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2047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步骤一、材料制备;步骤二、培养基制备;步骤三、生产种制备:利用步骤一的方法从步骤二获得的原种中筛选出优良的种质,并且利用步骤二的培养方式进行扩大繁殖;步骤四、菌种栽培;步骤五:回复培养;栽培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该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进行代代筛选,挑选出最为优良的品种,提高人工栽培的质量,保证生产种的高质量,然后对原种进行返祖式环境培养,进行自然筛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效的保证了三代种的营养功效,解决了随着桑黄菌种的人工多代种植,使得桑黄的效用较野生环境下愈发降低,不能够有效的保证桑黄人工栽培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
,具体为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桑黄,中药名,由于通常生长在桑属植物上且子实体为黄褐色的缘故而得名,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桑黄是一种大型珍贵的多年生药用真菌,以子实体入药,在我国,应用桑黄治病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民间就流传有“桑树生黄,幸得之,百病可医”的说法及“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中医认为桑黄性寒、味微苦、味辛,归肝、膀胱经,本品辛行甘和,人血分以化瘀,瘀血循经而行出血止,有化瘀之功效,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等。民间用于治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脐腹涩痛、疮窟积聚、癖软、脱肛泻血、带下、经闭、脾虚泄泻等。同时民间把它作为一种治疗肝病、癌症的绝药。由于桑黄对生长环境、温度、湿度要求极高,因而天然的桑黄数量非常稀少,货源奇缺,价格昂贵,在外商需求量和经济效益高的经济背景下,致使各产地对桑黄进行掠夺性开采,野生子实体孢子无法形成,于是需要对桑黄菌种进行人工栽培,但是随着桑黄菌种的人工多代种植,使得桑黄的效用较野生环境下愈发降低,不能够有效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制备:根据子实体的生长形状、内含物的多少和分化程度,在桑黄子实体的不同成熟阶段及子实体不同部位上选取出优良的母种,并对母种进行保存,然后制备出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向母种培养基中加水至1000ml,然后对母种培养基进行PH调制;步骤二、培养基制备:之后将步骤一中保存的母种取出置于母种培养基中,暗环境培养,筛选出生生长优良的菌丝种植到原种培养基中,在菌丝生长中保证一定温度,同时保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长满之后,提高空气湿度,并将光线调整为1000勒克斯,保证环境中的空气流通性,之后制得原种;步骤三、生产种制备:利用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制备:根据子实体的生长形状、内含物的多少和分化程度,在桑黄子实体的不同成熟阶段及子实体不同部位上选取出优良的母种,并对母种进行保存,然后制备出母种培养基和原种培养基,向母种培养基中加水至1000ml,然后对母种培养基进行PH调制;步骤二、培养基制备:之后将步骤一中保存的母种取出置于母种培养基中,暗环境培养,筛选出生生长优良的菌丝种植到原种培养基中,在菌丝生长中保证一定温度,同时保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长满之后,提高空气湿度,并将光线调整为1000勒克斯,保证环境中的空气流通性,之后制得原种;步骤三、生产种制备:利用步骤一的方法从步骤二获得的原种中筛选出优良的种质,并且利用步骤二的培养方式进行扩大繁殖,即可获得大量生产种;步骤四、菌种栽培:将步骤三中获得的生产种重复步骤二中的步骤进行栽培,即可获得大量的桑黄;步骤五:回复培养:将步骤二中获得的原种种植到自然条件中的桑树中,并且重复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的操作,进行重复优质筛选栽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升孟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丝绸之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