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盛钧专利>正文

机械能量放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835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机械能量放大器,是由原动机带动一级或几级NGW型圆柱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当高速旋转的原动机带动圆柱行星齿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使输出扭矩增大,实现原动机的输出能量放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能量放大的机械传动装置。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使能量放大的机械传动装置的有关报导。现有已知的机械传动装置,根据传动机构的不同,可分为带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摩擦轮传动、齿轮传动等。它的作用是完成能量的转换(如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运动的分配与传递。在此过程中,机械传动装置本身不可避免地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使能量的转换效率降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它不仅能完成能量的转换和运动的分配与传递,而且在传动时能抵消自身能量的损耗,并可根据需要使原动机的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放大输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选用一级或几级NGW型园柱行星齿轮机构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在该装置中,对每一级行星齿轮,它的输入端是太阳齿轮,内齿圈固定,经行星齿轮带动行星架输出。它与一般行星齿轮传动的区别一是太阳齿轮输入转速高,太阳齿轮与行星架的传动比小,行星齿轮与行星架可获得高转速,使行星架(包括行星齿轮)产生大的离心惯性力;二是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的啮合为无侧隙啮合,行星架及行星齿轮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经向力)由行星齿轮直接作用在内齿圈上,而其反作用力又作用在行星架上,使行星架的输出扭矩增大,其扭矩等于输入扭矩加上由于离心惯性力产生的附加扭矩之和,而此时太阳齿轮的受力并不增加,即输入能量不增加,而输出能量却大大增加了,达到能量放大的目的。行星齿轮的级数与能量放大的倍数有关,级数愈多,能量放大倍数愈大。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使各种原动机的输出能量放大,节省大量能源,机械传动装置中仅采用一般机械零件,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左壳体2.电动机3.太阳齿轮4.行星齿轮5.内齿圈6.行星架7.轴8.右壳体在图1中,电动机(2)安装在左壳体(1)上并与太阳齿轮(3)相连接,太阳齿轮(3)与行星齿轮(4)啮合,行星齿轮(4)与固定在右壳体(8)中的内齿圈(5)啮合,行星齿轮(4)通过轴(7)带动行星架(6)输出。行星齿轮(4)与内齿圈(5)的啮合为无侧隙啮合,当高速旋转的电动机(2)经太阳齿轮(3)输入后,行星齿轮(4)连同行星架(6)将产生大的离心惯性力,该力由行星齿轮(4)直接作用在内齿圈(5)上,其反作用力由行星架(6)承受,使行星架(6)的输出扭矩增大,完成能量放大。权利要求1.一种由电动机(2)、左壳体(1)、右壳体(8)、太阳齿轮(3)、行星齿轮(4)、内齿圈(5)、行星架(6)、轴(7)组成的机械能量放大器,其特征是电动机(2)安装在左壳体(1)上并与太阳齿轮(3)相连接,太阳齿轮(3)与行星齿轮(4)啮合,行星齿轮(4)与固定在右壳体(8)中的内齿圈(5)无侧隙啮合,行星齿轮(4)通过轴(7)带动行星架(6)输出。专利摘要一种机械能量放大器,是由原动机带动一级或几级NGW型圆柱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当高速旋转的原动机带动圆柱行星齿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使输出扭矩增大,实现原动机的输出能量放大。文档编号F16H3/44GK2214561SQ94215999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6日专利技术者孙盛钧, 宿蓝月 申请人:孙盛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电动机(2)、左壳体(1)、右壳体(8)、太阳齿轮(3)、行星齿轮(4)、内齿圈(5)、行星架(6)、轴(7)组成的机械能量放大器,其特征是:电动机(2)安装在左壳体(1)上并与太阳齿轮(3)相连接,太阳齿轮(3)与行星齿轮(4)啮合,行星齿轮(4)与固定在右壳体(8)中的内齿圈(5)无侧隙啮合,行星齿轮(4)通过轴(7)带动行星架(6)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盛钧宿蓝月
申请(专利权)人:孙盛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