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式制冷系统及冷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281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冷式制冷系统及冷库,包括制冷回路、控制器、蓄冷管路,蓄冷管路包括主管路,主管路至少套设在蒸发器部分管路上,主管路与其所套设的蒸发器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蓄冷管路的主管路至少套设在蒸发器的部分管路上,形成套管结构,套管内的蒸发器管路直接冻结蓄冷夹层区域内与蒸发器管路接触的蓄冷剂进行蓄冷,能够满足间歇能源供应条件下冷藏空间内温度的稳定维持,大大提高了冷藏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保障了药品、疫苗的安全;套管式蓄冷结构在大空间设置时,只需根据现场条件布设蒸发器管路及蓄冷管路即可,易于组装,大大提高了大容量冷藏设备存储温度的稳定性与均匀性。

Cold storage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cold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冷式制冷系统及冷库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蓄冷式制冷系统及具有其的冷库。
技术介绍
现有针对食品、药品、疫苗类材料低温储存的需要,在有稳定电力能源供应的情况下,通常利用制冷系统维持存储空间的温度恒定。此类产品对于稳定电力供应的依赖大,难以在电力不正常条件下稳定运行。为满足电力不正常环境下药品、疫苗类材料低温存储的需要,通常采用的是利用相变材料,配合制冷系统,实现存储空间的低温控制。例如常见的冰衬冷藏箱,在有电力供应时,利用冷藏箱夹层的水相变为冰,存储一定冷量,用于满足在电力间断期间冷藏箱内部的冷藏温度控制。另外,也有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后利用大容量蓄电池存储起来,然后再由蓄电池为冷藏箱持续提供能源,维持冷藏箱稳定运行;或者,利用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驱动制冷系统产生冷量,再利用相变材料将富余的冷量积蓄起来,满足太阳能、风能间断期间冷藏箱冷藏存储需要。对于传统相变材料存储冷量,满足在电力供应不足或间断期间冷藏设备冷藏功能的产品,蓄冷通常采用水箱或冰排方案,由于冰蓄冷结构过于复杂、庞大,难以在大空间的冷库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制冷系统采用水箱或冰排蓄冷难以满足间断能源供应情况下大容量冷藏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一种蓄冷式制冷系统及冷库。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蓄冷式制冷系统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蓄冷式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其至少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依次串联组成;控制器,至少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启停;还包括:蓄冷管路,其包括主管路,所述主管路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至少套设在所述蒸发器的部分管路上,所述主管路与其所套设的所述蒸发器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所述主管路与其所套设的所述蒸发器的管路同轴线或非同轴线。所述主管路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者,所述主管路的数量为1个,且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套设在所述蒸发器的全部管路上。所述蓄冷管路还包括支路,所述支路为非闭合支路,且所述非闭合支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主管路上与所述蓄冷夹层空间连通;当所述非闭合支路呈U形时,所述非闭合支路的入口位置低于其出口位置,且所述非闭合支路的出口位置不高于所述主管路的轴线位置。所述蓄冷管路还包括支路,所述支路为内部容置有蓄冷剂的闭合支路,所述闭合支路的一部分穿设至所述主管路的内部或者所述闭合支路位于所述主管路的外部且其一部分与所述主管路直接接触以进行冷量交换。所述支路与所述主管路相互垂直。所述蓄冷夹层区域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主管路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膨胀管路,所述膨胀管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主管路的底部,所述膨胀管路的出口位于所述主管路的上方且连通大气压,所述膨胀管路上具有位于其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膨胀段,所述膨胀段的内径大于所述膨胀管路上其他部位处的内径。所述蓄冷夹层区域内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外侧边连接在所述主管路的内壁上,内侧边抵靠在所述蒸发器的管路外壁上。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冷库,包括蓄冷式制冷系统、冷库本体和太阳能供电系统,所述蓄冷式制冷系统为上述的蓄冷式制冷系统,所述主管路布置在所述冷库本体的冷藏空间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通过设置蓄冷管路,蓄冷管路的主管路至少套设在蒸发器的部分管路上,与其所套设的蒸发器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由至少此部分的蒸发器管路直接冻结蓄冷夹层区域内与蒸发器管路接触的蓄冷剂,进行蓄冷,能够满足间歇能源供应条件下冷藏空间内温度的稳定维持,大大提高了冷藏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保障了药品、疫苗的安全;2、蓄冷管路的主管路与蒸发器的至少部分管路套设设置,形成套管式蓄冷结构,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在大空间,比如大空间冷库内设置时,只需根据现场条件布设蒸发器管路及蓄冷管路即可,比如可均匀布设在冷库冷藏空间的顶部,易于组装,大大提高了医用冷藏设备或食品冷藏设备存储温度的稳定性与均匀性;3、通过蓄冷剂蓄冷,蓄冷的冷量几乎可以100%利用,且长期使用性能无衰减,有利于保证长期可靠运行;综上,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可实现间歇能源供应条件下大容量冷藏设备稳定运行,满足药品、疫苗、食品等物品的大规模冷藏存储,保障了存储物品安全;且本专利技术的冷库采用上述蓄冷式制冷系统与太阳能供电系统结构,由太阳能直接驱动制冷系统,可以实现利用太阳能直接驱动运行的冷库,为偏远无电力供应地区大量食品、药品低温存储提供了解决方案。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的蓄冷管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的蓄冷管路U形非闭合支路与主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的蓄冷管路的主管路与蒸发器管路的套设结构径向断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的蓄冷夹层区域内设置支撑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蓄冷式制冷系统的蓄冷管路的主管路上设置膨胀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蓄冷式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100、控制器和蓄冷管路200,制冷回路100可以为直流压缩机制冷回路,其至少由压缩机110、冷凝器120、节流装置130和蒸发器140依次串联组成;控制器,至少用于控制压缩机110的启停;蓄冷管路200,其包括主管路210,主管路210沿蒸发器140的管路长度方向至少套设在蒸发器140的部分管路上,主管路210和其所套设的蒸发器140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300。通过设置蓄冷管路200,其主管路210至少套设在蒸发器140的部分管路上形成套管式结构,且主管路210和其所套设的蒸发器140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300,由至少此部分的蒸发器140管路直接冻结蓄冷夹层区域300内与蒸发器250管路接触的蓄冷剂,进行蓄冷,蒸发器140盘管不直接向冷藏空间提供冷源,所需冻结的蓄冷剂量根据维持冷藏空间持续、稳定运行的需要设计为特定的容量,蒸发器140与蓄冷管路200的主管路210呈套管式布局,制冷剂走蒸发管内,蓄冷剂存储于蓄冷夹层区域300,直接冻结蓄冷,可大大缩短冻结时间,满足间歇能源供应条件下冷藏空间内温度的稳定维持,大大提高了冷藏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保障了药品、疫苗的安全;主管路210与蒸发器140的至少部分管路套设形成套管式蓄冷结构,使得实施例蓄冷式制冷系统在大空间比如大空间冷库内设置时,只需根据现场条件布设蒸发器管路及蓄冷管路即可,比如可均匀布设在冷库冷藏空间的顶部,易于组装,大大提高了医用冷藏设备存储温度的稳定性与均匀性。具体地,蒸发器140管路的布置方式可以是“S”形或回字形等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冷式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其至少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依次串联组成;控制器,至少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启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冷管路,其包括主管路,所述主管路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至少套设在所述蒸发器的部分管路上,所述主管路与其所套设的所述蒸发器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冷式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其至少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依次串联组成;控制器,至少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的启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冷管路,其包括主管路,所述主管路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至少套设在所述蒸发器的部分管路上,所述主管路与其所套设的所述蒸发器的管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蓄冷剂的蓄冷夹层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与其所套设的所述蒸发器的管路同轴线或非同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或者,所述主管路的数量为1个,且沿所述蒸发器的管路长度方向套设在所述蒸发器的全部管路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路还包括支路,所述支路为非闭合支路,且所述非闭合支路的入口连接在所述主管路上与所述蓄冷夹层空间连通;当所述非闭合支路呈U形时,所述非闭合支路的入口位置低于其出口位置,且所述非闭合支路的出口位置不高于所述主管路的轴线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管路还包括支路,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涛刘占杰夏元通王广生牛愉涛李红涛雷绵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