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18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7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后浇带和位于后浇带两侧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上设有止水压槽,后浇带和主体结构以及止水压槽上设有抗渗混凝土层,抗渗混凝土层表面设有向远离后浇带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本技术通过止水压槽措施,阻挡地库顶板水流水平方向渗入,加强了防水抗渗效果;抗渗混凝土层采用放水坡段,引导水流离散到后浇带外区域,疏散水流防止地库顶板土层中雨水渗入地库,能够大幅度提高了后浇接施工缝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浇带防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库防水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地库顶板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底板特别是后浇带位置是渗漏的高发区,做好其处理尤为重点。

2、现有技术中的地库顶板后浇带的防水构造,后浇带处混凝土形成施工缝,在后浇带处主体结构预埋止水钢板。但是该结构防水效果差,不能对水进行引流,存在渗水的风险。

3、公告日为2020-10-23、公告号为cn211735533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后浇带位于地下室顶板上将地下室顶板隔开形成两个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结构包括:一止水反坎,止水反坎的顶面高于顶板结构的顶面;一端埋设于顶板结构内的止水件,止水件的另一端置于后浇带内并形成锚固端;浇筑形成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顶面与止水反坎的顶面相平齐;满铺于顶板结构、止水反坎以及防水混凝土结构之上的防水卷材;铺设于防水卷材之上的隔离层;铺设于隔离层之上的回填土层。但是该结构复杂,耗材多,并且不能对水进行引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不能对水进行引流、存在渗水风险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后浇带和位于后浇带两侧的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上设有止水压槽,后浇带和主体结构以及止水压槽上设有抗渗混凝土层,抗渗混凝土层表面设有向远离后浇带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

4、本技术通过止水压槽措施,阻挡地库顶板水流水平方向渗入,加强了防水抗渗效果;抗渗混凝土层采用放水坡段,引导水流离散到后浇带外区域,疏散水流防止地库顶板土层中雨水渗入地库。

5、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疏散水流,所述抗渗混凝土层从中间向四周均设有向下倾斜的斜坡。

6、进一步地,为了打好基础的防水功能,所述后浇带和主体结构以及止水压槽上设有基础防水层。

7、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阻挡地库顶板水流水平方向渗入,所述止水压槽为u型槽,两侧的主体结构靠近后浇带的位置各设有两道止水压槽。

8、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阻止雨季雨水流入地库,靠近后浇带的止水压槽与后浇带之间设有朝向后浇带向上倾斜的斜坡反坎。

9、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所述抗渗混凝土层上还设有附加防水层。

10、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附加防水层的防水作用,所述附加防水层延伸至抗渗混凝土层外侧200~400mm处。

11、进一步地,为了拦截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所述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的施工缝内设有钢丝网。

12、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水流从后浇带与主体结构的施工缝内渗入地库,所述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设有与钢丝网相交的止水钢板。

13、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垂直方向水流从后浇带与主体结构的施工缝内渗入地库,所述止水钢板水平设置。

14、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止水钢板的止水作用,所述止水钢板的两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斜边。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1. 本技术在后浇带与主体结构之间预埋止水钢板,在地库顶板及后浇带位置施工基础防水层,在基础防水层上施工止水压槽和抗渗混凝土层,该抗渗混凝土层为斜坡形式,在抗渗混凝土层上施工附加防水层,能够大幅度提高了后浇接施工缝处的防水性能;

17、2. 本技术的后浇带部位在垂直主体结构面处做两道止水压槽措施,阻挡地库顶板水流水平方向渗入,加强了防水抗渗效果;

18、3. 本技术附加抗渗防水层采用放水坡段,引导水流离散到后浇带外区域,附加防水层进一步提高后浇带处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优化补偿附加混凝土因温度收缩而产生裂缝的劣势;

19、4. 本技术的施工构造从结构角度引导水流外排,在结构层上又附加防水层更好的隔离疏散水流防止地库顶板土层中雨水渗入地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浇带(2)和位于后浇带(2)两侧的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上设有止水压槽(7),后浇带(2)和主体结构(1)以及止水压槽(7)上设有抗渗混凝土层(3),抗渗混凝土层(3)表面设有向远离后浇带(2)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混凝土层(3)从中间向四周均设有向下倾斜的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和主体结构(1)以及止水压槽(7)上设有基础防水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压槽(7)为U型槽,两侧的主体结构(1)靠近后浇带(2)的位置各设有两道止水压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后浇带(2)的止水压槽(7)与后浇带(2)之间设有朝向后浇带(2)向上倾斜的斜坡反坎(9)。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混凝土层(3)上还设有附加防水层(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与主体结构(1)之间的施工缝内设有钢丝网(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与主体结构(1)之间设有与钢丝网(8)相交的止水钢板(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6)水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6)的两端设有向上倾斜的斜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浇带(2)和位于后浇带(2)两侧的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上设有止水压槽(7),后浇带(2)和主体结构(1)以及止水压槽(7)上设有抗渗混凝土层(3),抗渗混凝土层(3)表面设有向远离后浇带(2)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混凝土层(3)从中间向四周均设有向下倾斜的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2)和主体结构(1)以及止水压槽(7)上设有基础防水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压槽(7)为u型槽,两侧的主体结构(1)靠近后浇带(2)的位置各设有两道止水压槽(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地库顶板后浇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轩王忠东凌良栋赵纪哲程行云胡冲周智慧何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