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尊凤专利>正文

凸凹齿轮传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367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凸凹齿轮传动,主、从动轮组成的平行轴之间的齿轮传动,与平行轴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比,直线母线变为圆弧母线,主动轮外形是外凸腰鼓形,从动轮外形是内凹形,外凸与内凹的弧度相同,两齿轮之间的接触线不是直线,而是圆弧线,沿齿宽方向主、从动轮轮齿有正、负变位且齿厚有变化,适用于两平行轴之间有转动或摆动的场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提高齿轮传动能力的、可适合于两轴在工作时需要有相对转动或摆动场合的、且其运动的传递关系不变的、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似的平行轴齿轮传动装置,尤其是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其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
技术介绍
目前,平行轴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有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等,斜齿圆柱齿轮和人字齿圆柱齿轮比直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强,但斜齿轮的缺点是产生轴向力,人字齿轮的缺点是加工困难,而且这三种齿轮传动对两轴的平行度要求较高,可对直齿圆柱齿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平行轴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并能使平行轴齿轮传动能适应两轴之间要求有相对转动或摆动的场合,本技术提供一种对平行轴圆柱齿轮进行改造过的齿轮传动,即凸凹齿轮传动,该齿轮传动不仅能提高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且能满足两轴的不平行度要求,而且在数控技术日趋发展的现代,可采用数控技术变位加工。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动轮将圆柱直齿轮的直线母线变为外凸的圆弧线,从动轮将圆柱直齿轮的直线母线变为与主动轮圆弧线的弧度相同的内凹的圆弧线,则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齿啮合的接触线从直线变为圆弧曲线;主动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最大处在中间,从中间到两端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小;从动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最小处在中间,从中间到两端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大;在任意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该两齿轮的啮合为圆形齿轮啮合,可选择在过齿轮轴线距离两端面各四分之一处且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内为标准圆柱齿轮啮合,在其他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两齿轮相啮合为等变位圆柱齿轮啮合,在齿宽中点处主动轮正变位最大,从动轮负变位最大,在两端主动轮负变位最大,从动轮正变位最大。因沿齿宽方向有正、负变位,所以沿齿宽方向的齿厚有变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直齿轮,接触线从直线变为圆弧线,可以提高接触线长度从而提高承载能力;相对于斜齿轮,不产生轴向力;因接触线为圆弧线且沿齿宽方向齿厚有变化,所以能适应于平行轴齿轮传动两轴之间要求有相对转动或摆动的场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主视图(按国家标准绘制)。在附图中,1是主动齿轮,2是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较,主、从动轮啮合时的接触线为圆弧线,承载能力增强,主动轮1的外形是外凸的腰鼓形齿轮,主动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最大处在中间,从中间到两端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小,垂直于齿轮轴线且距离上端面四分之一处和垂直于齿轮轴线且距离下端面四分之一处这两处的剖面内不变位,从这两处向中间逐渐正变位,分别向两端负变位,两端处负变位最大,中间处正变位最大;从动轮2的外形是内凹的腰形直齿齿轮,从动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最小处在中间,从中间到两端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大,垂直于齿轮轴线且距离上端面四分之一处和垂直于齿轮轴线且距离下端面四分之一处这两处的剖面内不变位,从这两处向中间逐渐负变位,分别向两端正变位,两端处正变位最大,中间处负变位最大;主、从动轮在任意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啮合部位变位系数大小相同,变位方向相反,主、从动轮在距离两端面各四分之一处的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为标准圆柱齿轮啮合,在其他任意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为等变位齿轮啮合,其最大变位系数由主、从动轮上负变位齿形的齿根弯曲强度决定。权利要求1.一种凸凹齿轮传动,主、从动轮组成的平行轴之间的齿轮传动,其特征是主动轮外形是外凸腰鼓形,从动轮外形是内凹形,外凸与内凹的弧度相同,沿齿宽方向接触线是圆弧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凹齿轮传动,其特征是主动轮母线为外凸的圆弧线,从动轮母线为与主动轮圆弧线的弧度相同的内凹的圆弧线,主、从动轮的轮齿啮合的接触线为圆弧曲线,主动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最大处在中间,从中间到两端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小,从动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最小处在中间,从中间到两端齿顶圆和齿根圆半径沿轴线方向逐渐变大,在任意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该两齿轮的啮合为圆形齿轮啮合,在过齿轮轴线距离两端面各四分之一处且垂直于轴线的剖面内为标准圆柱齿轮啮合,在其他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剖面内两齿轮相啮合为等变位圆柱齿轮啮合,在齿宽中点处主动轮正变位最大,从动轮负变位最大,在两端主动轮负变位最大,从动轮正变位最大。专利摘要一种凸凹齿轮传动,主、从动轮组成的平行轴之间的齿轮传动,与平行轴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相比,直线母线变为圆弧母线,主动轮外形是外凸腰鼓形,从动轮外形是内凹形,外凸与内凹的弧度相同,两齿轮之间的接触线不是直线,而是圆弧线,沿齿宽方向主、从动轮轮齿有正、负变位且齿厚有变化,适用于两平行轴之间有转动或摆动的场合。文档编号F16H55/10GK2856594SQ20052005189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夏尊凤 申请人:夏尊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凸凹齿轮传动,主、从动轮组成的平行轴之间的齿轮传动,其特征是:主动轮外形是外凸腰鼓形,从动轮外形是内凹形,外凸与内凹的弧度相同,沿齿宽方向接触线是圆弧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尊凤
申请(专利权)人:夏尊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