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1571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具体涉及挖掘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设置有钻头,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设置有收纳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拉动第二支撑板可将第二支撑板打开,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平行,从而增大防护的面积,从而可将掉落的岩石阻挡,提高工作安全性。

An Underground Tunnel Excava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
本技术涉及挖掘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
技术介绍
在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暗挖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施工方法,即不挖开地面,采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施工,目前,约55%的地铁施工采用暗挖法施工工艺,该工艺成熟度高,其主要工序包括:挖上方土、开槽、打导管、支护、湿喷、挖土、出渣,其中,挖上方土和开槽两个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环节,挖上方土以及开槽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760550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挖掘车,包括:移动车体、钻头、液压马达、摆臂和支架,所述支架设置在移动车体的前端,所述摆臂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液压马达设置在摆臂中,所述摆臂前端设置有钻头固定座,所述钻头设置在钻头固定座前端,所述钻头固定座后端设置有延伸至摆臂内的导向套,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延伸至导向套内进行驱动,所述钻头固定座后端与液压马达的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相连接,所述摆臂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移动车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伸缩驱动装置相铰接。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隧道挖掘车,利用液压马达带动钻头固定座和钻头的旋转,并利用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控制摆臂的上下摇摆,改变钻头的高度。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钻头工作产生的震动会使隧道顶部的岩层产生脱落,从而对设备和操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拉动第二支撑板可将第二支撑板打开,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平行,从而增大防护的面积,从而可将掉落的岩石阻挡,提高工作安全性,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设置有钻头,所述固定块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铰链,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一侧设置有收纳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包括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槽包括有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设置在第二支撑板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槽与第一滚轮相卡合,所述第二收纳槽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二收纳槽与第二滚轮相卡合。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通过凹槽与支撑箱相卡接,所述固定块与支撑箱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为铰接,所述电动推杆输出轴与顶杆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第二支撑板相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通过拉动第二支撑板可将第二支撑板打开,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平行,从而增大防护的面积,顶杆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上运动,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隧道顶部相贴,从而可将掉落的岩石阻挡,提高工作安全性,当钻头向前推进运动时,滚轮会与隧道顶部相摩擦滚动,使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可以跟随钻头一起运动,从而对设备和人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有凹槽和限位块,通过固定块顶部设置的凹槽可与支撑箱卡接,使固定块与支撑箱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展开后的第二支撑板相抵,从而为第二支撑板提供向上的支撑力,避免第二支撑板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支撑板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块;2、钻头;3、凹槽;4、支撑箱;5、电动推杆;6、顶杆;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铰链;10、滚轮;101、第一滚轮;102、第二滚轮;11、收纳槽;111、第一收纳槽;112、第二收纳槽;12、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包括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中部设置有钻头2,所述固定块1顶部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部设置有支撑箱4,所述支撑箱4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顶部设置有顶杆6,所述顶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铰链9,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一侧设置有收纳槽11。进一步的,所述滚轮10包括有第一滚轮101和第二滚轮102,所述第一滚轮10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7顶部,所述第二滚轮102设置在第二支撑板8靠近第一支撑板7的一侧,当第二支撑板8展开时,使得第一滚轮101和第二滚轮102可与隧道顶部相抵。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11包括有第一收纳槽111和第二收纳槽112,所述第一收纳槽111设置在第二支撑板8靠近第一支撑板7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槽111与第一滚轮101相卡合,所述第二收纳槽11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7顶部,所述第二收纳槽112与第二滚轮102相卡合,节省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1通过凹槽3与支撑箱4相卡接,所述固定块与支撑箱4连接处设置有螺栓,使其连接的更加紧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为铰接,所述电动推杆5输出轴与顶杆6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7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第二支撑板8相贴。本实用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4,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通过铰链9铰接,通过拉动第二支撑板8可将第二支撑板8打开,使第二支撑板8与第一支撑板7相平行,从而增大防护的面积,通过启动电动推杆5,使电动推杆5输出轴带动顶杆6向上运动,使顶杆6带动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向上运动,使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与隧道顶部相贴,从而可将掉落的岩石阻挡,提高工作安全性,由于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101和第二滚轮102,当钻头2向前推进运动时,第一滚轮101和第二滚轮102会与隧道顶部相摩擦滚动,使得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可以跟随钻头2一起运动,从而对设备和人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参照说明书附图1-2,通过固定块1顶部设置的凹槽3可与支撑箱4卡接,使固定块1与支撑箱4之间连接的更加稳定,第一支撑板7一侧固定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与展开后的第二支撑板8相抵,从而为第二支撑板8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中部设置有钻头(2),所述固定块(1)顶部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部设置有支撑箱(4),所述支撑箱(4)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顶部设置有顶杆(6),所述顶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铰链(9),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一侧设置有收纳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中部设置有钻头(2),所述固定块(1)顶部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部设置有支撑箱(4),所述支撑箱(4)内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顶部设置有顶杆(6),所述顶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铰链(9),所述第一支撑板(7)与第二支撑板(8)之间设置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一侧设置有收纳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隧道挖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包括有第一滚轮(101)和第二滚轮(102),所述第一滚轮(10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7)顶部,所述第二滚轮(102)设置在第二支撑板(8)靠近第一支撑板(7)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静张建秋赵永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