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晋中专利>正文

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32940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包括一动力输出轴、一输出轴套、一隔板及一动力输入轴。该输出轴上设有一棘齿轮,两者为输出轴套所套合,轴套外设有一蜗型弹簧,而两输出轴串联成多组的传动机构,最后端的输出轴连接一输入轴,由输入轴转动上紧蜗型弹簧后,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动力;固定两输出轴的每一隔板上设有一止动卡榫,控制棘齿轮转动,当前一组传动装置的蜗型弹簧弹力完全释放完后,带动止动卡榫移动让下一组传动装置转动,如此即使传动装置逐一释放能量,维持稳定的动力输出及延长动力输出的时间。(*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特别是指其可维持一定及稳定的动力输出。目前市场上利用发条来储存动力的机构,皆只具有一组的蜗型弹簧储存能量以带动机械的运转,然而受限于弹簧及能量储存的大小,这些发条传动动力的装置每次旋紧发条后,所能维持动力输出的时间皆非常短,使用者需时常注意机械是否依然在运转,且需常常旋紧发条以免机械的运转中途停止,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上非常地不方便,如为延长动力输出的时间或为增加能量的储存而改变弹簧的大小,又会使其动力的输出大小改变,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本技术设计人有鉴于此,乃针对以上缺点,基于多年来从事于相关产品的设计、制造及销售等实务经验,乃思及改良创作的意念,窍其个人的专业知识,经多方设计、研讨,并经无数次试作样品的改良后,终能创出本技术的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于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其主要是藉由动力输出轴相互的结合及藉由于隔板间的固定,可串联多组的发条传动装置,以弹性增加能量的储存,维持较长的动力输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其动力大小的输出可维持一定。因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有一动力输出轴,具有一棘齿轮,其前端设有一多个半圆凸起的接合端,而后端凹设有一形状与接合端相同的接合孔,供输出轴做串联接合;一输出轴套,该前端外缘设有一棘齿轮,其内缘呈中空恰套合输出轴上的棘齿轮,而中心具有一穿孔,供输出轴穿设其内且转动,又前端靠内缘处设有一卡榫槽,内设有一卡榫以限制输出轴做单向转动,而后端外缘处至少设有一接合缝供至少一蜗型弹簧接合;一动力输入轴,其前端设有与输出轴前端形状相同的接合端,接合于输出轴后端的接合孔,该输入轴后端设置有一转动装置以带动输入轴转动;及一隔板,隔板中心设有一穿孔套合于输出轴前后端或输入轴后端,隔板靠边缘对称处设有多个对称的支架及孔洞,该支架末端设有一卡合部以卡合于孔洞内,且该支架亦供蜗型弹簧另一端卡合。该隔板设有至少一长孔,长孔内设有一止动卡榫于长孔内滑动,该止动卡榫前端设有一带动杆,穿合于弹簧簧片之间,受弹簧旋紧及放松动作的牵引而位移,又止动卡榫的后端突出于隔板的后侧,靠下缘处设有一凸缘插入设于轴套外缘的棘齿轮轮齿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使上述部件组成的传动装置逐一释放能量,维持稳定的动力输出及延长动力输出的时间。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兹藉由下述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鳃裂式卡榫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输出轴与输出轴套动作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的输出轴与输出轴套另一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有端盖及外壳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串联后的实施例图。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分别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外观示意图和侧视剖面图。主要包括有-动力输出轴10、-输出轴套20、-蜗型弹簧27、-隔板30及-动力输入轴40。其中,输出轴10上适当位置处设有一棘齿轮11,(请参阅图1及图3),输出轴10前端设有一呈十字凸起的接合端12,而后端则凹设有与接合端12形状相同的接合孔14,而输出轴10可为一输出轴套20所套合,该输出轴套20前端外缘部分设有一棘齿轮21,内缘中空凹洞22部分恰可套合设于输出轴10上的棘齿轮11,而该轴套20靠内缘处设有一卡榫槽24,卡榫槽24内设有一鳃裂式卡榫25,(如图4所示),该卡榫25可于卡榫槽24内转动,可限制该输出轴10做单向转动,该卡榫25两侧各设有一片状的夹片251可夹合于棘齿轮11齿缘102的两侧,当棘齿轮11做逆转时,即可带动卡榫25转动出卡榫槽24而限制棘齿轮11转动(如图5A及图5B所示),而轴套20中央具有一穿孔26恰可供输出轴10的后端枢接,其中轴套20后端外缘对称处各设有一接合缝23可供二蜗型弹簧27固定其上,此二蜗型弹簧27是藉由相互穿插于簧片之间而重合以固定于结合缝23上。而动力输入轴40的前端亦设有与输出轴10前端相同的接合端41,其可接合于输出轴10后端的接合孔14,该输入轴40后端设有一穿孔42可供一手动摇杆43穿合,而输出轴10前端与输入轴40后端各可套设有一隔板30,该隔板30中心设有一洞孔31可供输出轴10及输入轴40套合,而隔板30靠边缘对称处各设有一支架301及一连接孔33,该支架301末端设有一卡合部302可卡合于连接孔33内,且该支架301亦可供蜗型弹簧27另一端卡合,即可组成一组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如图2所示)当使用时即可藉由手动摇杆43带动输入轴40转动,输入轴40亦可带动输出轴10做同向的转动,当输出轴10转动时,受卡榫25限制亦带动输出轴套20做同向转动,藉此使蜗型弹簧27旋紧,当放手后蜗型弹簧27即藉由恢复弹力带动轴套20逆转动,此时输出轴10亦受到卡榫25的限制而做同向转动,如此即可藉由输出轴10的传动输出动力,直到弹簧27恢复弹力完全释放完毕为止。为达到无限扩充及增加能量储存的目的,该发条传动装置的输入轴40可改接合另一组传动装置的输出轴10,可依使用者的需要以相同的方式接合适当数量的传动装置,再于最后一组传动装置的输出轴10的接合孔14接合输入轴40,而每组传动装置间皆以隔板30固定,其中每一隔板30上皆设有多个对称的长孔32,该长孔32内设有一止动卡榫34,止动卡榫34上另设有一扣环342,可将止动卡榫34固于长孔32内滑动,该止动卡榫34前端设有一带动杆341,可穿合于弹簧27簧片之间,受弹簧27旋紧及放松的动作,可受弹簧27的牵引而位移,又止动卡榫34的后端突出于隔板30的后侧,靠下缘处设有一呈直角的凸缘343可插入设于轴套20外缘的棘齿轮21轮齿间,以限制轴套20做单向转动及停止转动,(如图7所示),如此即可组合成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当转动输入轴40以上紧蜗型弹簧27时可同时带动全部弹簧27上紧,放开后除第一组传动装置受恢复弹力转动外,其余皆受到止动卡榫34的限制而不转动,当第一组弹簧27弹力释放完时恰可使得止动卡榫34位移,而使下一组传动装置的轴套20上的棘齿轮21不受限制,使轴套20可受恢复弹力的驱动而转动,以带动输出轴10输出动力,如此即可达到无限制地增加储存能量的目的,另方面也可达到使储能装置能维持固定的动力输出的目的。为了达到储能装置美观及安全的目的,该隔板30外缘处凹设有二凹环302(请参阅图6所示),可供一端盖50及一外壳52嵌合,覆盖于该装置外围,其中该端盖50为一圆形平板,外缘环设有一边条,而边条内缘则环设有一凸条501,可嵌合于凹环302,而该外壳52呈半圆弧状,其两侧内缘边缘处各设有一凸条521可嵌合于凹环302,其中两外壳52以相对的方向嵌合于隔板30上,而端盖50中心设有一穿洞51,可嵌合于输出轴10及输入轴40两端。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上实具有新颖性及进步性,适于产业界利用与制造,完全符合技术专利申请的法定要件,于是依法提出技术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无限扩充的蜗型弹簧储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一动力输出轴,具有一棘齿轮,其前端设有一多个半圆凸起的接合端,而后端凹设有一形状与接合端相同的接合孔,供输出轴做串联接合;一输出轴套,该前端外缘设有一棘齿轮,其内缘呈中空恰套合输出轴 上的棘齿轮,而中心具有一穿孔,供输出轴穿设其内且转动,又前端靠内缘处设有一卡榫槽,内设有一卡榫以限制输出轴做单向转动,而后端外缘处至少设有一接合缝供至少一蜗型弹簧接合;一动力输入轴,其前端设有与输出轴前端形状相同的接合端,接合于输出轴后 端的接合孔,该输入轴后端设置有一转动装置以带动输入轴转动;及一隔板,隔板中心设有一穿孔套合于输出轴前后端或输入轴后端,隔板靠边缘对称处设有多个对称的支架及孔洞,该支架末端设有一卡合部以卡合于孔洞内,且该支架亦供蜗型弹簧另一端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晋中
申请(专利权)人:杨晋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