔与中和腔之间的通过挡尘板(1)分隔,所述废气处理塔内设有消尘装置,所述中和腔内设有中和装置,所述废气处理塔上设有连通集尘腔的进风口(2)以及连通中和腔的出风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板(1)上开有导风口(4),所述消尘装置包括连接于导风口(4)上的阻燃防静电滤筒,所述阻燃防静电滤筒包括不锈钢框架(5)以及位于不锈钢框架(5)内且呈圆筒状的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采用聚酯长纤热轧无纺布,所述过滤网(6)的一端与导风口(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尘装置还包括位于消尘腔内的气包(7)、电磁脉冲阀、与气包(7)相连且受电磁脉冲阀控制的喷吹管(8),所述喷吹管(8)连接于过滤网(6)背向导风口(4)一端的筒壁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板(1)倾斜设置于集尘腔内,所述废气处理塔上开有观察窗(9),所述观察窗(9)靠近挡尘板(1)水平高度较低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装置包括换液管(10),所述废气处理塔上设有一个与中和腔连通的换液孔(11),所述换液管(10)穿设与换液孔(11)内,所述换液管(10)伸出废气处理塔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汇程旖旎李杰周娟陈宇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