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304369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6 0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沥青路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温拌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原料:石料、占石料质量的4.8%~5.41%的SBS改性沥青、占SBS改性沥青的6%的温拌剂、占石料质量的0.1%~0.4%的聚酯纤维,所述石料由集料和矿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加入了聚酯纤维,一方面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燃油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出,减轻沥青的老化,延长施工季节,加快开放交通的时间;另一方面能有效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路面。

A kind of warm mix asphalt mixtur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沥青路面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能源消耗与日俱增,生态环境日趋严峻,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因其拌和、摊铺及压实过程所要求的高温度,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出粉尘及有毒气体,温拌沥青混合料(WMA)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材料问世,通过控制温度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由于沥青路面本身的缺陷、气候环境的复杂、交通量与超载货车比例的增长等原因导致目前沥青路面病害不断加重,车辙、坑槽以及使用寿命过短等问题频发。为此,工程及研究中将高抗拉强度、高劲度模量纤维应用于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来提高混合料路用性能,其中聚酯纤维造价较低、性能优良,应用较为广泛,但对聚酯纤维应用于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的研究没有一个成熟的应用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如何使聚酯纤维使用效果最佳,是我国现在道路工作者所考虑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降低拌和温度实现节能减排的前提下,能有效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以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降低拌和温度实现节能减排。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原料:石料、占石料质量的4.8%~5.41%的SBS改性沥青、占SBS改性沥青的6%的温拌剂、占石料质量的0.1%~0.4%的聚酯纤维,所述石料由集料和矿粉组成。本专利技术中,聚酯纤维,占石料质量的0.1%~0.4%,作为一种高聚物纤维,其造价低,易于分散,能有效提高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其中聚酯纤维最佳掺量为石料质量的0.25%,SBS改性沥青,质量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确定的最佳油石比计算。优选地,所述集料占石料质量的97%,矿粉占石料质量的3%。优选地,所述集料为辉绿岩,由质量百分数为22.5%粒径为9.5~16mm的1#料、质量百分数为27.5%粒径为4.75~9.5mm的2#料、质量百分数为10%粒径为2.36~4.75mm的3#料、质量百分数为37%粒径为0~2.36mm的4#料组成。优选地,所述矿粉为粒度0.075mm以下磨细的石灰岩。优选地,所述温拌剂为EC130温拌剂。优选地,所述聚酯纤维长度为6mm,直径10-25μm,弹性模量8000MPa,抗拉强度≥600MPa,断裂延伸率≥15%。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料和矿粉分别置于160℃下加热烘干至恒重;(2)将SBS改性沥青加热至175℃,恒温备用;(3)在148℃下将聚酯纤维和所述步骤(1)已加热的集料干拌30s,使纤维分散均匀;干拌完后加入步骤(2)保温备用的SBS改性沥青,在沥青表面加入温拌剂,湿拌1.5min,然后加入步骤(1)已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1.5min至混合料均匀,出料后在压实温度135℃的环境下保温2h,制得掺聚酯纤维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本专利技术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加入了聚酯纤维,一方面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燃油的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出,减轻沥青的老化,延长施工季节,加快开放交通的时间;另一方面能有效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高等级路面。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并在制备方法中,在出料后模仿实际工程拌和楼至摊铺现场之间的运输,在压实温度135℃的环境下保温2h,制得温拌沥青混合料,将混合料内多余的水分排出,提高了路用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4中所用集料为湖北省红安县汉红石材厂所产的辉绿岩,矿粉采用石灰岩矿粉。实施例1-4中所用沥青为湖北交投致远公司壳牌SBSI-D改性沥青。实施例1-4中所用温拌剂为深圳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EC130温拌剂。实施例1-4中所用纤维为常州市天怡工程纤维有限公司所产的聚酯纤维,长度6mm,直径10-25μm,弹性模量8000MPa,抗拉强度≥600MPa,断裂延伸率≥15%。实施例1-4和对比例中集料与矿粉的整体级配范围如下:实施例1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料和矿粉分别置于160℃烘箱中加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5h);2.将SBS改性沥青加热至175℃,恒温备用;3.将拌和锅提前预热至148℃;加入步骤1已加热的集料干拌30s;干拌完后加入步骤2保温备用的SBS改性沥青,在沥青表明加入EC130温拌剂,湿拌1.5min,加入步骤1已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1.5min,至混合料均匀,出料后为模仿实际工程拌和楼至摊铺现场之间的运输,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装入铁盘内,用保温棉纱布覆盖,在压实温度135℃的环境下回烘箱保温2h,制得不掺聚酯纤维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所述聚酯纤维质量为石料质量的0%,所述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4.8%,所述EC130温拌剂质量为沥青质量的6%。所述集料占石料质量的97%,矿粉占石料质量的3%。所述集料为辉绿岩,由质量百分数为22.5%粒径为9.5~16mm的1#料、质量百分数为27.5%粒径为4.75~9.5mm的2#料、质量百分数为10%粒径为2.36~4.75mm的3#料、质量百分数为37%粒径为0~2.36mm的4#料组成。所述矿粉为粒度0.075mm以下磨细的石灰岩。实施例2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料和矿粉分别置于160℃烘箱中加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5h);2.将SBS改性沥青加热至175℃,恒温备用;3.将拌和锅提前预热至148℃;加入聚酯纤维和步骤1已加热的集料干拌30s,使纤维分散均匀;干拌完后加入步骤2保温备用的SBS改性沥青,在沥青表明加入EC130温拌剂,湿拌1.5min,加入步骤1已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1.5min,至混合料均匀,出料后为模仿实际工程拌和楼至摊铺现场之间的运输,将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装入铁盘内,用保温棉纱布覆盖,在压实温度135℃的环境下回烘箱保温2h,制得掺聚酯纤维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所述聚酯纤维质量为石料质量的0.1%,所述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4.95%,所述EC130温拌剂质量为沥青质量的6%;聚酯纤维长度为6mm,直径10-25μm,弹性模量8000MPa,抗拉强度≥600MPa,断裂延伸率≥15%。所述集料占石料质量的97%,矿粉占石料质量的3%。所述集料为辉绿岩,由质量百分数为22.5%粒径为9.5~16mm的1#料、质量百分数为27.5%粒径为4.75~9.5mm的2#料、质量百分数为10%粒径为2.36~4.75mm的3#料、质量百分数为37%粒径为0~2.36mm的4#料组成。所述矿粉为粒度0.075mm以下磨细的石灰岩。实施例3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料和矿粉分别置于160℃烘箱中加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5h);2.将SBS改性沥青加热至175℃,恒温备用;3.将拌和锅提前预热至148℃;加入聚酯纤维和步骤1已加热的集料干拌30s,使纤维分散均匀;干拌完后加入步骤2保温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石料、占石料质量的4.8%~5.41%的SBS改性沥青、占SBS改性沥青的6%的温拌剂、占石料质量的0.1%~0.4%的聚酯纤维,所述石料由集料和矿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石料、占石料质量的4.8%~5.41%的SBS改性沥青、占SBS改性沥青的6%的温拌剂、占石料质量的0.1%~0.4%的聚酯纤维,所述石料由集料和矿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占石料质量的97%,矿粉占石料质量的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辉绿岩,由质量百分数为22.5%粒径为9.5~16mm的1#料、质量百分数为27.5%粒径为4.75~9.5mm的2#料、质量百分数为10%粒径为2.36~4.75mm的3#料、质量百分数为37%粒径为0~2.36mm的4#料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为粒度0.075mm以下磨细的石灰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素梅周泽宁徐礼华卞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