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斌专利>正文

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735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包括缸筒、柱塞泵、手柄、单向阀、换向阀、液压锁和第一活塞杆;缸筒分为有杆腔与无杆腔,第一活塞杆在缸筒的有杆腔活塞运动,缸筒的有杆腔的一侧通过柱塞与柱塞泵连通,柱塞泵自由端与手柄连接,缸筒有杆腔设置有单向阀、换向阀和液压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液压油内循环,补偿器内置,缸体主体材质采用高强度航空铝材,内嵌式内缸筒选用优质钢材,体积小重量轻,保压时间长,长期使用不需补油,便于携带和操作,使用寿命长,不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
本技术属于高空超高压线路检修
,涉及一种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施工高空作业更换瓷瓶时,都会使用到卡具和收紧装置。由于导线和瓷瓶之间的张力较大,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普通的丝杠吨位不够,而且费力,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普通液压缸无法保压,特别是换向后泄压太快,泄压时对导线产生的瞬间冲击力不仅对杆塔产生破坏,更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泄压时不能有效的控制活塞杆的伸缩尺度。而带保压的油缸体积和重量较大,基本上都是外循环式带独立油源,携带很不方便,不适宜在高空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解决现有液压缸换向泄压瞬间冲击力对杆塔以及人员造成影响、不能有效的控制活塞杆的伸缩尺度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包括缸筒、柱塞泵、手柄、单向阀、换向阀、液压锁和第一活塞杆;缸筒分为有杆腔与无杆腔,第一活塞杆在缸筒内做活塞运动,缸筒的有杆腔的一侧通过集成阀块与柱塞泵连通,柱塞泵内设置有柱塞,柱塞泵自由端与手柄连接,集成阀块内设置有单向阀、换向阀和液压锁;单向阀管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钢球和第二钢球,第一钢球与单向阀管路端部接触处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弹簧,单向阀阀口通过第一油路与柱塞泵连通,第一钢球和第二钢球所在的单向阀管路两端底部分别垂直连通有第二油路和第四油路,第二油路连通有第一储油槽,所述第四油路连通有第三储油槽;换向阀内部依次平行设置有第十油路、第十一油路、第十二油路和第十三油路,第十油路与第一储油槽连通,第十三油路与第三储油槽连通,第十油路与第十一油路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连通,第十一油路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弹簧,第十油路的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三钢球,第十二油路和第十三油路通过连通管路连通,第十三油路处的连通管路一端设置有弹簧,第十二油路处的连通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四钢球,换向阀靠近第十三油路一侧设置有换向阀手柄。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液压锁顶端设置有第二储油槽,液压锁内部中心设置有与第二储油槽连通的第十五油路,第十五油路处设置有第五钢球,液压锁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拉出端与第五钢球一端接触,液压锁内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五钢球另一端之间顶有活塞,液压锁内部设置有第十四油路,第十四油路通过第八油路与第十二油路连通。进一步,第十一油路依次连通有第三油路和第五油路,第五油路与第十四油路连通,第五油路连通有第七油路,第二储油槽连通有第六油路,第一油路顶端连通有第九油路。进一步,第四钢球位于紧挨的连通管路内且直径大于第十二油路和第十三油路的直径,第三钢球位于紧挨的连通管路内且直径大于第十油路与第十一油路的直径,第一钢球和第二钢球的直径均大于单向阀的管路直径。进一步,缸筒的有杆腔内设置有内缸筒,缸筒的无杆腔内设置有补偿器内缸筒,补偿器内缸筒一端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连接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另一端接触设置有补偿器活塞,补偿器内缸筒另一端连通有第十六油路,第十六油路与第九油路连通。进一步,内缸筒通过螺纹与集成阀块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于超高压线路的高空线路检修更换瓷瓶,以及各种要求油缸体积重量小,便于携带和操作,伸缩距离可控并且伸缩力量较大的工作场合;满足电力施工中高空作业的要求,有效解决液压油缸泄压时,瞬间冲击力对杆塔以及人员造成影响;可以快速换向,对活塞杆的伸缩尺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液压油内循环,补偿器内置,缸体主体材质采用高强度航空铝材,内嵌式内缸筒选用优质钢材,体积小重量轻,保压时间长,长期使用不需补油,便于携带和操作,使用寿命长,不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C-C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D-D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E-E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F-F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G-G剖视图。图中,1.手柄,2.柱塞泵,3.单向阀,4.第一活塞杆,5.换向阀,6.液压锁,7.缸筒,8.第一油路,9.第二油路,10.第一储油槽,11.第三油路,12.第四油路,13.第三储油槽,14.第五油路,15.第六油路,16.第七油路,17.第八油路,18.第九油路,19.内缸筒,20.集成阀块;201.柱塞;301.第一钢球,302.第一弹簧,303.第二钢球;501.第十油路,502.第三钢球,504.第十一油路,505.第十二油路,506.第四钢球,507.第十三油路,508.换向阀手柄;601.第二弹簧,602.活塞,603.第五钢球,604.第二活塞杆,605.第十四油路,606.第二储油槽,607.第十五油路;701.排气孔,702.第三弹簧,703.补偿器内缸筒,704.第十六油路,705.补偿器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如图1-图8所示,包括缸筒7、柱塞泵2、手柄1、单向阀3、换向阀5、液压锁6和第一活塞杆4;缸筒7分为有杆腔与无杆腔,第一活塞杆4在缸筒7内做活塞运动,缸筒7的有杆腔的一侧通过集成阀块20与柱塞泵2连通,柱塞泵2内设置有柱塞201,柱塞泵2自由端与手柄1连接,集成阀块20内设置有单向阀3、换向阀5和液压锁6;单向阀3管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钢球301和第二钢球303,第一钢球301与单向阀3管路端部接触处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弹簧302,单向阀3阀口通过第一油路8与柱塞泵2连通,第一钢球301和第二钢球303所在的单向阀3管路两端底部分别垂直连通有第二油路9和第四油路12,第二油路9连通有第一储油槽10,所述第四油路12连通有第三储油槽13;换向阀5内部依次平行设置有第十油路501、第十一油路504、第十二油路505和第十三油路507,第十油路501与第一储油槽10连通,第十三油路507与第三储油槽13连通,第十油路501与第十一油路504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连通,第十一油路504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弹簧,第十油路501的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三钢球502,第十二油路505和第十三油路507通过连通管路连通,第十三油路507处的连通管路一端设置有弹簧,第十二油路505处的连通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四钢球506,换向阀5靠近第十三油路507一侧设置有换向阀手柄508。液压锁6顶端设置有第二储油槽606,液压锁6内部中心设置有与第二储油槽606连通的第十五油路607,第十五油路607处设置有第五钢球603,液压锁6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二活塞杆604,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7)、柱塞泵(2)、手柄(1)、单向阀(3)、换向阀(5)、液压锁(6)和第一活塞杆(4);所述缸筒(7)分为有杆腔与无杆腔,所述第一活塞杆(4)在缸筒(7)内做活塞运动,所述缸筒(7)的有杆腔的一侧通过集成阀块(20)与柱塞泵(2)连通,所述柱塞泵(2)内设置有柱塞(201),所述柱塞泵(2)自由端与手柄(1)连接,所述集成阀块(20)内设置有单向阀(3)、换向阀(5)和液压锁(6);所述单向阀(3)管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钢球(301)和第二钢球(303),所述第一钢球(301)与单向阀(3)管路端部接触处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弹簧(302),所述单向阀(3)阀口通过第一油路(8)与柱塞泵(2)连通,所述第一钢球(301)和第二钢球(303)所在的单向阀(3)管路两端底部分别垂直连通有第二油路(9)和第四油路(12),所述第二油路(9)连通有第一储油槽(10),所述第四油路(12)连通有第三储油槽(13);所述换向阀(5)内部依次平行设置有第十油路(501)、第十一油路(504)、第十二油路(505)和第十三油路(507),所述第十油路(501)与第一储油槽(10)连通, 所述第十三油路(507)与第三储油槽(13)连通,所述第十油路(501)与第十一油路(504)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第十一油路(504)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弹簧,所述第十油路(501)的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三钢球(502),所述第十二油路(505)和第十三油路(507)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第十三油路(507)处的连通管路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第十二油路(505)处的连通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四钢球(506),所述换向阀(5)靠近第十三油路(507)一侧设置有换向阀手柄(508)。...

【技术特征摘要】
1.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7)、柱塞泵(2)、手柄(1)、单向阀(3)、换向阀(5)、液压锁(6)和第一活塞杆(4);所述缸筒(7)分为有杆腔与无杆腔,所述第一活塞杆(4)在缸筒(7)内做活塞运动,所述缸筒(7)的有杆腔的一侧通过集成阀块(20)与柱塞泵(2)连通,所述柱塞泵(2)内设置有柱塞(201),所述柱塞泵(2)自由端与手柄(1)连接,所述集成阀块(20)内设置有单向阀(3)、换向阀(5)和液压锁(6);所述单向阀(3)管路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钢球(301)和第二钢球(303),所述第一钢球(301)与单向阀(3)管路端部接触处设置有水平的第一弹簧(302),所述单向阀(3)阀口通过第一油路(8)与柱塞泵(2)连通,所述第一钢球(301)和第二钢球(303)所在的单向阀(3)管路两端底部分别垂直连通有第二油路(9)和第四油路(12),所述第二油路(9)连通有第一储油槽(10),所述第四油路(12)连通有第三储油槽(13);所述换向阀(5)内部依次平行设置有第十油路(501)、第十一油路(504)、第十二油路(505)和第十三油路(507),所述第十油路(501)与第一储油槽(10)连通,所述第十三油路(507)与第三储油槽(13)连通,所述第十油路(501)与第十一油路(504)之间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第十一油路(504)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弹簧,所述第十油路(501)的处的连通管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三钢球(502),所述第十二油路(505)和第十三油路(507)通过连通管路连通,所述第十三油路(507)处的连通管路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第十二油路(505)处的连通管路另一端设置有与弹簧接触的第四钢球(506),所述换向阀(5)靠近第十三油路(507)一侧设置有换向阀手柄(5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液压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6)顶端设置有第二储油槽(606),所述液压锁(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