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物流小车安全运行技术,具体为一种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
技术介绍
物流轨道竖井升降系统,通常是在竖井中设有2条~6条固定轨道,各条固定轨道在中间断开并分别连接在转轨器的上、下部位,所述转轨器上设有一条移动轨道,该移动轨道由动力机构带动作横向运动而分别与各固定轨道对接,物流小车可以从某条固定轨道上到达与其对接的移动轨道上,所述移动轨道做左、右横向运动而移动到与其他条固定轨道对接,物流小车可以从移动轨道上转移到对接的固定轨道的上方或下方。对于未与移动轨道对接的固定轨道,由于其上的物流小车下方没有了移动轨道,物流小车处于悬空状态,若物流小车的电控系统失效或刹车失灵,会出现物流小车冲出固定轨道而坠落的情况发生。为防止物流小车坠落,现有转轨器只是简单的在固定轨道的下角处设置一个或两个挡块来挡住物流小车的轮子,在固定轨道与移动轨道对接时挡块让开,在移动轨道移开时挡块回复到原来的阻车位。这种采用简单挡块的阻车机构的不足有:1、挡块在拉簧作用下经常回位不到阻挡位置,定位效果非常差,起不到阻挡作用。2、挡块过于单薄强度低,阻挡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可有效阻挡物流小车冲出固定轨道而坠落的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其技术方案包括于转轨器内设置的两个以上阻车装置,各阻车装置分别对应于转轨器上方的各固定轨道设置,所述转轨器内设有由动力机构带动左、右横移的移动轨道,所不同的是所述阻车装置包括设于固定轨道下端断面处的左、右挡车 ...
【技术保护点】
1.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包括于转轨器(13)内设置的两个以上阻车装置(1),各阻车装置(1)分别对应于转轨器(1)上方的各固定轨道(2)设置,所述转轨器(1)内设有由动力机构带动左、右横移的移动轨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1)包括设于固定轨道(2)下端断面处的左、右挡车块(3、4),左、右挡车块(3、4)的后端铰装且左、右挡车块(3、4)之间通过连杆(5)铰连,所述连杆(5)的中部设有前、后滚轮(6、7),所述后滚轮(7)处于左、右推块(8、9)的前端之间,左、右推块(8、9)的后端铰装且还设有相向作用在左、右推块(8、9)上的弹性元件(11),在弹簧力作用下,左、右推块(8、9)通过连杆(5)将左、右挡车块(3、4)回位在挡车位,于挡车位,左、右挡车块(3、4)前部突出于固定轨道(2)的底轨面挡住物流小车(12)的左、右车轮,前滚轮(6)的前部突出于移动轨道(10)的轨底,左、右移动的移动轨道(10)压迫前滚轮(6)并通过连杆(5)左、右偏摆左、右挡车块(3、4)而使左、右挡车块(3、4)前部平齐或低于固定轨道(2)的底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物流轨道双摆杆连动式阻车器,包括于转轨器(13)内设置的两个以上阻车装置(1),各阻车装置(1)分别对应于转轨器(1)上方的各固定轨道(2)设置,所述转轨器(1)内设有由动力机构带动左、右横移的移动轨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装置(1)包括设于固定轨道(2)下端断面处的左、右挡车块(3、4),左、右挡车块(3、4)的后端铰装且左、右挡车块(3、4)之间通过连杆(5)铰连,所述连杆(5)的中部设有前、后滚轮(6、7),所述后滚轮(7)处于左、右推块(8、9)的前端之间,左、右推块(8、9)的后端铰装且还设有相向作用在左、右推块(8、9)上的弹性元件(11),在弹簧力作用下,左、右推块(8、9)通过连杆(5)将左、右挡车块(3、4)回位在挡车位,于挡车位,左、右挡车块(3、4)前部突出于固定轨道(2)的底轨面挡住物流小车(12)的左、右车轮,前滚轮(6)的前部突出于移动轨道(10)的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科,梁林,邓磊光,何琼,
申请(专利权)人:曼彻彼斯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