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军军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740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22:33
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包括种植空间、种植框架、控制器及总控服务器,种植空间设有空气过滤单元、冷热双向调温控湿单元、光照单元、二氧化碳供给单元及营养液输送单元,还设有真空抽气泵、开关式抽气口、透光顶盖、放置槽、平面透光玻璃、旋转式开关门,种植框架包括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电磁区域、营养液过滤单元、营养液抽取单元、监控摄像头及种植物处理单元,营养液过滤单元包括营养液存储仓、循环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及过滤箱,营养液抽取单元包括营养液存储仓、抽水泵、抽水管、输液管及单向阀,种植物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存储仓、伸缩式开关门、移动轨道、移动式壳体、切割电机组、旋转刀片组及清扫刷。

An Intelligent Plant Factory with Modular Mobile Combination and Spli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工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
技术介绍
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方式。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生产体系,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脱离出来.按计划周年性进行植物产品生产的工厂化农业系统,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吸收应用高新技术成果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然,现有的植物工厂在植物生长时,容易造成植物的根茎长度过长,从而使得种植物及其周围的其他种植物之间的根茎相互缠绕影响营养液的吸收,因此如何为植物工厂内部的种植物修剪过长的根茎,减少种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包括种植空间、种植框架、控制器以及总控服务器,所述种植空间采用密封设计并设置有空气过滤单元、冷热双向调温控湿单元、光照单元、二氧化碳供给单元以及营养液输送单元,所述种植空间还设置有真空抽气泵、开关式抽气口、透光顶盖、放置槽、平面透光玻璃以及第一旋转式门体,所述真空抽气泵设置于种植空间外部并与伸缩式抽气口连接;所述开关式抽气口设置于种植空间内部并采用伸缩开关式设计;所述透光顶盖设置于种植空间的种植区域顶端位置;所述放置槽设置于透光顶盖上方位置;所述平面透光玻璃放置并固定于所述放置槽位置;所述第一旋转式门体设置于透光顶盖内壁两侧上方并与透光顶盖连接;所述种植框架包括第一移动框架、第二移动框架、电磁区域、营养液过滤单元、营养液抽取单元、监控摄像头以及种植物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为组合后放置于起始端位置的移动框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为组合后放置于起始端后方位置的移动框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设置有多层种植腔;所述电磁区域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下方外侧面并采用电磁吸附设计;所述营养液过滤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供给种植物所需的营养液,且为营养液进行循环过滤;所述营养液抽取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将营养液过滤单元供给的营养液进行汲取存储;所述监控摄像头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外部以及移动框架的种植腔内部;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为移动框架的种植物修剪超过预设长度的根茎;所述营养液过滤单元包括循环泵、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以及过滤箱,所述循环泵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输送管以及过滤箱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分别与循环泵以及种植腔后端内壁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分别与种植腔前端内壁以及过滤箱连接;所述过滤箱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分别与循环泵以及第一输送管连接;所述营养液抽取单元包括营养液存储仓、抽水泵、抽水管、输液管以及单向阀,所述营养液存储仓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存储有种植物匹配的营养液;所述抽水泵设置于营养液存储仓内部并分别与抽水管以及输液管连接;所述抽水管分别与抽水泵以及种植腔后端内壁连接;所述输液管分别与抽水泵以及种植腔前端内壁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抽水管内部;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存储仓、伸缩式开关门、移动轨道、移动式壳体、切割电机组、旋转刀片组以及清扫刷,所述壳体存储仓设置于种植腔左端内壁底端内部;所述伸缩式开关门体设置于壳体存储仓进出口区域顶端内部并采用伸缩式设计;所述移动轨道设置于种植腔后端内壁以及前端内壁位置;所述移动式壳体存储于壳体存储仓内,所述切割电机组设置于移动式壳体内部并分别与移动式壳体以及旋转刀片组连接;所述旋转刀片组设置于移动式壳体外部;所述清扫刷设置于移动式壳体下方并与移动式壳体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还包括根茎处理机构,所述根茎处理机构包括排放槽、旋转式存储板以及存储槽,所述排放槽设置于种植腔右端底部;所述旋转式存储板设置于排放槽右侧位置并与排放槽底端连接,且采用旋转设计;所述存储槽设置于种植腔右端内壁底端内部并与旋转式存储板相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根茎处理机构还包括推送移动壳体、推送板、排放口、总排管道以及卡扣槽,所述推送壳体设置于存储槽前端位置并与推送板连接;所述排放口设置于存储槽后端底部;所述总排管道设置于种植腔下方并与排放口对应;所述卡扣槽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最下方种植腔底部的总排管道的下侧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根茎处理机构还包括存储壳体、放置腔、水平伸缩模块、固定壳体、电动伸缩扣以及缓冲层,所述存储壳体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底部;所述放置腔设置于存储壳体上方内部;所述水平伸缩模块设置于存储壳体上方两侧并分避雨存储壳体以及固定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壳体设置于水平伸缩模块前端位置;所述电动伸缩扣设置于固定壳体内侧面;所述缓冲层设置于存储壳体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种植空间还设置有地面履带区,所述地面履带区包括输送履带以及输送电机组,所述地面履带区设置于种植空间的种植区域以及输送区域;所述输送履带设置于地面履带区内部并与输送电机组连接;所述输送电机组与输送履带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种植框架还包括固定框架、移动单元、横向移动轨道组以及纵向移动轨道组,所述固定框架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各层种植腔下方并根据种植腔的移动方向设定适配的固定规律;所述移动单元设置于种植腔下方;所述横向移动轨道组设置于种植腔上方前后两侧,所述纵向移动轨道组设置于种植腔上方左右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还包括收割机构,所述收割机构包括隔断板、收割轨道组、第一收割壳体以及第二收割壳体,所述隔断板设置于种植腔上方左右两侧;所述收割轨道组设置于隔断板内表面;所述第一收割壳体位于第一移动框架的右侧隔断板的收割轨道组位置,所述第二收割壳体位于第一移动框架的左侧隔断板的收割轨道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收割机构还包括刀刃旋转电机、固定刀刃、旋转杆以及活动刀刃,所述刀刃旋转电机设置于第一收割壳体底部侧方并与旋转杆连接;所述固定刀刃后端设置于第一收割壳体底部,前端设置于第二收割壳体底部;所述旋转杆分别与刀刃旋转电机以及活动刀刃连接;所述活动刀刃与旋转杆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种植空间还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收割运输壳体、收割存储腔、第二旋转式门体以及密封层,所述收割运输壳体位于种植空间的存储区域;所述收割存储腔设置于收割运输壳体的上方内部;所述第二旋转式门体设置于收割运输壳体顶端右侧并与收割运输壳体连接;所述密封层设置于第二旋转式门体下方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运输机构还包括更换腔、氮气罐以及充气口,所述更换腔设置于收割运输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包括种植空间、种植框架、控制器以及总控服务器,所述种植空间采用密封设计并设置有空气过滤单元、冷热双向调温控湿单元、光照单元、二氧化碳供给单元以及营养液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空间还设置有真空抽气泵、开关式抽气口、透光顶盖(107)、放置槽(108)、平面透光玻璃以及第一旋转式门体(110),所述真空抽气泵设置于种植空间外部并与伸缩式抽气口连接;所述开关式抽气口设置于种植空间内部并采用伸缩开关式设计;透光顶盖(107)设置于种植空间的种植区域顶端位置;放置槽(108)设置于透光顶盖(107)上方位置;所述平面透光玻璃放置并固定于放置槽(108)位置;第一旋转式门体(110)设置于透光顶盖(107)内壁两侧上方并与透光顶盖(107)连接;所述种植框架包括第一移动框架(20)、第二移动框架、电磁区域(22)、营养液过滤单元、营养液抽取单元、监控摄像头(26)以及种植物处理单元,第一移动框架(20)为组合后放置于起始端位置的移动框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为组合后放置于起始端后方位置的移动框架,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设置有多层种植腔;电磁区域(22)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下方外侧面并采用电磁吸附设计;所述营养液过滤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供给种植物所需的营养液,且为营养液进行循环过滤;所述营养液抽取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将营养液过滤单元供给的营养液进行汲取存储;监控摄像头(26)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外部以及移动框架的种植腔内部;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为移动框架的种植物修剪超过预设长度的根茎;所述营养液过滤单元包括循环泵(230)、第一输送管(231)、第二输送管(232)以及过滤箱(233),循环泵(230)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输送管(231)以及过滤箱(233)连接;第一输送管(231)分别与循环泵(230)以及种植腔后端内壁连接;第二输送管(232)分别与种植腔前端内壁以及过滤箱(233)连接;过滤箱(233)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分别与循环泵(230)以及第一输送管(231)连接;所述营养液抽取单元包括营养液存储仓(240)、抽水泵(241)、抽水管(242)、输液管(243)以及单向阀,营养液存储仓(240)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存储有种植物匹配的营养液;抽水泵(241)设置于营养液存储仓(240)内部并分别与抽水管(242)以及输液管(243)连接;抽水管(242)分别与抽水泵(241)以及种植腔后端内壁连接;输液管(243)分别与抽水泵(241)以及种植腔前端内壁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抽水管(242)内部;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存储仓(250)、伸缩式开关门(251)、移动轨道(252)、移动式壳体(253)、切割电机组(254)、旋转刀片组(255)以及清扫刷(256),壳体存储仓(250)设置于种植腔左端内壁底端内部;伸缩式开关门(251)体设置于壳体存储仓(250)进出口区域顶端内部并采用伸缩式设计;移动轨道(252)设置于种植腔后端内壁以及前端内壁位置;移动式壳体(253)存储于壳体存储仓(250)内,切割电机组(254)设置于移动式壳体(253)内部并分别与移动式壳体(253)以及旋转刀片组(255)连接;旋转刀片组(255)设置于移动式壳体(253)外部;清扫刷(256)设置于移动式壳体(253)下方并与移动式壳体(25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包括种植空间、种植框架、控制器以及总控服务器,所述种植空间采用密封设计并设置有空气过滤单元、冷热双向调温控湿单元、光照单元、二氧化碳供给单元以及营养液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空间还设置有真空抽气泵、开关式抽气口、透光顶盖(107)、放置槽(108)、平面透光玻璃以及第一旋转式门体(110),所述真空抽气泵设置于种植空间外部并与伸缩式抽气口连接;所述开关式抽气口设置于种植空间内部并采用伸缩开关式设计;透光顶盖(107)设置于种植空间的种植区域顶端位置;放置槽(108)设置于透光顶盖(107)上方位置;所述平面透光玻璃放置并固定于放置槽(108)位置;第一旋转式门体(110)设置于透光顶盖(107)内壁两侧上方并与透光顶盖(107)连接;所述种植框架包括第一移动框架(20)、第二移动框架、电磁区域(22)、营养液过滤单元、营养液抽取单元、监控摄像头(26)以及种植物处理单元,第一移动框架(20)为组合后放置于起始端位置的移动框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为组合后放置于起始端后方位置的移动框架,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设置有多层种植腔;电磁区域(22)分别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下方外侧面并采用电磁吸附设计;所述营养液过滤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供给种植物所需的营养液,且为营养液进行循环过滤;所述营养液抽取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将营养液过滤单元供给的营养液进行汲取存储;监控摄像头(26)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外部以及移动框架的种植腔内部;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内部并为移动框架的种植物修剪超过预设长度的根茎;所述营养液过滤单元包括循环泵(230)、第一输送管(231)、第二输送管(232)以及过滤箱(233),循环泵(230)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分别与第一输送管(231)以及过滤箱(233)连接;第一输送管(231)分别与循环泵(230)以及种植腔后端内壁连接;第二输送管(232)分别与种植腔前端内壁以及过滤箱(233)连接;过滤箱(233)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分别与循环泵(230)以及第一输送管(231)连接;所述营养液抽取单元包括营养液存储仓(240)、抽水泵(241)、抽水管(242)、输液管(243)以及单向阀,营养液存储仓(240)设置于第一移动框架(20)以及第二移动框架的内部并存储有种植物匹配的营养液;抽水泵(241)设置于营养液存储仓(240)内部并分别与抽水管(242)以及输液管(243)连接;抽水管(242)分别与抽水泵(241)以及种植腔后端内壁连接;输液管(243)分别与抽水泵(241)以及种植腔前端内壁连接;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抽水管(242)内部;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包括壳体存储仓(250)、伸缩式开关门(251)、移动轨道(252)、移动式壳体(253)、切割电机组(254)、旋转刀片组(255)以及清扫刷(256),壳体存储仓(250)设置于种植腔左端内壁底端内部;伸缩式开关门(251)体设置于壳体存储仓(250)进出口区域顶端内部并采用伸缩式设计;移动轨道(252)设置于种植腔后端内壁以及前端内壁位置;移动式壳体(253)存储于壳体存储仓(250)内,切割电机组(254)设置于移动式壳体(253)内部并分别与移动式壳体(253)以及旋转刀片组(255)连接;旋转刀片组(255)设置于移动式壳体(253)外部;清扫刷(256)设置于移动式壳体(253)下方并与移动式壳体(25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物处理单元还包括根茎处理机构,所述根茎处理机构包括排放槽(257)、旋转式存储板(258)以及存储槽(259),排放槽(257)设置于种植腔右端底部;旋转式存储板(258)设置于排放槽(257)右侧位置并与排放槽(257)底端连接,且采用旋转设计;存储槽(259)设置于种植腔右端内壁底端内部并与旋转式存储板(258)相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移动组合拼接式智能植物工厂,其特征在于,所述根茎处理机构还包括推送移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陆军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