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测试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44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的检测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测试站,包括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20°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长条形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有供二极管的引脚插入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单元上表面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二极管的管体的导向板,两块所述导向板之间的缝隙与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底座一侧通过振动盘将二极管依次送到导向板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二极管沿着导向板向前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加热单元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通过气缸将导电元件与二极管导电。借助驱动部,导电部和加热通道的配合,实现了二极管的自动化监测。

A High Temperature Test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测试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极管的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温测试站。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二极管在制成后需要进行耐高温测试,所述的耐高温测试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将二极管接入一个导电的电路中,进而对二极管的性能进行测试。公告号CN204101687U、公开日20150114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的耐高温测试工装,包括底板、测试盒和多个测试夹持单元;多个测试夹持单元在底板上呈矩阵式排布且分别由两个呈对称布置的且结构相同的测试夹组件构成,测试夹组件包括连接的导电支架和导电片,导电支架的顶部有用来支承二极管一个引脚的豁口槽,其中一个测试夹组件的导电片由底板上设有的第一导电连接线串接;测试盒包括相配装的多个测试旋钮与盒体,底板上且沿着底板长度方向布置的每一行的另一个测试夹组件的导电片分别与测试盒中的一个测试旋钮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一导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测试盒中的一个测试旋钮电连接。上述专利具有便于操作、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但是上述的工装需要人工先将二极管放置到夹持单元上,再转动测试旋钮,来给二极管供电,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测试站,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测试站,包括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20°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长条形的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有供二极管的引脚插入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单元上表面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二极管的管体的导向板,两块所述导向板之间的缝隙与加热通道连通,所述底座一侧通过振动盘将二极管依次送到导向板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二极管沿着导向板向前移动的驱动件,所述加热单元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通过气缸将导电元件与二极管导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盘将二极管依次落在两个导向板之间的缝隙上,由于整个装置是倾斜的,二极管由于自重会顺着导向板滑移,二极管的管体卡在导向板上,二极管的引脚在加热通道内,二极管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沿着加热通道不断向前运动,二极管移动到导电部时,加热单元就可以将二极管加热到预定温度,此时导电元件上升与待检测的二极管的引脚电连接,测试二极管是否正常工作,测试完后,驱动件工作,将测试完的二极管推下,下一个二极管同时被送到导电部检测,整个检测的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实现了自动化检测。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包括位于加热单元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固定板沿加热单元宽度方向移动的气缸一,所述固定板外设置有长条形的拨爪一,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带动拨爪一沿加热单元长度方向滑移的气缸二,所述拨爪一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供二极管的管体贴合卡入的凹槽;所述固定板延伸有位于加热单元另一侧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固定设置有与拨爪一并列的拨爪二,所述拨爪二上同样设置有供二极管的管体贴合卡入的凹槽,所述拨爪二靠近振动盘的端部开设有供二极管的管体贴合插入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一带动拨爪一和拨爪二沿加热单元宽度方向滑移,使拨爪二的定位槽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缝隙对齐,此时二极管顺着导向板滑移后就会插入定位槽内,气缸二移动拨爪一,将拨爪一的第一个凹槽与拨爪二的定位槽对齐。此时气缸一复位,拨爪一代替拨爪二的位置,二极管就会转移到拨爪一的凹槽内,气缸二将拨爪一向前移动,拨爪一的第一个凹槽与拨爪二的第一个凹槽对齐,气缸一再将拨爪二推到导向板之间的缝隙上,二极管就沿着加热通道前进了一个凹槽的距离,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将二极管沿着加热通道向前送,保证了每个二极管的位置准确性,提高了结构合理性。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板上设置有位于导向板一侧的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上设置有末端抵接二极管的引脚的顶料柱;当所述拨爪二的定位槽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时,所述顶料柱的末端抵接靠近加热通道的第二个二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气缸一的滑移,拨爪二的定位槽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同时顶料柱也会顶住第二个二极管,因此只有第一个二极管会由于自身重力而滑入定位槽内,避免了后续的二极管影响拨爪一的滑移,提高了结构合理性。作为优选,所述顶料柱外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板一上开设有供顶料柱贴合穿过的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一上,另一端固定在顶料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料柱抵接二极管的引脚时,弹簧受到引脚的反作用力后收缩,减少顶料柱对引脚的压力,避免引脚被压弯,提高了对工件的保护。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支撑板一对齐的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二上垂直设置有位于导向板上方的隔料杆,所述隔料杆用于隔开第一个二极管和第二个二极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爪二复位后,隔料杆会跟随拨爪一前进,插入第一个二极管和第二个二极管之间,阻挡第二个二极管向下滑移,进一步防止后续的二极管影响拨爪一的工作。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导向板长度方向垂直的滑轨,所述辅助板外固定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只能沿滑轨长度方向滑移,保证了拨爪二的移动方向稳定,避免拨爪二由于远离气缸一,导致拨爪二移动过程中晃动,提高了工作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三个温度依次上升的加热区间,每个所述加热区间通过插入其中的加热棒来加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通道的温度逐渐上升,穿过其中的二极管的温度也会依次上升,既保证了加热通道的加热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加热通道的功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二上设置有散热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气缸二与加热通道距离近,因此气缸二的温度较高,气缸二内的橡胶件容易老化,借助散热片,降低气缸二的温度,延长了气缸二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1.借助驱动部。导电部和加热通道的配合,实现了二极管的自动化监测;2.借助拨爪一和拨爪二的配合,实现了二极管的自动前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加热单元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驱动件和加热单元配合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用于表现顶料柱和隔料杆配合关系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座;2、加热单元;21、加热通道;22、导向板;3、驱动件;31、固定板;32、气缸一;33、拨爪一;34、气缸二;35、拨爪二;36、定位槽;37、辅助板;41、支撑板一;42、顶料柱;43、支撑板二;44、隔料杆;45、滑轨;46、滑槽;47、散热片;5、导电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高温测试站,如图1所示,包括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20°的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长条形的加热单元2,加热单元2设置有供二极管的引脚插入的加热通道21(参考图2),加热单元2上表面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二极管的管体的导向板22,两块导向板22之间的缝隙与加热通道21连通,底座1一侧通过振动盘将二极管依次送到导向板22上,振动盘是本领域的常见技术手段,因此并未在附图中显示,但是不影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实现。如图2所示,加热单元2包括三个温度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测试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20°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长条形的加热单元(2),所述加热单元(2)设置有供二极管的引脚插入的加热通道(21),所述加热单元(2)上表面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二极管的管体的导向板(22),两块所述导向板(22)之间的缝隙与加热通道(21)连通,所述底座(1)一侧通过振动盘将二极管依次送到导向板(22)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二极管沿着导向板(22)向前移动的驱动件(3),所述加热单元(2)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5),所述导电部(5)通过气缸将导电元件与二极管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测试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20°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长条形的加热单元(2),所述加热单元(2)设置有供二极管的引脚插入的加热通道(21),所述加热单元(2)上表面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二极管的管体的导向板(22),两块所述导向板(22)之间的缝隙与加热通道(21)连通,所述底座(1)一侧通过振动盘将二极管依次送到导向板(22)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二极管沿着导向板(22)向前移动的驱动件(3),所述加热单元(2)的末端设置有导电部(5),所述导电部(5)通过气缸将导电元件与二极管导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测试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位于加热单元(2)一侧的固定板(3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固定板(31)沿加热单元(2)宽度方向移动的气缸一(32),所述固定板(31)外设置有长条形的拨爪一(33),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带动拨爪一(33)沿加热单元(2)长度方向滑移的气缸二(34),所述拨爪一(33)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供二极管的管体贴合卡入的凹槽;所述固定板(31)延伸有位于加热单元(2)另一侧的辅助板(37),所述辅助板(37)上固定设置有与拨爪一(33)并列的拨爪二(35),所述拨爪二(35)上同样设置有供二极管的管体贴合卡入的凹槽,所述拨爪二(35)靠近振动盘的端部开设有供二极管的管体贴合插入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光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