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505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下框(1)、侧入式光源(2)、反光膜(3)、导光胶片(4)、膜片(5)和上壳(6);所述侧入式光源(2)设置在下框(1)内的一侧,所述下框(1)侧边设置有开槽(11),所述侧入式光源(2)的引线(21)从开槽(11)引出;所述反光膜(3)设置在下框(1)内,所述导光胶片(4)设置在反光膜(3)上,所述导光胶片(4)上设置有定位柱(41),所述膜片(5)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1)适配的定位孔(53),所述膜片(5)通过定位柱(41)和定位孔(53)固定在导光胶片(4)上;所述上壳(6)设置在膜片(5)上方并且固定在下框(1)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背光源
,具体涉及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是为液晶显示器提供背光源的部件,为一个与液晶显示器大小一致的板状结构。背光模组通常包括下框、光源、导光板、膜片等结构,一般下框底面需要开孔,将下框内部的光源引线引出到下框外面。采用这种结构下框需要开孔,制作不方便;组装时要将引线从内往外穿出下框引出至下框外,需要翻转下框才能完成,导致组装不便;而且测试时需要在模组背面寻找引线,导致测试也不方便。另外,目前膜片的固定通常采用粘胶的方式固定,也导致组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背光模组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下框、侧入式光源、反光膜、导光胶片、膜片和上壳;所述侧入式光源设置在下框内的一侧,所述下框侧边设置有开槽,所述侧入式光源的引线从开槽引出;所述反光膜设置在下框内,所述导光胶片设置在反光膜上,所述导光胶片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膜片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膜片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固定在导光胶片上;所述上壳设置在膜片上方并且固定在下框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包括固定限位孔和伸缩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限位孔为U形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侧边设置有避让引线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包括散光片和增光片,所述散光片叠设在导光胶片上,所述增光片叠设的散光片上。进一步地,所述增光片设置多张。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为胶框,并且胶框为镂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上侧设置有缓冲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上侧为两级台阶结构,内侧为下凹台阶;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内侧台阶固定的泡棉胶,及外侧台阶固定的双面胶。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上还设置有保护膜。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下框侧边设置有开槽,侧入式光源的引线从开槽引出,不用像现有的背光模组一样需要在下框底部打孔,再将引线从底部穿出,从而开槽设计更容易实现,组装时也可以通过开槽快速安装侧入式光源,模组组装完成后测试时也可以快速找到引线并将引线连接于电源进行测试;导光胶片上设置有定位柱,膜片上设置有与定位柱适配的定位孔,所述膜片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固定在导光胶片上,从而不用双面胶粘接,组装时直接快速逐层叠放即可,组装更加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结构的导光胶片与膜片连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结构的侧入式光源与下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结构的下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结构的导光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结构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阅图1~6,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包括下框1、侧入式光源2、反光膜3、导光胶片4、膜片5和上壳6。所述侧入式光源2设置在下框1内的一侧,可以采用顶部发光的LED灯条通过导热胶粘接在下框1的内侧面,也可以采用侧面发光的LED灯条通过导热胶粘接在下框1的内底面,本实施例采用前者。所述下框1侧边设置有开槽11,即在下框1侧边顶部开设一个与引线21大小一致的槽口,所述侧入式光源2的引线21从开槽11引出,不用像现有的背光模组一样需要在下框底部打孔,再将引线从底部穿出,从而开槽设计更容易实现,组装时也可以通过开槽快速安装侧入式光源2,模组组装完成后测试时也可以快速找到引线并将引线连接于电源进行测试。参阅图1,所述反光膜3设置在下框1内,可以采用双面胶粘接固定。所述导光胶片4设置在反光膜3上,可以直接压接在反光膜3上。所述导光胶片4上设置有定位柱41,所述膜片5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1适配的定位孔53,所述膜片5通过定位柱41和定位孔53固定在导光胶片4上,从而不用双面胶粘接,组装时直接快速逐层叠放即可,组装更加高效。所述上壳6设置在膜片5上方并且固定在下框1上,可以在上壳6和下框1上设置相对应的卡口和卡块结构,从而通过卡扣的方式将上壳6和下框1快速固定,将反光膜3、导光胶片4和膜片5固定在上壳6和下框1形成的结构内部。侧入式光源2发光进入导光胶片4,经发射膜3反射再进入膜片5,最后光线从膜片5射出形成一个面光源。参阅图1、图2和图5,所述定位孔53包括固定限位孔和伸缩限位孔。所述固定限位孔可以采用圆孔,对应的定位柱41可以采用圆柱形的定位柱,圆孔的直径与定位孔的直径一致,从而膜片恰好通过定位孔卡入定位柱41,实现膜片固定于导光胶片4上。所述伸缩限位孔可以采用长形孔,使得膜片在导光胶片4上有一点的活动空间,方便安装,小的误差仍不影响组装;也避免膜片没有铺平产生褶皱影响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本实施例中的伸缩限位孔采用U形开口结构,也可以实现长孔相同的效果。一般固定限位孔53和对应的定位柱设置一组即可,可以设置在中间位置;伸缩限位孔和对应的定位柱可以设置两组,分别设置在两边位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限位孔53和对应的定位柱及伸缩限位孔和对应的定位柱各设置一组,分别设置在模组的两侧,也可以实现上述效果。参阅图1和图6,所述上壳6侧边设置有避让引线21的开口61,方便引线21引出。如果引线采用FPC薄片状结构,软质的FPC可以从下框1和上壳6之间的空隙伸出,也可以不用设置开口61。参阅图1和图2,所述膜片5包括散光片51和增光片52,所述散光片51叠设在导光胶片4上,所述增光片52叠设的散光片51上。为了提高模组的亮度,所述增光片52设置多张,本实施例中采用两张。参阅图1和图6,所述上壳6为胶框,一般为注塑件,并且胶框为镂空结构,设置镂空结构,既可以避免注塑成型时发生变形,也可以减轻模组重量。所述上壳6上侧设置有缓冲结构62。所述上壳6上侧为两级台阶结构,内侧为下凹台阶;所述缓冲结构62包括内侧台阶固定的泡棉胶621,及外侧台阶固定的双面胶622,内侧的泡棉胶621起到缓冲支撑液晶屏的作用,外侧的双面胶622起到粘接固定液晶屏的作用,泡棉胶621和双面胶622配合安装液晶屏,即可保证液晶屏足以被支撑和粘接,也可以保证粘接力不会太大影响拆卸维修。所述上壳6上还设置有保护膜,在模组与液晶屏组装前,可以通过保护膜保护背光模组,避免其被粉尘污染。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侧入式光源(2)、反光膜(3)、导光胶片(4)、膜片(5)和上壳(6);所述侧入式光源(2)设置在下框(1)内的一侧,所述下框(1)侧边设置有开槽(11),所述侧入式光源(2)的引线(21)从开槽(11)引出;所述反光膜(3)设置在下框(1)内,所述导光胶片(4)设置在反光膜(3)上,所述导光胶片(4)上设置有定位柱(41),所述膜片(5)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1)适配的定位孔(53),所述膜片(5)通过定位柱(41)和定位孔(53)固定在导光胶片(4)上;所述上壳(6)设置在膜片(5)上方并且固定在下框(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1)、侧入式光源(2)、反光膜(3)、导光胶片(4)、膜片(5)和上壳(6);所述侧入式光源(2)设置在下框(1)内的一侧,所述下框(1)侧边设置有开槽(11),所述侧入式光源(2)的引线(21)从开槽(11)引出;所述反光膜(3)设置在下框(1)内,所述导光胶片(4)设置在反光膜(3)上,所述导光胶片(4)上设置有定位柱(41),所述膜片(5)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1)适配的定位孔(53),所述膜片(5)通过定位柱(41)和定位孔(53)固定在导光胶片(4)上;所述上壳(6)设置在膜片(5)上方并且固定在下框(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53)包括固定限位孔和伸缩限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限位孔为U形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方便的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妹姚志图罗增昌刘启玉彭环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伟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