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口式感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01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的炉膛内穿设有链板,金属棒杆置于链板上,炉本体内设有铜管,铜管环绕炉膛若干圈,铜管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的同一侧面伸出,铜管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环绕炉膛的相邻两圈铜管等距,铜管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调节感应炉加热功率的优点。通过控制铜管接入电路的长度,实现了感应炉功率的可调,也实现了感应炉磁场范围(炉膛内金属棒杆加热区域)的可调,达到了节约电能的有益效果,还可提高感应炉加热不同尺寸金属棒杆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接口式感应炉
本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电磁感应加热是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导磁性物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加热器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感应炉加热金属棒杆的方式如图1所示,感应炉两端开口使炉膛1a两端相通,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放置于链板2上,链板2不断向前传送金属棒杆19,金属棒杆19通过炉膛1a的过程中被加热。由于不同材料、体积、形状的金属棒杆要求的感应炉加热功率不同,因此感应炉若采用固定功率加热不同的金属棒杆,会出现过度加热或欠加热的现象。过度加热不仅会影响金属棒杆的材料属性,而且会浪费大量电能;欠加热会使金属棒杆达不到要求的温度,也会影响金属棒杆的材料属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具有可调节感应炉加热功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的炉膛内穿设有链板,金属棒杆置于链板上,炉本体内设有铜管,铜管环绕炉膛若干圈,铜管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的同一侧面伸出,铜管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环绕炉膛的相邻两圈铜管等距,铜管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假设两个第一电连接铜排通电时制造的磁场范围为S1,第一电连接铜排与第二电连接铜排通电时制造的磁场范围为S2,S1是S2的N倍,所以S1范围内金属棒杆数量M1也是S2范围内金属棒杆数量M2的N倍,感应炉的加热功率P=P损+P有效。当接通的磁场范围为S1时,加热M1根金属棒杆所需的功率P1=P1损+P1有效,当接通的磁场范围为S2时,加热M2根金属棒杆所需的功率P2=P2损+P2有效,由于P损为铜管发热损耗+磁场利用率损耗+金属棒杆热量散失损耗,而磁场范围扩大为N倍后,损耗功率接近于扩大N倍,磁场范围内的金属棒杆数量也扩大N倍,即P1损=N*P2损,P1有效=N*P2有效,所以P1=P1损+P1有效=N*P2损+N*P2有效=N*(P2损+P2有效)=N*P2,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接入电路的铜管长度(控制磁场范围)可达到调节感应炉功率的目的,且磁场范围越大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大,磁场范围越小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小。优选的,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连接的铜管长度,等于第一电连接铜排与相邻的第二电连接铜排连接的铜管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铜管被分隔成等长的若干段,在电流保持一定值的情况下,设每段铜管的功率为P,则可将功率调节为P的整数倍(2P、3P、4P等),便于生产调控。优选的,第一电连接铜排与第二电连接铜排从炉本体的同一侧面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接线和排线。优选的,第二电连接铜排通过空心的第一延伸管与铜管连接,第一延伸管和铜管的端部均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水快速接头向铜管内泵水,使铜管内产生水循环,以带走铜管自发热产生的热量,达到了水冷的效果。优选的,铜管上连接有第二延伸管,第二延伸管连接于第一延伸管与铜管的接口旁,第二延伸管的端部也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延伸管通过冷却水快速接头通水后,可使通电的铜管内产生水循环,不通电的铜管内不产生水循环,提高了水冷散热的效率。优选的,铜管包括上水平管、下水平管及连接管,若干上水平管互相平行且等距地排布于炉膛上方的炉本体内,若干下水平管互相平行且等距地排布于炉膛下方的炉本体内,一一对应的上水平管与下水平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若干圈铜管等距设置,可使每一段通电的铜管的磁场宽度均相同。优选的,下水平管的下表面紧贴设有下平板,下平板内活动地嵌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下水平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下水平管上均固定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内螺接有第一螺柱,第一螺柱也与下平板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一螺柱,可使第一螺母将下水平管拉至与下平板平贴,可将所有下水平管平贴于下平板上,从而保持下水平管与上水平管的距离,以保持磁场范围。优选的,上水平管的上表面紧贴设有上平板,上平板内活动地嵌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上水平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上水平管上均固定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内螺接有第二螺柱,上平板上封有顶板,顶板上方设有长板,所有第二螺柱贯穿顶板插于长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二螺柱,可使第二螺母将上水平管拉至与上平板平贴,可将所有上水平管平贴于上平板上,从而保持上水平管与下水平管的距离,以保持磁场范围。无需打开顶板,只需取下长板即可用扳手旋转第二螺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控制铜管接入电路的长度,实现了感应炉功率的可调,也实现了感应炉磁场范围(炉膛内金属棒杆加热区域)的可调,达到了节约电能的有益效果,还可提高感应炉加热不同尺寸金属棒杆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感应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接口式感应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隐藏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隐藏一根长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隐藏炉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隐藏一根上平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接口式感应炉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隐藏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隐藏炉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隐藏一根下平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4中A部放大图;图12是图6中B部放大图;图13是图10中C部放大图。图中,1、炉本体;1a、炉膛;2、链板;3、铜管;31、上水平管;32、下水平管;33、连接管;4、第一电连接铜排;5、第二电连接铜排;6、冷却水快速接头;7、第一延伸管;8、第二延伸管;9、上平板;10、下平板;11、第一螺母;12、第二螺母;13、第三螺母;14、第一螺柱;15、第二螺柱;16、底板;17、顶板;18、长板;19、金属棒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1,炉本体1的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置于链板2上,炉本体1内设有铜管3,铜管3环绕炉膛1a若干圈,铜管3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结合图1与图6,铜管3围绕炉膛1a的每一圈均由上水平管31、下水平管32和连接管33一体成型。若干上水平管31位于炉膛1a上方的炉本体1内,所有上水平管31互相平行且等距。若干下水平管32位于炉膛1a下方的炉本体1内,所有下水平管32互相平行且等距。一一对应的上水平管31与下水平管3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管33连接。结合图9与图10,所有下水平管32的下表面紧贴于下平板10上,下平板10固定于炉本体1内,每根下水平管32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个第一螺母11,下平板10上表面具有供第一螺母11陷入的凹槽。每个第一螺母11内螺接有一根第一螺柱14(详见图13),第一螺柱14也与下平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1),炉本体(1)的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置于链板(2)上,炉本体(1)内设有铜管(3),铜管(3)环绕炉膛(1a)若干圈,铜管(3)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其特征在于:铜管(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4),环绕炉膛(1a)的相邻两圈铜管(3)等距,铜管(3)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1),炉本体(1)的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置于链板(2)上,炉本体(1)内设有铜管(3),铜管(3)环绕炉膛(1a)若干圈,铜管(3)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其特征在于:铜管(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4),环绕炉膛(1a)的相邻两圈铜管(3)等距,铜管(3)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等于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相邻的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第二电连接铜排(5)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第二电连接铜排(5)通过空心的第一延伸管(7)与铜管(3)连接,第一延伸管(7)和铜管(3)的端部均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铜管(3)上连接有第二延伸管(8),第二延伸管(8)连接于第一延伸管(7)与铜管(3)的接口旁,第二延伸管(8)的端部也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6)。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红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