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968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5:46
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框体、光源、导光板与复数个光学膜片。框体具有外框,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这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通孔。光源设置于框体内。导光板直接相邻光源。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每一个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该些凹槽内,这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气孔,这些气孔连通相应的通孔。如此一来,直到背光模组被整合为完整显示模组之前,都能够多次清洁背光模组。

Backlight Module and Its Clean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本揭露相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清洁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式各样的显示装置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而显示装置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于背光模组,这关系到显示装置于其屏幕画面上显示资讯时,整体画面的表现。在制作背光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多步骤将不同种类的光学膜片做叠合组装。然而在叠合的过程中,若不慎使异物夹层于光学膜片之中,则在背光模组点亮之后,将会产生不预期的白点白班,进而影响后续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而由于异物的存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将存在间隙,使得异物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滚动,进一步对背光模组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揭露之一技术态样相关于一种背光模组。根据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一种背光模组包含框体、光源、导光板与复数个光学膜片。框体具有外框,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这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通孔。光源设置于框体内。导光板直接相邻光源。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每一个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这些凹槽内。这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气孔,这些气孔连通相应的通孔。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框体还包含底板。外框设置底板上。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通孔其中之一连通凹槽的底部至框体的底面。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还包含反射板。导光板设置于反射板上。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还包含多个黏胶层。这些黏胶层分别位于凹槽的底部与光学膜片的定位凸件之间。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还包含胶带。胶带密封气孔。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中,通孔为圆形,气孔为圆形。气孔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同。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之具有通孔之凹槽还具有另一相异通孔。这些定位凸件的气孔连通相异通孔。本揭露之另一技术态样相关于一种清洁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方法。根据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一种清洁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的方法包含提供如上所述之背光模组。沿平行第一方向提供气流于气孔或通孔,其中第一方向系指自框体的底面延伸至进气孔。在本揭露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之清洁背光模组的方法还包含提供胶带以密封气孔。为改善在背光模组组装时,不慎使异物混入光学膜片中而使得背光模组产生损害的问题,本揭露提供一种改良的背光模组,以及清洁此种背光模组的方法。在本揭露中,背光模组的框体与光学膜片上分别提供了额外的通孔与气孔,并且气孔对准通孔,当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具有异物,便可通过外接的气流而自气孔将异物排出,直到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不存在异物而再度密合,便可使用胶带密封进气孔。而若发现仍有异物存在,则可撕下胶带再行清洁,甚至直到背光模组被整合为完整显示模组之前,都能够多次清洁。附图说明本揭露的优点与图式,应由接下来列举的实施方式,并参考附图,以获得更好的理解。这些图式的说明仅仅是列举的实施方式,因此不该认为是限制了个别实施方式,或是限制了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的范围。图1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的上视图:图2绘示图1背光模组沿段L1-L1的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R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绘示图4沿线段L2-L2的剖面示意图;图6绘示图4去除胶带的局部上视图;图7绘示图6沿线段L3-L3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8~图15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在制造流程的不同阶段时,靠近清洁凹槽附近的剖面示意图,并以此说明本揭露之背光模组的清洁方法。附图标记:100:背光模组110:框体115:底板116:顶面117:底面120:外框121:入光侧框122:固定框125:凹槽126:清洁凹槽127:底部130:第一通孔140:反射板150:光源160:导光板170:光学膜片组175a:第一光学膜片175b:第二光学膜片175c:第三光学膜片175d:第四光学膜片176a、176b、176c、176d:定位凸件177:气流通道177a、177b、177c、177d:进气孔178:气流通道180:胶带190:黏胶层200:异物L1-L1、L2-L2、L3-L3:线段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系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之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之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之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另外,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将以相同之符号标示来说明。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之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之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揭露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于实施方式与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而步骤中所使用之编号仅系用来标示步骤以便于说明,而非用来限制前后顺序及实施方式。一般而言,在制作背光模组的过程中,需要多步骤将不同种类的光学膜片做叠合组装。在光学膜片叠合的过程中,容易将异物夹在光学膜片与光学膜片之间,这将会影响后续显示模组的显示功能,甚至进一步对背光模组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因此,本揭露一种在光学膜片叠合的过程中,能够反复检验并清洁的背光模组结构,甚至即使在运送过程中不慎混入异物,也能够及时清洁,进一步节省成本。图1绘示本揭露之一实施方式之背光模组100的上视图。图2绘示图1背光模组100沿线段L1-L1的剖面示意图,以简单说明背光模组100的组成结构。同时参考图1与图2,背光模组100包含框体110、反射板140、光源150、导光板160、光学膜片组170以及胶带180。框体110包含底板115与外框120,而外框120包含入光侧框121与固定框122。而具体来说,参考图2,在线段L1-L1的剖面示意图中,框体110的底板115设置最底层,外框120则设置于底板115之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115的材料为金属,而外框120的材料为塑胶,因此本实施方式之框体110为金属塑胶结合框(metalplasticchassis),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框体110系通过埋入射出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形成,但本揭露框体110的形成方式亦不限于此。回到图2。反射板140设置于底板115之上。光源150设置相邻于入光侧框121,并且入光侧框121覆盖光源150,因此光源150未见于图1上视图。入光侧框121的覆盖避免光源150不必要的漏光,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体110还可以具有其他避免漏光的设计。导光板160设置于反射板140之上,并直接相邻于光源150。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150为一LED光条,光源150直接相邻导光板160之一侧。而设置于导光板160之上的,是光学膜片组170。光学膜片组170是复数个彼此叠合的光学膜片,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片组170所包含之光学膜片数量为四,但本揭露并不以此限制所使用光学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框体,具有一外框,其中该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该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通孔;一光源,设置于该框体内;一导光板,直接相邻该光源;以及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其中每一个该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该些凹槽内,其中该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气孔,该气孔连通一相应的该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框体,具有一外框,其中该外框上具有复数个凹槽,该些凹槽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通孔;一光源,设置于该框体内;一导光板,直接相邻该光源;以及复数个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上并彼此叠合,其中每一个该光学膜片的侧边具有复数个定位凸件,该些定位凸件分别设置于该些凹槽内,其中该些定位凸件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气孔,该气孔连通一相应的该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还包含一底板,该外框设置于该底板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些通孔其中之一连通该凹槽的底部至该框体的一底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反射板,该导光板设置于该反射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背光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嬴慧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