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416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前板、定模中板、定模仁,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前板、动模中板、动模后板、动模仁,所述定模仁下端中部连接有上抽芯,所述动模中板内具有一个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下抽芯,所述驱动装置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下抽芯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齿链,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驱动装置一侧还设有顶杆,所述顶杆靠向所述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齿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只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顶针顶出和下抽芯抽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An injection mold for pipe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制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由于注塑制品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用性好、可装配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居产品、医疗设备、建筑材料、运动器材等领域中。注塑制品的制作过程中,通常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挤出机将熔融状态下的塑料材料搅拌均匀,然后射入注塑模具中,塑料材料在注塑模具的型腔中成型,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的注塑产品,然后通过顶针将注塑产品从注塑模具中推落。管道接头被广泛应用于管道连接中,管道接头通常由注塑模具制作而成,由于管道接头内部具有通孔,一般需要一个抽芯,抽芯由电机或气缸控制伸缩,而为了顺利脱模,需要顶针,顶针由另一个电机或气缸控制,脱模过程多个电机工作,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只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顶针顶出和下抽芯抽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前板、定模中板、定模仁,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前板、动模中板、动模后板、动模仁,所述定模仁下端中部连接有上抽芯,所述动模中板内具有一个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内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下抽芯,所述定模仁、动模仁、上抽芯、下抽芯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型腔,所述驱动装置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下抽芯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齿链,所述第一齿链与所述齿轮一端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驱动装置一侧还设有顶杆,所述顶杆靠向所述齿轮一侧设有第二齿链,所述第二齿链与所述齿轮另一端啮合连接,所述顶杆顶端与所述型腔贯通连接。具体的,所述定模中板下端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动模前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导向杆的轴套。具体的,所述定模前板上设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下端连接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下端连接有两个分流道,两个所述分流道均与所述型腔贯通连接。具体的,所述上抽芯与所述下抽芯均为圆柱状结构,所述上抽芯的外径大于所述下抽芯的外径。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伸缩气缸或油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注塑模具,通过在下抽芯下端两侧增加齿轮,通过顶杆、下抽芯与齿轮的啮合作用,实现了顶杆和下抽芯的同步移动,当驱动装置驱动下抽芯下移时,顶杆向上顶出,只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顶针顶出和下抽芯抽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仁13、上抽芯131、动模前板21、动模中板22、动模后板23、动模仁24、活动空间30、驱动装置41、下抽芯42、第一齿链421、型腔50、支撑板51、齿轮52、顶杆53、第二齿链531、导向杆61、轴套62、浇注口71、主流道72、分流道7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2所示: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仁13,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前板21、动模中板22、动模后板23、动模仁24,定模仁13下端中部连接有上抽芯131,动模中板22内具有一个活动空间30,活动空间30内设有驱动装置41,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连接有下抽芯42,定模仁13、动模仁24、上抽芯131、下抽芯42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型腔50,驱动装置41两侧均设有支撑板51,支撑板51上转动连接有齿轮52,下抽芯42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齿链421,第一齿链421与齿轮52一端啮合连接,支撑板51远离驱动装置41一侧还设有顶杆53,顶杆53靠向齿轮52一侧设有第二齿链531,第二齿链531与齿轮52另一端啮合连接,顶杆53顶端与型腔50贯通连接,脱模时,当驱动装置41驱动下抽芯42下移时,下抽芯42使齿轮52转动,齿轮52使两个顶杆53向上顶出,因此,只需一个驱动装置,即可实现顶针53向上顶出和下抽芯42向下抽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优选地,定模中板12下端连接有导向杆61,动模前板21上设有对应于导向杆61的轴套62。优选地,定模前板11上设有浇注口71,浇注口71下端连接有主流道72,主流道72下端连接有两个分流道73,两个分流道73均与型腔50贯通连接。优选地,由于管道接头注塑产品的内部具有两个贯通的圆孔,为了制得相应的形状,上抽芯131与下抽芯42均为圆柱状结构,上抽芯131的外径大于下抽芯42的外径。优选地,驱动装置41为伸缩气缸或油缸,伸缩气缸或油缸能够控制精确的行程。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所述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仁(13),所述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前板(21)、动模中板(22)、动模后板(23)、动模仁(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13)下端中部连接有上抽芯(131),所述动模中板(22)内具有一个活动空间(30),所述活动空间(30)内设有驱动装置(41),所述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连接有下抽芯(42),所述定模仁(13)、动模仁(24)、上抽芯(131)、下抽芯(42)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型腔(50),所述驱动装置(41)两侧均设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上转动连接有齿轮(52),所述下抽芯(42)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齿链(421),所述第一齿链(421)与所述齿轮(52)一端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51)远离所述驱动装置(41)一侧还设有顶杆(53),所述顶杆(53)靠向所述齿轮(52)一侧设有第二齿链(531),所述第二齿链(531)与所述齿轮(52)另一端啮合连接,所述顶杆(53)顶端与所述型腔(50)贯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接头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0)、动模组件(20),所述定模组件(10)包括定模前板(11)、定模中板(12)、定模仁(13),所述动模组件(20)包括动模前板(21)、动模中板(22)、动模后板(23)、动模仁(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13)下端中部连接有上抽芯(131),所述动模中板(22)内具有一个活动空间(30),所述活动空间(30)内设有驱动装置(41),所述驱动装置(41)的输出端连接有下抽芯(42),所述定模仁(13)、动模仁(24)、上抽芯(131)、下抽芯(42)共同配合形成一个型腔(50),所述驱动装置(41)两侧均设有支撑板(51),所述支撑板(51)上转动连接有齿轮(52),所述下抽芯(42)下端两侧均设有第一齿链(421),所述第一齿链(421)与所述齿轮(52)一端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板(51)远离所述驱动装置(41)一侧还设有顶杆(53),所述顶杆(53)靠向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基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