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30757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7:3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共面波导上选取三个测量参考面;将待测太赫兹探针的同轴端与终端连接50Ω负载的长同轴电缆连接,分别测量三个测量参考面处的太赫兹脉冲波形;将待测太赫兹探针同轴端更换为偏置短路器,分别测量第二、第三测量参考面处的太赫兹脉冲波形;计算所述待测太赫兹探针的时域瞬态响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个适用于以上方法的装置。与现有技术太赫兹探针校准方法和装置比较,本申请具有不受传统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校准方法的最高频率限制、可以获得时域瞬态响应的有益效果。

A calib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erahertz probe based on three position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赫兹探针校准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的校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NetworkAnalyser,VNA)通过去嵌入法获得太赫兹探针频域频率响应的方法存在两个问题:1)具有同轴接口的VNA频率最高到110GHz(1.0mm同轴接口的3dB截止频率),无法获得更高频率特性;2)VNA方法是频域方法,无法准确获得太赫兹探针的时域瞬态响应,此外还因为太赫兹探针真实瞬态响应中包含了超过110GHz的频率分量,而VNA方法无法得到110GHz以上频率分量的信息。因此,传统基于VNA的方法无法准确获得太赫兹探针的瞬态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和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受矢量网络分析仪最高频率限制、无法准确获得时域瞬态响应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太赫兹脉冲信号沿共面波导从左向右传输,在传输方向上选取三个测量位置,与太赫兹脉冲产生位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太赫兹脉冲信号沿共面波导从左向右传输,在传输方向上选取三个测量位置,与太赫兹脉冲产生位置的距离分别为Δz、2Δz和3Δz,从左到右分别是第一测量参考面、第二测量参考面、第三测量参考面,且所述第三测量参考面位于所述共面波导的居中位置处;将待测太赫兹探针的同轴端与终端连接50Ω负载的长同轴电缆连接,分别测量三个测量参考面处的太赫兹脉冲波形,分别为υ1(t)、υ2(t)、υ3(t);计算第一反射系数:V(f)=(V1(f)+V3(f))/V2(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位置模型的太赫兹探针瞬态特性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太赫兹脉冲信号沿共面波导从左向右传输,在传输方向上选取三个测量位置,与太赫兹脉冲产生位置的距离分别为Δz、2Δz和3Δz,从左到右分别是第一测量参考面、第二测量参考面、第三测量参考面,且所述第三测量参考面位于所述共面波导的居中位置处;将待测太赫兹探针的同轴端与终端连接50Ω负载的长同轴电缆连接,分别测量三个测量参考面处的太赫兹脉冲波形,分别为υ1(t)、υ2(t)、υ3(t);计算第一反射系数:V(f)=(V1(f)+V3(f))/V2(f)其中,V(f)是计算的中间变量,V1(f)是υ1(t)的傅里叶变换,V2(f)是υ2(t)的傅里叶变换,V3(f)是υ3(t)的傅里叶变换,P是所述共面波导的长度为Δz的频域传递函数,Γ1是第一反射系数;将待测太赫兹探针同轴端连接的器件由终端连接50Ω负载的同轴电缆更换为偏置短路器,分别测量第二测量参考面、第三测量参考面处的太赫兹脉冲波形,分别为υ′2(t)、υ′3(t);计算第二反射系数:其中,V′2(f)是υ′2(t)的傅里叶变换,V′3(f)是υ′3(t)的傅里叶变换,Γ′1是第二反射系数;计算所述待测太赫兹探针的频域传递函数:其中,H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爽龚鹏伟谌贝谢文姜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