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2286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降低钒铬钛粉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其纯度满足要求,提供了一种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混合均匀,然后平铺到筛网上,在筛网下方的坩埚中装入镁条,真空条件下,750~800℃加热反应,反应结束,降至室温,筛上物经酸洗和真空干燥,得钒铬钛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钒铬钛粉,不需要采用高纯金属钒和高纯金属铬为原料进行生产,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满足产业化生产需要,并且钒铬钛粉纯度满足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变堆结构材料(尤其是第一壁材料)所处环境极为恶劣,强中子辐照、电磁辐射、复杂的机械负荷、物理与化学冲击等会对材料造成辐照损伤,所以对材料的要求很高。V-4Cr-4Ti合金因其拥有最好的综合性能,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聚变核反应堆第一壁结构材料。国内外熔炼制备V-4Cr-4Ti合金的方法主要有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VAR),电子束熔炼(EBM)和磁悬浮熔炼(LM)三种,因都采用高纯金属为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以高纯金属钒为例,市场价格约300万元/吨。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方法之外,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于2011年利用铝热还原法在实验室制备出了V-Ti-Cr合金,该技术采用Al为还原剂制得了V-Ti-Cr-Al-O合金粗品,再通过电子束精炼去除多余的Al和O,所得合金均匀性好,但也存在残余Al、试验规模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降低钒铬钛粉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其纯度满足要求,提供了一种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混合均匀,得混合料;B、将混合料平铺到筛网上,在筛网下方的坩埚中装入镁条;C、真空条件下,750~800℃加热反应;D、反应结束,降至室温,取筛上物进行酸洗和真空干燥,得钒铬钛粉。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的质量比为1:0.0429~0.0488:0.0258~0.0297。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V2O3纯度≥99.8%,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1%。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Cr2O3纯度≥99.5%,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Ti粉纯度≥99.7%,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V2O3的粒度为120~200目。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Cr2O3的粒度为120~200目。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Ti粉的粒度为160~200目。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混合均匀为在球磨机中混合10~15min。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镁条纯度≥99.5%,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镁条与高纯V2O3的质量比为1:5~6。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筛网为310S不锈钢材质,目数为300~400目。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坩埚为氧化镁坩埚、刚玉坩埚或石墨坩埚。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0.1~0.5Pa。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C中,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4h。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步骤D中,所述酸洗的溶液pH值控制为1.8~2.2,酸洗时间为1.5~2h,并进行搅拌。其中,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钒铬钛粉为V-4Cr-4Ti合金,其V含量为91.5%~92.5%,Cr含量为3.5~4.5%,Ti含量为3.5~4.5%,且影响辐照的Ni、Cu、Nb、Mo、K、Co、Pd、Al、Pb和Bi的杂质总量≤0.1wt%。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为原料,采用气基还原法一步制备得到钒铬钛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先制备金属钒、金属铬和金属钛,再通过熔炼获得钒铬钛合金,工艺更加简单,并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满足产业化生产(大批量生产)需要,并且钒铬钛粉纯度满足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容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混合均匀,得混合料;B、将混合料平铺到筛网上,在筛网下方的坩埚中装入镁条;C、真空条件下,750~800℃加热反应;D、反应结束,降至室温,取筛上物进行酸洗和真空干燥,得钒铬钛粉。本专利技术为了能够获得合格质量的钒铬钛粉,步骤A中,控制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的质量比为1:0.0429~0.0488:0.0258~0.0297。为了使钒铬钛粉的杂质元素含量满足制备V-4Cr-4Ti合金的要求,步骤A中,所述V2O3纯度≥99.8%,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1%;所述Cr2O3纯度≥99.5%,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所述Ti粉纯度≥99.7%,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原料粒度过大,则会影响气基还原反应速度,增加反应时间,还可能使反应不充分,因此步骤A中,所述V2O3的粒度为120~200目,所述Cr2O3的粒度为120~200目,所述Ti粉的粒度为160~200目。为了使原料充分接触反应,步骤A中,在球磨机中混合10~15min,以使各物料混合均匀。为了使钒铬钛粉的杂质元素含量满足制备V-4Cr-4Ti合金的要求,步骤B中,所述镁条纯度≥99.5%,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基还原法制备钒铬钛粉,因此步骤C中,体系先抽真空至0.1~0.5Pa,避免空气中的氧影响反应,同时有利于镁蒸气的形成;在750~800℃的温度下,镁条产生镁蒸气,通过筛网与氧化物进行如下化学反应:V2O3+3Mg=3MgO+2VCr2O3+3Mg=3MgO+2Cr再加上原料中的Ti粉,从而一步制备得到钒铬钛粉。本专利技术控制镁条与高纯V2O3的质量比为1:5~6,采用过量镁条,动力学条件更好,反应更充分,一般3~4h即可反应完全。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基还原法制备钒铬钛粉,镁粉位于筛网下方,原料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及产物钒铬钛粉位于筛网上,经试验控制筛网孔径为300目~400目,可使镁蒸气顺利通过筛网,并且避免筛上物掉下筛网;其中,所述筛网为310S不锈钢材质;坩埚可采用不引入杂质的氧化镁坩埚、刚玉坩埚或石墨坩埚。步骤D中,反应结束后,筛上网中含有氧化镁及少量杂质,经试验,控制酸洗条件为:溶液pH值1.8~2.2,酸洗时间1.5~2h,并用磁子进行搅拌,能够将产物中的氧化镁及少量杂质基本去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钒铬钛粉。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基还原法,通过控制物料比例、反应条件及后处理条件,制备得到了V-4Cr-4Ti合金,其V含量为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混合均匀,得混合料;B、将混合料平铺到筛网上,在筛网下方的坩埚中装入镁条;C、真空条件下,750~800℃加热反应;D、反应结束,降至室温,取筛上物进行酸洗和真空干燥,得钒铬钛粉。

【技术特征摘要】
1.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混合均匀,得混合料;B、将混合料平铺到筛网上,在筛网下方的坩埚中装入镁条;C、真空条件下,750~800℃加热反应;D、反应结束,降至室温,取筛上物进行酸洗和真空干燥,得钒铬钛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高纯V2O3、高纯Cr2O3和高纯Ti粉的质量比为1:0.0429~0.0488:0.0258~0.029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至少满足下列的一项:所述V2O3纯度≥99.8%,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1%;所述Cr2O3纯度≥99.5%,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所述Ti粉纯度≥99.7%,其中Pd、Pb、Co、K、S、Bi、Ni、Mo、Nb、Cu、Al、Fe、Si和P的杂质含量均≤0.0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钒铬钛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至少满足下列的一项:所述V2O3的粒度为120~200目;所述Cr2O3的粒度为120~200目;所述T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丹凤潘成杜光超师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