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70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装置,包含动模芯和定模芯,动模芯和定模芯相靠近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包含:沿横向相邻配置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定模芯上具有连通第一成型部的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第二成型部的第二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或所述定模芯上配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和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交接位置。通过在动模芯上位于两股进料的交汇位置配置有一加热组件,用于对动模芯上离进料口较远且料温较低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进而消除该位置上注塑件的两股进料的交汇形成的熔接线。

An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装置
本技术涉属于模具
,涉及一种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是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注入型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指完成注塑动作的模具。在较大或沿一方向延伸较长的产品,往往会设计有多个点浇口,以解决离浇口较远的位置料温较低易凝固而导致充填不良的问题。但不同的点浇口注入的料在型腔交汇的位置在型腔内的注塑件成型凝固后会出现有熔接线,导致注塑件的外观不良。鉴于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注塑模具上的两个浇口注入的料所成型的注塑件,两股用以成型注塑件的料在型腔内的交汇处会形成熔接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装置,包含动模芯和定模芯,动模芯和定模芯相靠近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包含:沿横向相邻配置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定模芯上具有连通第一成型部的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第二成型部的第二进料通道。所述动模芯或所述定模芯上配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和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交接位置。较佳地,所述动模芯具有沿纵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加热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较佳地,所述加热组件包含有一加热棒以及一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开设有一用以容置所述加热棒的加热部的第二容置腔。较佳地,所述动模芯开设有用以供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线束通过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沿前后方向延展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较佳地,所述导热件为截面是方形的柱形结构,所述导热件上面向所述型腔的导热面与所述贴紧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导热件包含第一紧固段、第二紧固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紧固段和所述第二紧固段之间的避空段,所述第一紧固段和所述第二紧固段的外周贴紧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较佳地,所述导热件在靠近所述第一紧固段或所述第二紧固段的一端具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沿所述导热件的径向向外延展,所述第一容置腔包含第一腔室和用以容置所述限位块的第二腔室,所述限位块抵接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端缘以固定所述导热件。较佳地,所述型腔包含沿纵向对置配置的第一成型腔室和第二成型腔室,所述第一进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成型腔室和所述第二成型腔室,所述第二进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成型腔室和所述第二成型腔室。较佳地,所述动模芯上配置有两个加热组件,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成型腔室后侧和所述第二成型腔室后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装置,通过在动模芯上位于两股进料的交汇位置配置有一加热组件,用于对动模芯上离进料口较远且料温较低的位置进行局部加热,进而消除该位置上注塑件的两股进料的交汇形成的熔接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装置,动模芯上开设有容置加热组件的第一容置腔,加热组件上用于将加热组件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的导热件具有面向型腔的导热面,该导热面贴紧于第一容置腔的内壁,导热件的其余侧壁则与第一容置腔避空配合,减少导热件在其它方向上的热量损失,从而加快动模芯上导热面与型腔之间的部位的升温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装置的动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注塑装置的定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模芯和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为本技术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动模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软胶件、11-、倒扣部、2-固定内模、3-可动内模、31-第二限位面、32-第一滑配孔、4-第一镶块、41-第一成型部、42-第一限位部、43-第一限位面、44-第二定位面、45-第二滑配孔、46-第三定位面、47-第四限位面、5-第二镶块、51-第二成型部、52-第二限位部、53-第一定位面、54-导流通道、55-第四定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现结合图1至图7对本申请的方案的结构以及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装置。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塑装置包含动模芯1和定模芯3,动模芯1和定模芯3相靠近形成型腔。其中,所述型腔用以成型注塑件2,如注塑件。型腔包含沿横向相邻配置的第一成型部13和第二成型部14。参考图3,定模芯3上具有连通第一成型部13的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第二成型部14的第二进料通道。动模芯1上配置有加热组件4,加热组件位于第一成型部13和第二成型部14的交接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4亦可以配置在定模芯3上。该第一成型部13和第二成型部14的交接位置即从第一进料通道和第二进料通道流进的两股料的交汇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在两股料的交汇位置,注塑件2在成型后会留下有熔接线。参考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动模芯1开设有沿纵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11,加热组件4容置于第一容置腔11内。其中,图4中的X方为横向,Y方向为纵向。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4,型腔包含沿纵向对置配置的第一成型腔室和第二成型腔室,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第一成型腔室和第二成型腔室,第二进料通道连通第一成型腔室和第二成型腔室。其中,第一成型腔室和第二成型腔室分别包含有第一成型部13和第二成型部14。在第一成型部13和第二成型部14的后侧分别配置有一加热组件4。该加热组件4通过对动模芯1上靠近第一成型部13和第二成型部14的交接位置处进行局部加热,使得料的凝固速度减慢,并在凝固之前两股料熔融交汇以在凝固时消除掉熔接线。参考图5和图6,加热组件4包含有一加热棒42以及一导热件41,导热件41开设有一用以容置加热棒42的加热部的第二容置腔44。其中,本实施例的加热棒42为带感温的加热棒42。可以用以检测动模芯1的温度,并通过与加热棒4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装置,包含动模芯和定模芯,动模芯和定模芯相靠近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包含:沿横向相邻配置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定模芯上具有连通第一成型部的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第二成型部的第二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或所述定模芯上配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和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交接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装置,包含动模芯和定模芯,动模芯和定模芯相靠近形成型腔;所述型腔包含:沿横向相邻配置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所述定模芯上具有连通第一成型部的第一进料通道、连通第二成型部的第二进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或所述定模芯上配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和所述第二成型部的交接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具有沿纵向延展的第一容置腔,所述加热组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含有一加热棒以及一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开设有一用以容置所述加热棒的加热部的第二容置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芯开设有用以供连接所述加热组件的线束通过的避空槽,所述避空槽沿前后方向延展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为截面是方形的柱形结构,所述导热件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科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