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78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包括刹车线,所述刹车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套,且刹车线的外壁套接有调节块,所述套管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栓,且套管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套。通过转动把手,从而带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使刹车线进行在转轴上进行缠绕,使得刹车线本体能够拉紧,便能有效的对刹车线本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有效的保证了制动系统的灵敏度,通过第一防水套与第二防水套的设置,配合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使防水套与拉环的连接处正反方向均防水,防止水进入刹车线本体内对其进行腐蚀,大大提高了刹车线的使用寿命。

A High Safety Automobile Brak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具体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
技术介绍
刹车,也称为制动,是指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或减低速度的动作,制动的一般原理是在机器的高速轴上固定一个轮或盘,在机座上安装与之相适应的闸瓦、带或盘,在外力作用下使之产生制动力矩,刹车线是刹车系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刹车线是带有外保护的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刹车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的刹车线的外部也设置有防水层等材料,但连接端正好成了刹车线进水的祸源,而一般的刹车线连接端都不设置防水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由于刹车片逐渐磨损,制动控制所需的制动位移就会逐渐扩大,为避免由此导致制动系统失灵和失效,通常需要对刹车线进行收紧,不易进行调整,再加上现有的刹车线外层容易受到外力刮伤或损坏,导致刹车系统的失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包括刹车线,所述刹车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套,且刹车线的外部靠近第一防水套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块,所述刹车线的外壁套接有调节块,且刹车线的外壁靠近调节块的一侧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栓,且套管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套。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刹车线的内壁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内壁设置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金属块,且纤维层的内壁设置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内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块包括连接块、把手、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转轴,所述内芯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盘,且内芯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且第一转盘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连接块的一侧焊接有把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防水套包括拉环、连接板、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和凸台,所述第二防水套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防水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水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水板,且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所述第一挡水板的底部焊接有凸台。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套与第二防水套的内部构件相同,且第一防水套与第二防水套分布在刹车线的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顶部与第一转盘的底部相连,且转轴的底部与第二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调节块的设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刹车线本体的松紧度进行微调时,通过转动把手,从而带动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转动,使刹车线进行在转轴上进行缠绕,使得刹车线本体能够拉紧,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便能有效的对刹车线本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有效的保证了制动系统的灵敏度。2、通过第一防水套与第二防水套的设置,配合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使防水套与拉环的连接处正反方向均防水,防止水进入刹车线本体内对其进行腐蚀,大大提高了刹车线的使用寿命,并且半圆状的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使连接后形成一道倒S的防水线,避免形成积水。3、通过保护层、纤维层和强化层的设置,提高了刹车线的耐磨性,并且刹车线外层不易受到外力刮伤或损毁,从而延长了刹车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中刹车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中调节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中第二防水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刹车线;2、保护块;3、第一防水套;4、调节块;5、套管;6、调节螺栓;7、橡胶套;8、第二防水套;9、拉环;10、保护层;11、金属块;12、纤维层;13、强化层;14、内芯;15、连接块;16、把手;17、第一转盘;18、第二转盘;19、转轴;20、连接板;21、第一挡水板;22、第二挡水板;23、凸台。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包括刹车线1,刹车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套3,且刹车线1的外部靠近第一防水套3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块2,刹车线1的内壁设置有保护层10,保护层10的内壁设置有纤维层12,纤维层1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金属块11,且纤维层12的内壁设置有强化层13,强化层1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内芯14,通过保护层10、纤维层12和强化层13的设置,提高了刹车线1的耐磨性,并且刹车线1外层不易受到外力刮伤或损毁,从而延长了刹车线1的使用寿命。刹车线1的外壁套接有调节块4,调节块4包括连接块15、把手16、第一转盘17、第二转盘18和转轴19,内芯14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盘17,且内芯14的底部转动设置有第二转盘18,第一转盘1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5,且第一转盘17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转轴19,连接块15的一侧焊接有把手16,转轴19的顶部与第一转盘17的底部相连,且转轴19的底部与第二转盘18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调节块4的设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刹车线1的松紧度进行微调时,通过转动把手16,从而带动第一转盘17与第二转盘18转动,使刹车线1进行在转轴19上进行缠绕,使得刹车线1能够拉紧,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16,便能有效的对刹车线1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有效的保证了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刹车线1的外壁靠近调节块4的一侧套接有套管5,套管5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栓6,且套管5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套7,橡胶套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套8,第二防水套8包括拉环9、连接板20、第一挡水板21、第二挡水板22和凸台23,第二防水套8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板20,第二防水套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挡水板22,连接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水板21,且连接板20的另一侧设置有拉环9,第一挡水板21的底部焊接有凸台23,第一防水套3与第二防水套8的内部构件相同,且第一防水套3与第二防水套8分布在刹车线1的两端,通过第一防水套3与第二防水套8的设置,配合第一挡水板21和第二挡水板22,使防水套与拉环9的连接处正反方向均防水,防止水进入刹车线1内对其进行腐蚀,大大提高了刹车线1的使用寿命,并且半圆状的第一挡水板21和第二挡水板22,使连接后形成一道倒S的防水线,避免形成积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对刹车线1进行使用时,通过保护层10、纤维层12和强化层13的设置,提高了刹车线1的耐磨性,并且刹车线1外层不易受到外力刮伤或损毁,从而延长了刹车线1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刹车线1的松紧度进行微调时,通过转动把手16,从而带动第一转盘17与第二转盘18转动,使刹车线1进行在转轴19上进行缠绕,使得刹车线1能够拉紧,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转动把手16,便能有效的对刹车线1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有效的保证了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在雨水天气对刹车线1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一防水套3与第二防水套8的设置,配合第一挡水板21和第二挡水板22,使防水套与拉环9的连接处正反方向均防水,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包括刹车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套(3),且刹车线(1)的外部靠近第一防水套(3)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块(2),所述刹车线(1)的外壁套接有调节块(4),且刹车线(1)的外壁靠近调节块(4)的一侧套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栓(6),且套管(5)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套(7),所述橡胶套(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包括刹车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线(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水套(3),且刹车线(1)的外部靠近第一防水套(3)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块(2),所述刹车线(1)的外壁套接有调节块(4),且刹车线(1)的外壁靠近调节块(4)的一侧套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的外部套接有调节螺栓(6),且套管(5)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橡胶套(7),所述橡胶套(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水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线(1)的内壁设置有保护层(10),所述保护层(10)的内壁设置有纤维层(12),所述纤维层(1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金属块(11),且纤维层(12)的内壁设置有强化层(13),所述强化层(1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内芯(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汽车刹车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4)包括连接块(15)、把手(16)、第一转盘(17)、第二转盘(18)和转轴(19),所述内芯(14)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转盘(17),且内芯(14)的底部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吉陈鹰何存辉汪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