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本银专利>正文

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3474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一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和初级离合器,装于主轴上的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二级离合器、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装于副轴上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其改进在于主轴上的倒档主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副轴上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滑套滑动设置于倒档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并与副轴为花键连接;在滑套与倒档从动齿轮之间以及滑套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凸起结构,滑套上还设有与拨叉配合的环形沟槽,拨叉一端与滑套上的沟槽过盈配合,另一端通过变档轴与变档杆连接。它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传动装置的改进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摩托车传动装置是指安装在发动机和后车轮之间,用来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轮,使摩托车行驶,并能根据行驶条件的变化,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变换行驶速度的部分。它主要包括减速机构、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它能保证摩托车平稳起步、换档和停车。现有技术中,脚启动时,减速机构是将档位齿轮处于空档状态,消除离合器上的负荷,脚踏启动杆启动轴上的启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离合器上的从动齿轮、曲轴上主动齿轮带动曲轴转动,从而平稳起步;行驶过程中,需要变换档位时,通过离合器消除动力来源,再通过换档踏板使变速鼓转动,从而带动档位齿轮达到所需的档位。这类机构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和操作繁琐等缺陷。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和方便操作,人们已开发出自动波传动装置用于摩托车之中。但现有的包括自动波传动装置的结构都只有前进档,倒档机构还需另外设置,仍然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技术的内容针对现有摩托车传动装置存在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二档主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和初级离合器,装于主轴上的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二级离合器、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装于副轴上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主动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啮合,二档主动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啮合;其改进在于主轴上的倒档主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副轴上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副轴上设有一滑套,其滑动地设置于倒档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并与副轴为花键连接;在滑套与倒档从动齿轮之间以及滑套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凸起结构,滑套与倒档从动齿轮之间的凹槽凸起结构可以为滑套上的凹槽及倒档从动齿轮上的凸起,也可为滑套上的凸起及倒档从动齿轮上的凹槽,同理,滑套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的凹槽凸起结构也可采用此结构形式;滑套上还设有与拨叉配合的槽,拨叉通过变档轴与变档杆连接。为了提高可靠性,所述变档轴与拨叉的连接端为斜齿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灵活;2、取消传统发动机变速鼓机构,降低了发动机成本;3、结构简单,降低了发动机功率损耗,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传动装置展开图。图2是本技术传动装置总成装配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的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曲轴1上的二档主动齿轮2、一档主动齿轮3和初级离合器4,装于主轴6上的一档从动齿轮7、二档从动齿轮8、二级离合器5、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8和倒档主动齿轮17,装于副轴15上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一档主动齿轮3与一档从动齿轮7啮合,二档主动齿轮2与二档从动齿轮8啮合,动力输出主动齿轮9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18相互啮合,主轴6上的倒档主动齿轮17通过过桥齿轮16与副轴15上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倒档从动齿轮11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相向设有凹槽,倒档从动齿轮11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之间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带凸起的滑套10,滑套10与副轴15为花键连接;滑套10上还设有与拨叉12配合的槽,拨叉12通过变档轴13与变档杆14连接;变档轴13与拨叉12的连接端为斜齿结构。这种结构尤其适合于四轮沙滩摩托车,具有使用灵活、简便之优点。二档自动波原理二档主动齿轮2与二档从动齿轮8处于长期啮合状态,二档主动齿轮2与曲轴1花键连接,二档从动齿轮8与次级离合器5外罩固定并且与主轴滑动配合,次级离合器5与主轴6为花键连接;一档主动齿轮3与一档从动齿轮7处于长期啮合状态,一档主动齿轮3与初级离合器4外套花键连接并与曲轴1滑动配合,一档从动齿轮7与主轴6通过单向器配合,当初级离合器4啮合,一档主动齿轮3带动一档从动齿轮7转动时,单向器为啮合状态,当次级离合器5啮合,二档主动齿轮2带动二档从动齿轮8转动时,单向器为非啮合状态。发动机动力通过曲轴1传出,当发动机转速达到初级离合器4的啮合转速时,一档主动齿轮3带动一档从动齿轮7通过单向器啮合输出动力,二档齿轮2、8空转;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次级离合器5的啮合转速时,二档主动齿轮2带动二档从动齿轮8通过次级离合器5与主轴6的花键连接输出动力,一档齿轮3、7空转实现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原理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8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处于长期啮合状态,在倒档时,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空转;倒档主动齿轮17与倒档从动齿轮11通过过桥齿轮16处于长期啮合状态,在进档时,倒档从动齿轮11空转;滑套10与副轴15为花键连接。当使用倒档时踩下变档杆14则变档轴13通过斜齿带动拨叉12、滑套10下移,滑套10与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输出动力,通过过桥齿轮16转换旋转方向实现倒档;倒档结束后拨叉12、滑套10通过回位弹簧回位,滑套10与动力输出齿轮9啮合实现前进档。权利要求1.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曲轴(1)上的二档主动齿轮(2)、一档主动齿轮(3)和初级离合器(4),装于主轴(6)上的一档从动齿轮(7)、二档从动齿轮(8)、二级离合器(5)、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8)和倒档主动齿轮(17),装于副轴(15)上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和倒档从动齿轮(17);一档主动齿轮(3)与一档从动齿轮(7)啮合,二档主动齿轮(2)与二档从动齿轮(8)啮合,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8)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啮合;其特征在于主轴(6)上的倒档主动齿轮(17)通过过桥齿轮(16)与副轴(15)上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滑套(10)滑动设置于倒档从动齿轮(11)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之间并与副轴(15)花键连接;在滑套(10)与倒档从动齿轮(11)之间以及滑套(10)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之间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凸起结构,滑套(10)上还设有与拨叉(12)配合的槽,拨叉(12)通过变档轴(13)与变档杆(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档轴(13)与拨叉(12)的连接端为斜齿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曲轴上的一档主动齿轮、二档主动齿轮和初级离合器,装于主轴上的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二级离合器、动力输出主动齿轮和倒档主动齿轮,装于副轴上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和倒档从动齿轮;其改进在于主轴上的倒档主动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副轴上的倒档从动齿轮啮合;滑套滑动设置于倒档从动齿轮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并与副轴为花键连接;在滑套与倒档从动齿轮之间以及滑套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凸起结构,滑套上还设有与拨叉配合的环形沟槽,拨叉一端与滑套上的沟槽过盈配合,另一端通过变档轴与变档杆连接。它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F16H3/02GK2851721SQ20052001038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5日专利技术者宋志平 申请人:伍本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二档自动波内置倒档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曲轴(1)上的二档主动齿轮(2)、一档主动齿轮(3)和初级离合器(4),装于主轴(6)上的一档从动齿轮(7)、二档从动齿轮(8)、二级离合器(5)、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8)和倒档主动齿轮(17),装于副轴(15)上的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和倒档从动齿轮(17);一档主动齿轮(3)与一档从动齿轮(7)啮合,二档主动齿轮(2)与二档从动齿轮(8)啮合,动力输出主动齿轮(18)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啮合;其特征在于:主轴(6)上的倒档主动齿轮(17)通过过桥齿轮(16)与副轴(15)上的倒档从动齿轮(11)啮合;滑套(10)滑动设置于倒档从动齿轮(11)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之间并与副轴(15)花键连接;在滑套(10)与倒档从动齿轮(11)之间以及滑套(10)与动力输出从动齿轮(9)之间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凸起结构,滑套(10)上还设有与拨叉(12)配合的槽,拨叉(12)通过变档轴(13)与变档杆(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伍本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