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楼佩琦专利>正文

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34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该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捕雾装置和下捕雾装置,所述第一圆柱筒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波形板,所述第二圆柱筒固定安装在塔体的内部。该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在烟气流速变快时,能够加大使捕雾板的折弯幅度,并在烟气流速正常后恢复,在不影响除雾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对于高速烟气的除雾效果,且在捕雾板转弯角度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使捕雾板转弯处聚集的灰尘更好的脱离,配合上捕雾装置滴落的液滴而掉落,有效防止了捕雾装置的堵塞。

A double-deck fog trap for bending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
,具体为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具有易维护,通过配制不同的除尘剂,同时达到除尘和脱硫脱氮效果的优点,在燃煤电厂中最为常见,而在脱硫塔的顶部都会安装捕雾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喷雾吸收过程中,将烟气中夹带的雾粒、浆液滴捕集下来,防止脱硫液被煤气带出。而在捕雾装置进行除雾的过程中,对于烟气的流速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烟气流速过高易造成烟气二次带水,且在烟气快速通过捕雾板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地使雾气形成液滴,从而降低了除雾的效率,而传统的捕雾装置的捕雾板均为固定安装,无法根据烟气流速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除雾的过程中,液滴会在捕雾板的转弯处聚集并滴落,但同时烟气中的杂质和灰尘也会在转弯处进行堆积,在长久使用过后,就会使捕雾装置出现堵塞的现象,不仅捕雾效果下降,也会使烟气无法正常排出。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供了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在烟气流速变快时,能够加大捕雾板的折弯幅度,并在烟气流速正常后恢复,在不影响除雾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对于高速烟气的除雾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捕雾装置(2)和下捕雾装置(3),所述上捕雾装置(2)包括有第一圆柱筒(21)和波形板(22),所述第一圆柱筒(21)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筒(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波形板(22),所述下捕雾装置(3)包括有第二圆柱筒(31)、捕雾板(32)、矩形框(33)、滑槽(34)、连接板(35)、圆孔(36)、锯齿(37)、齿轮(38)、扇叶(39),所述第二圆柱筒(31)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圆柱筒(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捕雾板(32),所述第二圆柱筒(31)的后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式烟气脱硫塔用双层捕雾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上捕雾装置(2)和下捕雾装置(3),所述上捕雾装置(2)包括有第一圆柱筒(21)和波形板(22),所述第一圆柱筒(21)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圆柱筒(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波形板(22),所述下捕雾装置(3)包括有第二圆柱筒(31)、捕雾板(32)、矩形框(33)、滑槽(34)、连接板(35)、圆孔(36)、锯齿(37)、齿轮(38)、扇叶(39),所述第二圆柱筒(31)固定安装在塔体(1)的内部,所述第二圆柱筒(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捕雾板(32),所述第二圆柱筒(31)的后端固定安装有矩形框(33),所述矩形框(33)的内部开设有滑槽(34),所述滑槽(3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35),所述连接板(35)的内部开设有圆孔(36),所述连接板(35)底部的前端开设有锯齿(37),所述锯齿(37)的前端啮合有齿轮(38),所述齿轮(38)的底部传动连接有扇叶(39),所述捕雾板(32)包括有竖板(32a)、滑杆(32b)、导轨槽(32c)、伸缩板(32d)、上倾斜板(32e)、下倾斜板(32f),所述竖板(32a)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滑杆(32b),所述竖板(32a)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导轨槽(32c),所述导轨槽(32c)的内部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佩琦
申请(专利权)人:楼佩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