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800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4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牵伸头、喷嘴、通孔、中心管、进气口,所述中心管设置于牵伸套管的端面圆心位置,所述进气口设置于牵伸套管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基座,所述套管基座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摆片,所述气流分配板一和气流分配板二上均设置有两个导流孔,所述牵伸头安装于牵伸套管的顶部位置。该喉管式气流牵伸器,由于内部设置有中心管,自缝隙口向下的高速气流通道不是突然变化,而是经过中心管引导,可有效避免气体涡流的出现,保证了丝束在中心管道内平稳拉伸和下行,使纤维拉伸速度快,效果好,丝束分离彻底,给下道制网工序提供优质基础。

A laryngeal airflow stre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
:本技术涉及纺织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了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国的纺粘法生产线基本上不再采用机械牵伸,而使用气流牵伸方式,这是由纺粘法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气流牵伸是采用空气喷射的方法牵动纤维前进,从而使纤维得到牵伸。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气流牵伸器CN201390813Y,结构复杂,装配要求度高且存在以下问题:一、压缩空气入口设置于上套管的侧壁,因为该气流牵伸器是伸入在装置管道里工作的,入口设置于套管侧壁有碍于牵伸器的伸入,容易频繁地挤压和摩擦输气管道,影响使用安全。二、导流帽顶部不使用喷嘴直接进行喷射,纤维在中心管道内被牵出时容易缠结,且难以满足多根纤维同时牵动,功能过于单一。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供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牵伸头、喷嘴、通孔、中心管、进气口,所述中心管设置于牵伸套管的端面圆心位置,所述进气口设置于牵伸套管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基座,所述套管基座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摆片,所述通孔设置于套管基座的板面位置,所述中心管与牵伸套管的内壁间设置有气流分配板一和气流分配板二,所述气流分配板一和气流分配板二上均设置有两个导流孔,所述牵伸头安装于牵伸套管的顶部位置,所述喷嘴安装于牵伸套管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喷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喷气孔,所述牵伸套管的内部设置有风室一和风室二,所述牵伸头与牵伸套管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整流室,所述牵伸头内部中心管插入在中心管的内壁上且留有缝隙口。优选的,所述喷嘴的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三个贯通的圆柱形喷气孔。优选的,所述喷气孔均贯通于牵伸头内壁的中心管。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与通孔设置在同一条轴线上。优选的,所述导流孔在气流分配板一和气流分配板二的端面上均设置为贯通的圆柱形通孔。优选的,所述套管基座的两侧设置有摆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进气口与通孔设置在同一条轴线上,进气口设置于牵伸套管的底部端面位置,有利于该气流牵伸器伸入在装置管道里进行工作,避免进气管道在管道内被频繁地挤压,从而影响进气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强进气管道与该牵伸器的连接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该牵伸器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在牵伸头的上端安装有喷嘴,喷嘴上设置有三个圆柱形喷气孔,使丝束进入牵伸头之前就被喷气孔分开,有利于线束在中心管道内有序地拉伸和下行,且避免牵伸头的周围区域频繁产生气体涡流,保障丝束在牵伸头内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内部设置有中心管,自缝隙口向下的高速气流通道不是突然变化,而是经过中心管引导,可有效避免气体涡流的出现,保证了丝束在中心管道内平稳拉伸和下行,使纤维拉伸速度快,效果好,丝束分离彻底,给下道制网工序提供优质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喷气孔在喷嘴端面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进气口在牵伸套管端面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缝隙口在中心管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牵伸套管;2-导流孔;3-气流分配板一;4-牵伸头;5-喷嘴;6-喷气孔;7-套管基座;8-摆片;9-通孔;10-中心管;11-风室一;12-风室二;13-整流室;14-缝隙口;15-气流分配板二;16-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如图1-4所示的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牵伸头4、喷嘴5、通孔9、中心管10、进气口16,所述中心管10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端面圆心位置,所述进气口16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中心管10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基座7,所述套管基座7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摆片8,所述通孔9设置于套管基座7的板面位置,所述中心管10与牵伸套管1的内壁间设置有气流分配板一3和气流分配板二15,所述气流分配板一3和气流分配板二15上均设置有两个导流孔2,所述牵伸头4安装于牵伸套管1的顶部位置,所述喷嘴5安装于牵伸套管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喷嘴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喷气孔6,所述牵伸套管1的内部设置有风室一11和风室二12,所述牵伸头4与牵伸套管1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整流室13,所述牵伸头4内部中心管插入在中心管10的内壁上且留有缝隙口14。通过进气口16与通孔9设置在同一条轴线上,进气口16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底部端面位置,有利于该气流牵伸器伸入在装置管道里进行工作,避免进气管道在管道内被频繁地挤压,从而影响进气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强进气管道与该牵伸器的连接密封性,有利于提高该牵伸器的使用安全性,由于在牵伸头4的上端安装有喷嘴5,喷嘴5上设置有三个圆柱形喷气孔6,使丝束进入牵伸头之前就被喷气孔6分开,有利于线束在中心管道内有序地拉伸和下行,且避免牵伸头4的周围区域频繁产生气体涡流,保障丝束在牵伸头4内不产生任何影响;由于内部设置有中心管10,自缝隙口14向下的高速气流通道不是突然变化,而是经过中心管10引导,可有效避免气体涡流的出现,保证了丝束在中心管道内平稳拉伸和下行,使纤维拉伸速度快,效果好,丝束分离彻底,给下道制网工序提供优质基础。工作过程:当使用该喉管式气流牵伸器时,首先,气体通过进气口16进入风室一11,再经过气流分配板一3上的导流孔2进入风室二12,通过两个风室之间的隔离,增大了套管内的空气压力,再经过气流分配板二15上的导流孔2进入整流室13,气流通过缝隙口14向下方移动,牵动和拉伸丝束在中心管内向下方移动,即可正常使用该喉管式气流牵伸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牵伸头(4)、喷嘴(5)、通孔(9)、中心管(10)、进气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0)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端面圆心位置,所述进气口(16)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中心管(10)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基座(7),所述套管基座(7)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摆片(8),所述通孔(9)设置于套管基座(7)的板面位置,所述中心管(10)与牵伸套管(1)的内壁间设置有气流分配板一(3)和气流分配板二(15),所述气流分配板一(3)和气流分配板二(15)上均设置有两个导流孔(2),所述牵伸头(4)安装于牵伸套管(1)的顶部位置,所述喷嘴(5)安装于牵伸套管(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喷嘴(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喷气孔(6),所述牵伸套管(1)的内部设置有风室一(11)和风室二(12),所述牵伸头(4)与牵伸套管(1)的连接处内部设置有整流室(13),所述牵伸头(4)内部中心管插入在中心管(10)的内壁上且留有缝隙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喉管式气流牵伸器,包括牵伸头(4)、喷嘴(5)、通孔(9)、中心管(10)、进气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0)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端面圆心位置,所述进气口(16)设置于牵伸套管(1)的底部端面位置,所述中心管(10)的底部设置有套管基座(7),所述套管基座(7)的底部端面设置有摆片(8),所述通孔(9)设置于套管基座(7)的板面位置,所述中心管(10)与牵伸套管(1)的内壁间设置有气流分配板一(3)和气流分配板二(15),所述气流分配板一(3)和气流分配板二(15)上均设置有两个导流孔(2),所述牵伸头(4)安装于牵伸套管(1)的顶部位置,所述喷嘴(5)安装于牵伸套管(1)的顶部中间位置,所述喷嘴(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喷气孔(6),所述牵伸套管(1)的内部设置有风室一(11)和风室二(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飞袁冰倩张丽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佳美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