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149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换档轴、换档头、互锁叉、增压锁装置、自锁装置和外壳,所述的换档头连接有控制其沿换档轴轴向移动选档的选档摇臂,所述的换档轴连接有控制其绕中心轴转动的换档摇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行机械式选档和换档并且选档和换档操作互不影响,使选档和换档手感更加清晰。并且加以机械限位,防止变速箱内拨叉和齿轮的干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操纵机构,特别是一种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二)
技术介绍
当前重型变速箱操纵主要采用单杆杆系操纵,但是单杆操纵在整 车上布置困难,且操纵沉重,并且选档和换档操作相互影响。(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速箱双杆操纵机 构,使其能够进行机械式选档和换档并且选档和换档操作互不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换档轴、换档头、互锁 叉、增压锁装置、自锁装置和外壳,所述的换档头连接有控制其沿换 档轴轴向移动选档的选档摇臂,所述的换档轴连接有控制其绕中心轴 转动的换档摇臂。为了使选档摇臂和换档摇臂操作灵活,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可转 动的选档销轴,选档摇臂固定在选档销轴的外端,选档销轴的内端固 定有一个插在换档头中的选档拨头,换档摇臂通过花键套和换档轴连 接,换档摇臂一端插在花键套中。为了使其结构简单,所述的换档头为双拨头结构,端部有槽,选 档拨头可滑动的插在换档头的槽中。为了使换档摇臂连接可靠,所述的换档摇臂和花键套通过换档接 头连接,换档接头一端与换档摇臂固定,另一端插在花键套中。为了防止变速箱内拨叉和齿轮的干涉,所述外壳内腔可限制自锁 装置的扇形自锁块在某一角度内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进行机械式选档和换 档并且选档和换档操作互不影响,使选档和换档手感更加清晰。并且 加以机械限位,防止变速箱内拨叉和齿轮的干涉。(四)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局部剖开); 图4为图1的俯视图(局部剖开);图5为图4的B-B剖视图;图中1、壳体,2、端盖,3、换档轴,4、换档头,5、互锁叉, 6、扇形自锁块,7、自锁销轴,8、自锁弹簧,9、范围档锁销,10、 高低档定位环,11、定中弹簧,12、拨块,13、选档拨头,14、选档 销轴,15、选档摇臂,16、花键套,17、换档接头,18、换档摇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例包括包括壳体1、端盖2、换档轴3、 换档头4、互锁叉5、扇形自锁块6、自锁销轴7、自锁弹簧8、范围 档锁销9、范围档锁弹簧、高低档定位环10、定中弹簧11、定中环座。 扇形自锁块6、自锁销轴7、自锁弹簧8形成自锁装置,范围档锁销9、 范围档锁弹簧、高低档定位环10、定中弹簧11、定中环座形成增压 锁装置。壳体l、端盖2形成外壳。如图1、图4所示,换档头4连接有控制其沿换档轴3轴向移动 选档的选档摇臂15,换档轴3连接有控制其绕中心轴转动的换档摇臂 18。如图5所示,换档头4和选档摇臂15通过选档销轴14和选档拨 头13连接,选档销轴14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1上,选档摇臂15固 定在选档销轴14的外端,选档拨头13固定在选档销轴14的内端, 换档头4为双拨头结构,端部有槽,选档拨头13可滑动的插在换档 头4的槽中。如图4所示,换档轴3和端盖2之间设有花键套16,换档轴3插 在花键套16中,花键套16可转动的处在端盖2内,换档摇臂18和 花键套通过换档接头17连接,换档接头17 —端与换档摇臂18固定, 另一端插在花键套16中。花键套16的作用是使换档轴3既可轴向滑 动又可由换档摇臂18带动转动。如图3所示,壳体1的内腔可限制自锁装置的扇形自锁块6在某一角度内转动,当扇形自锁块6的侧面接触到壳体1的内腔时,内腔起到限位作用。以防止变速箱内拨叉和齿轮干涉。选换档操作过程选档摇臂15的摆动,经选档销轴14使选档拨头13驱动换档头4轴向移动实现选档功能,换档头4带动换档轴3 在花键套16内轴向滑动,换档摇臂18并不随着轴向移动;换档摇臂 18转动,使换档接头17经花键套16使换档轴3周向两方向转动带动 换档头4拨动拨块12实现换档功能,因选档拨头13在换档头4的端 部槽内滑动,换档头4的转动并不会使选档拨头13有动作,选档和 换档互不干涉;互锁叉5横向始终与换档头4 一起移动,周向无转动, 当换档头4拨动其中一个拨块12时,其余2个拨块都被互锁叉的叉 形机构嵌套住无法换档,从而实现挂任意一档位时其余档位均被锁 死。换档轴3的转动带动扇形自锁块6转动,转到一定角度,扇形自 锁块的侧面靠到小盖端盖2的内腔上,从而起到换档机械限位的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包括换档轴(3)、换档头(4)、互锁叉(5)、增压锁装置、自锁装置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档头(4)连接有控制其沿换档轴(3)轴向移动选档的选档摇臂(15),所述的换档轴连接有控制其绕中心轴转动的换档摇臂(1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壳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选档销轴(14),选档摇臂(15)固定 在选档销轴(14)的外端,选档销轴(14)的内端固定有一个插 在换档头(4)中的选档拨头(13),换档摇臂(18)通过花键套(16) 和换档轴(3)连接,换档摇臂(18) —端插在花键套(16) 中。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换档头(4)为双拨头结构,端部有槽,选档拨头(13)可滑 动的插在换档头(4)的槽中。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换档摇臂(18)和花键套(16)通过换档接头(17)连接,换 档接头(17) —端与换档摇臂(18)固定,另一端插在花键套(16) 中。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其特 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腔可限制自锁装置的扇形自锁块在某一角度 内转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本技术包括换档轴、换档头、互锁叉、增压锁装置、自锁装置和外壳,所述的换档头连接有控制其沿换档轴轴向移动选档的选档摇臂,所述的换档轴连接有控制其绕中心轴转动的换档摇臂。本技术能够进行机械式选档和换档并且选档和换档操作互不影响,使选档和换档手感更加清晰。并且加以机械限位,防止变速箱内拨叉和齿轮的干涉。文档编号F16H59/04GK201103679SQ200720028838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德刚, 崔慧萍, 庞贵奇, 张子强, 张永刚, 徐伟刚, 秦厚明, 许佳成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双杆操纵机构,包括换档轴(3)、换档头(4)、互锁叉(5)、增压锁装置、自锁装置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档头(4)连接有控制其沿换档轴(3)轴向移动选档的选档摇臂(15),所述的换档轴连接有控制其绕中心轴转动的换档摇臂(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刚许佳成崔慧萍庞贵奇张子强秦厚明周德刚徐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