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808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过滤室,所述外壳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过滤室,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干燥室的顶端设有第一塞块,所述第一塞块与外壳螺纹相连,所述干燥室的右下角位置设有第二塞块,所述第二塞块与外壳螺纹相连,所述干燥室的右上角固接有滤网。该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通过进水口、出水管和出水口的配合,使过滤室内的过滤用水能够更换,通过电机、第二齿轮、转块和转轴的配合,使电机工作时能够使转块转动,通过转块、扇叶和轴承的配合,使转块转动时能够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使待除尘空气能够吸入整体机构,从而实现对待除尘空气的除尘操作,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An electric automatic dust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电气自动化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当今社会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作时,易产生一定程度的灰尘,这些灰尘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从而对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损毁,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过滤室,所述外壳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过滤室,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过滤室的左上角互为连通,所述外壳的进水口位置与第一阀门活动相连,所述过滤室的右下角与出水管的一端互为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置与第二阀门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阀门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一齿轮与转盘相啮合,所述过滤室的底端设有第一防水透气膜,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包括外壳(1)和过滤室(2),所述外壳(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过滤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上角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与过滤室(2)的左上角互为连通,所述外壳(1)的进水口(3)位置与第一阀门(4)活动相连,所述过滤室(2)的右下角与出水管(5)的一端互为连通,所述出水管(5)的出水口(6)位置与第二阀门(7)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阀门(7)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一齿轮(8)与转盘(9)相啮合,所述过滤室(2)的底端设有第一防水透气膜(10),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10)与外壳(1)相固接,所述过滤室(2)的底端与进气管(11)的一端互为连通,所述进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包括外壳(1)和过滤室(2),所述外壳(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过滤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左上角开设有进水口(3),所述进水口(3)与过滤室(2)的左上角互为连通,所述外壳(1)的进水口(3)位置与第一阀门(4)活动相连,所述过滤室(2)的右下角与出水管(5)的一端互为连通,所述出水管(5)的出水口(6)位置与第二阀门(7)活动相连,所述第二阀门(7)的底端通过两个第一齿轮(8)与转盘(9)相啮合,所述过滤室(2)的底端设有第一防水透气膜(10),所述第一防水透气膜(10)与外壳(1)相固接,所述过滤室(2)的底端与进气管(11)的一端互为连通,所述进气管(11)的另一端与进气口(12)互为连通,所述外壳(1)的进气口(12)位置设有两个扇叶(14),两个所述扇叶(14)均通过轴承(13)与外壳(1)活动相连,所述扇叶(14)的底端与转块(15)相啮合,所述转块(15)通过转轴(16)和轴承(13)与外壳(1)活动相连,所述转块(15)的底端与第二齿轮(17)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7)与电机(18)的输出轴过盈配合,所述过滤室(2)的右上角与出气管(19)的一端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寿姜圣伟刘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专修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