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模组件及轮胎模具
本技术涉及轮胎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模组件及轮胎模具。
技术介绍
轮胎在进行硫化时,往往需要用内模对轮胎进行支撑或使其向外伸张。例如,轮胎胶囊就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轮胎硫化内模,其作用主要是在轮胎硫化过程中内部充压缩气、充氮气或充过热水等。使其伸张,撑起轮胎胶胚形成内压硫化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内模组件,其能够安置在充气胶囊外侧和轮胎产品内侧;型芯组件为多片分瓣方式,可实现变径目的,便于装胎坯和取成品,能够明显地提升型芯组件对不同类型、规格的轮胎的硫化的适用性,有利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上述轮胎模具内模组件的使用方法,如此能够方便地使用内模组件。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模组件的轮胎模具,其精度高,结构稳定,且经济效益出众。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模组件,其与轮胎模具的外模组件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以及包括多个第一型芯和多个第二型芯构成的型芯组件;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沿周向交错设置,使得型芯组件能够沿径向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移动;在开启状态,型芯组件脱离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模组件,其与轮胎模具的外模组件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以及包括多个第一型芯和多个第二型芯构成的型芯组件;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沿周向交错设置,使得所述型芯组件能够沿径向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型芯组件脱离轮胎或胎坯;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型芯组件支撑所述轮胎或胎坯,且所述型芯组件的外缘轮廓对应于所述轮胎或胎坯的内缘轮廓;在所述闭合状态或在所述开启状态向所述闭合状态过渡过程,所述型芯组件通过胶囊的膨胀作用,被推动径向向外移动,从而驱动所述型芯组件从所述开启状态移动到所述闭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模组件,其与轮胎模具的外模组件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以及包括多个第一型芯和多个第二型芯构成的型芯组件;所述第一型芯和所述第二型芯沿周向交错设置,使得所述型芯组件能够沿径向在开启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型芯组件脱离轮胎或胎坯;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型芯组件支撑所述轮胎或胎坯,且所述型芯组件的外缘轮廓对应于所述轮胎或胎坯的内缘轮廓;在所述闭合状态或在所述开启状态向所述闭合状态过渡过程,所述型芯组件通过胶囊的膨胀作用,被推动径向向外移动,从而驱动所述型芯组件从所述开启状态移动到所述闭合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和/或第二型芯上部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中心杆连接以驱动第一型芯和/或第二型芯径向向外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径向外周面上设有驱动面,所述驱动面设置在所述驱动环的至少部分区域上;所述第一型芯和/或第二型芯上部内侧面设有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与驱动面在开启状态向闭合状态过渡过程中相互配合,推动第一型芯、第二型芯上部径向向外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为锥面或倾斜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和/或第二型芯下部设置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型芯和/或第二型芯下部径向向内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模具的底座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下夹环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型芯靠近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使所述第一型芯靠近中心杆方向的弹性力;和/或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型芯靠近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使所述第二型芯靠近所述中心杆方向的弹性力。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型芯上至少有2个弹性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环座周向布置有朝径向方向延伸的弹簧腔,所述弹性件设置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江,马海波,张任,杜平,张伟,单既强,张恭运,孙日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