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9257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庭钢楼梯系统施工效率低、抗震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钢楼梯和楼梯拉杆,钢楼梯的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中的楼梯预埋件相连接,位于最上层的钢楼梯上方设有中庭顶部桁架,楼梯拉杆的上部与中庭顶部桁架相连接、下部与基础底板上的拉杆预埋件相连接,楼梯拉杆与钢楼梯相对应处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中庭桁架、拉杆和钢楼梯三者的结合,节省空间,节能环保,抗震性能较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在经济性方面拥有突出的优势,是一种创新的新型建筑设计。

Atrium pull rod steel stair system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指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中庭在公共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空间组合、功能组织、形态构成中都是重要的操作对象,一直受到建筑师的重视。其温室效应与烟囱效应,在建通风与采光、调节室内温度、节约能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中庭楼梯系统或采用混凝土浇筑或采用钢楼梯。钢楼梯作为钢结构工程的应用之一,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的结构,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但是这些钢楼梯占用空间大,抗震性有待提高,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进而影响施工周期,因此,需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庭钢楼梯系统施工效率低、抗震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包括钢楼梯和楼梯拉杆,钢楼梯的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中的楼梯预埋件相连接,位于最上层的钢楼梯上方设有中庭顶部桁架,楼梯拉杆的上部与中庭顶部桁架相连接、下部与基础底板上的拉杆预埋件相连接,楼梯拉杆与钢楼梯相对应处固定连接。所述钢楼梯分为上行钢楼梯和下行钢楼梯,同一层的上行钢楼梯和下行钢楼梯呈X形设置,相邻两个上行钢楼梯或相邻两个下行钢楼梯呈剪式设置。所述上行钢楼梯和下行钢楼梯均分为上梯段、中间平台和下梯段,中间平台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上梯段、下梯段相连接,上行钢楼梯的中间平台与下行钢楼梯的中间平台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上梯段的上部固定设有上平台,下梯段的下部固定设有下平台,上平台与相对应的下平台位于同一平面,上平台和下平台分别与楼梯预埋件相连接。所述楼梯拉杆包括若干杆体,相邻杆体通过中间连接套筒相连接,中间连接套筒通过锁紧螺母与杆体固定连接,中间连接套筒与钢楼梯固定连接。位于最上端的杆体和位于最下端的杆体分别通过预紧套筒与相应杆体相连接,预紧套筒与杆体螺纹连接且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位于最上端杆体的上部和位于最下端杆体下部设有拉杆接头,拉杆接头分别与中庭顶部桁架或拉杆预埋件相连接。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定位控制线:为保证安装精度,共设置五条水平方向控制线,配合标高线使用;S2:搭建临时支撑架:临时支撑架包括钢立柱和连接杆,钢立柱固定设置基础底板上,相邻钢立柱通过连接杆连接;S3:分段安装钢楼梯:将钢楼梯的上梯段、中间平台和下梯段依次吊运至相应位置,中间平台固定在临时支撑架上,上梯段和下梯段分别与中间平台、混凝土结构梁中的楼梯预埋件相连接,采用自下而上进行分层钢楼梯的安装;S4:楼梯拉杆安装:组装好的楼梯拉杆上部与中庭顶部桁架固定连接,楼梯拉杆从上往下逐层与钢楼梯固定连接;S5:拆除临时支撑架:当钢楼梯和楼梯拉杆安装达标后,将临时支撑架支撑架拆除即可;S6:楼梯拉杆预紧力张拉:采用专用预紧张拉设备,对楼梯拉杆最顶部和最下部的杆体进行同时预紧;S7:后期复核:一段时间后,检查最上部的杆体预紧力是否有松弛现象;S8:数据分析:记录中庭顶部桁架的标高变化数值,分析楼梯拉杆受力情况是否跟随外部设备施加力发生变化。所述步骤S1中控制线为五条水平方向控制线,五条水平方向控制线分别为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第三控制线、第四控制线和第五控制线,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保证下梯段的左右位置正确,第三控制线和第四控制线保证上梯段的左右位置正确,第五控制线保证中间平台水平位置正确。所述步骤S4楼梯拉杆安装包括如下步骤:S4.1:为了减少拉杆制作误差,首先在施工现场对已安装钢楼梯的中庭空间进行整体测量,测算出钢楼梯的层间高度及中间连接套筒标高;S4.2:根据测量的钢楼梯的层间高度及中间连接套筒标高选择杆体和中间连接套筒,相邻杆体通过中间连接套筒相连接,中间连接套筒通过锁紧螺母与杆体固定连接,位于最上端的杆体和位于最下端的杆体分别通过预紧套筒与相应杆体相连接,预紧套筒与杆体螺纹连接且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形成一个组装好的整体式的楼梯拉杆;S4.3:采用八根组装好的楼梯拉杆连接在中庭顶部桁架上,八根组装好的楼梯拉杆处于重力悬挂状态;上行钢楼梯的中间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四根楼梯拉杆,下行钢楼梯的中间平台位的两侧分别设有四根楼梯拉杆;S4.4:楼梯拉杆连接好后,自下而上采用扳手逐层对杆体进行扭紧微调节,使其中间连接套筒中心与中间平台中心位于同一平面;S4.5:将中间连接套筒自上而下焊接到每层中间平台的两侧,并进行全部检测。所述步骤S6楼梯拉杆预紧力张拉包括如下步骤:S6.1:最上端的杆体预紧:将专用预紧张拉设备固定在松开的预紧套筒的锁紧螺母上,专用预紧张拉设备的活塞通过连杆与最上端的杆体相连接,油泵加压,活塞通过连杆将杆体拉紧,然后旋合中间连接套筒,同时预紧力值显示在压力表上;S6.2:最下端的杆体预紧:待最上端的杆体内力达到130KN,然后张拉最下端杆件,将专用预紧张拉设备固定在松开的预紧套筒的锁紧螺母上,专用预紧张拉设备的活塞通过连杆与最下端的杆体相连接,油泵加压,活塞通过连杆将杆体拉紧,然后旋合中间连接套筒,同时预紧力值显示在压力表上;使得最下端杆件内力达到150KN;S6.3:然后再张拉最上端的杆体,使最上端的杆体内力达到165KN,然后复测最下端杆体内力;根据计算,最下端杆体内力应达到160KN,如未达到160kN,可继续施加内力至160KN。本专利技术将拉杆(钢拉索)技术常用于中庭楼梯系统中,其抗震性能优越、建筑工期短、工业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配合中庭顶部桁架实现对钢楼梯的杆悬紧凑安装。本专利技术作为中庭桁架、拉杆和钢楼梯三者的结合,节省空间,节能环保,抗震性能较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在经济性方面拥有突出的优势,是一种创新的新型建筑设计。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和简单有效的方法进行整个中庭钢楼梯的安装及张拉,最大限度保证安装精度及安全裕度,实现中庭钢楼梯安全、实用、经济的设计意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楼梯拉杆和钢楼梯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庭顶部桁架结构示意。图4为楼梯拉杆与中庭顶部桁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单层钢楼梯结构示意图。图6为楼梯拉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控制线分布示意图。图8为临时支撑架与钢楼梯连接状态示意图。图9为楼梯拉杆与钢楼梯连接状态局部示意图。图10为楼梯拉杆预紧力张拉操作示意图。图11为中庭顶部桁架相关数据表格图。图12为楼梯拉杆底部与顶部(即5层)弓张件(专用预紧张拉设备测量)相关数据表格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包括钢楼梯1和楼梯拉杆2,钢楼梯1的两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楼梯(1)和楼梯拉杆(2),钢楼梯(1)的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中的楼梯预埋件相连接,位于最上层的钢楼梯(1)上方设有中庭顶部桁架(3),楼梯拉杆(2)的上部与中庭顶部桁架(3)相连接、下部与基础底板上的拉杆预埋件相连接,楼梯拉杆(2)与钢楼梯(1)相对应处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楼梯(1)和楼梯拉杆(2),钢楼梯(1)的两端与混凝土结构梁中的楼梯预埋件相连接,位于最上层的钢楼梯(1)上方设有中庭顶部桁架(3),楼梯拉杆(2)的上部与中庭顶部桁架(3)相连接、下部与基础底板上的拉杆预埋件相连接,楼梯拉杆(2)与钢楼梯(1)相对应处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楼梯(1)分为上行钢楼梯(1-1)和下行钢楼梯(1-2),同一层的上行钢楼梯(1-1)和下行钢楼梯(1-2)呈X形设置,相邻两个上行钢楼梯(1-1)或相邻两个下行钢楼梯(1-2)呈剪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钢楼梯(1-1)和下行钢楼梯(1-2)均分为上梯段(101)、中间平台(102)和下梯段(103),中间平台(10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上梯段(101)、下梯段(103)相连接,上行钢楼梯(1-1)的中间平台与下行钢楼梯(1-2)的中间平台位于同一平面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梯段(101)的上部固定设有上平台(1011),下梯段(103)的下部固定设有下平台(1031),上平台(1011)与相对应的下平台(1031)位于同一平面,上平台(1011)和下平台(1031)分别与楼梯预埋件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拉杆(2)包括若干杆体(201),相邻杆体(201)通过中间连接套筒(202)相连接,中间连接套筒(202)通过锁紧螺母(203)与杆体(201)固定连接,中间连接套筒(202)与钢楼梯(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端的杆体和位于最下端的杆体分别通过预紧套筒(204)与相应杆体(201)相连接,预紧套筒(204)与杆体螺纹连接且通过锁紧螺母(203)锁紧,位于最上端杆体的上部和位于最下端杆体下部设有拉杆接头(205),拉杆接头(205)分别与中庭顶部桁架(3)或拉杆预埋件相连接。7.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中庭拉杆钢楼梯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定位控制线:为保证安装精度,共设置五条水平方向控制线,配合标高线使用;S2:搭建临时支撑架:临时支撑架包括钢立柱和连接杆,钢立柱固定设置基础底板上,相邻钢立柱通过连接杆连接;S3:分段安装钢楼梯:将钢楼梯的上梯段(101)、中间平台(102)和下梯段(103)依次吊运至相应位置,中间平台(102)固定在临时支撑架上,上梯段(101)和下梯段(103)分别与中间平台(102)、混凝土结构梁中的楼梯预埋件相连接,采用自下而上进行分层钢楼梯的安装;S4:楼梯拉杆安装:组装好的楼梯拉杆上部与中庭顶部桁架(3)固定连接,楼梯拉杆从上往下逐层与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贵红袁春保连涛陈成韩孟强李昂王德睿梁震赵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