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58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涉及板材连接技术领域。所述滚压装置包括底座、板料传输装置、凹模、升降机构、压边圈、驱动装置和滚压机构。其中板料传输装置装设于底座上,凹模装设于底座上并与板料传输装置中的传动轴平行,升降机构固设于底座上,压边圈与升降机构连接且位于凹模的边缘的上方,驱动装置装设于底座上远离升降机构的一端,滚压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凹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滚压机构的运动方式和简化凹模结构,实现叠层复合板或大型平板的多点同时、连续的连接,且有效提高了连接点的强度和连接效率。

A Rolling Device for Plat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材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
技术介绍
无铆钉连接技术是利用铆接设备和专门的连接模具对被连接板材进行冲压,利用板材的冷挤压变形,在挤压处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抗拉和抗剪强度的内部互锁的连接点,可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两层或多层板件连接起来。与传统铆接方式相比,无铆钉连接无需额外的连接件,不受被连接板材的限制,不会损伤工作连接点处的表面,动态强度高,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经济性能,连接费用低,在汽车、家电、电子、五金等行业应用广泛。无铆钉连接的静态强度受接头几何形状的影响,而接头颈厚值和互锁值是评价接头形状的重要指标,与连接方法和使用的模具结构直接相关。圆点无铆钉连接的接头防腐蚀性能好,耐疲劳,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成形过程中,凸模相对于凹模的运动是直动式的,在对板材的拉伸变形过程中很容易使接头颈部材料过薄被拉断;同时为了便于脱模,凸模要有一定的拔模斜度,设计成倒锥形,这可能会使材料挤压填充不够,导致板材之间的互锁值不够,而只能通过采用带凹槽的整体式结构或分瓣式结构等复杂的凹模结构增加互锁值;又由于凸模是直动式的,不能进行多点同时、连续连接,也不适用于叠层复合板或大型平板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该装置通过利用滚压机构的运动方式和简化凹模结构,实现叠层复合板或大型平板的多点同时、连续的连接,且有效提高了连接点的强度和连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包括底座;板料传输装置,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凹模,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板料传输装置中的传动轴平行,以使板材通过板料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凹模上;升降机构,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靠近所述凹模的一端;压边圈,通过连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模的边缘的上方,用于将相堆叠连接的上板材和下板材固定于所述凹模上;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至少一对滚压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模的上方,用于对所述凹模上的板材进行滚压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板料传输装置包括输送电机、皮带和传动轴,所述输送电机和传动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输送电机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对滚压机构中,组成每对滚压机构的两个滚压机构为啮合连接、交叉连接或共轴连接;当所述滚压机构为多对时,多对所述滚压机构的旋转轴沿旋转轴的轴向连接设置。进一步地,当组成每对滚压机构的两个滚压机构为啮合连接或交叉连接时,所述滚压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装设于所述滚压机构的旋转轴上;所述滚压机构为凸形滚压机构或齿形滚压机构,所述滚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滚压部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每对滚压机构中的其中一滚压机构的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所述滚压部可与板材的上表面接触,用于对所述凹模上的板材进行滚压连接。进一步地,当所述滚压机构为凸形滚压机构时,所述滚压机构还包括一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滚压部一体成型,所述旋转轴穿设于所述支撑部上。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外啮合的第一齿轮及盖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上的盖板,外啮合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设于组成每对滚压机构的两个滚压机构的旋转轴的一端上,所述盖板装设于两根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盖板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齿条啮合于所述第二齿轮上,所述齿条为带有中空部的类矩形条,且所述齿条的相对两外侧面及中空部的侧面均设有齿,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中空部且与所述中空部的一侧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设于所述齿条的相对两外侧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一控制器,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一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无线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角度传输至控制器中,通过控制器直接控制旋转轴的旋转角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滚压机构的这一结构,可以实现对大型板料、叠层复合板的多点同时、连续连接,改善了连接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连接效率。(2)本技术通过将驱动装置、转动机构和滚压机构等结合,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机构转动,进而带动滚压机构转动,高效地实现了板材的连接。且还设置了压边圈并通过升降机构对压边圈进行升降控制,使板材放至凹模上后可通过压边圈得到良好的稳固,板材连接完成后压边圈可通过升降机构控制离开板材表面,便于连接后的板材拿出。此外,本技术中的凹模结构简单,型腔可以设计成方形的结构,便于滚压机构对板材的滚压连接。(3)本技术通过滚压机构的滚压运动而不是靠凹模的复杂结构形成互锁,脱模时滚压机构通过反向旋转即可完成,操作简单,连接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多对滚压机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使用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板材滚压连接的原理图;图5为使用本技术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板材连接后获得的板材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多对滚压机构的连接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滚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滚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板料传输装置;21-输送电机,22-皮带,23-传动轴,3-凹模,4-升降机构,41-升降板,5-压边圈,6-驱动装置,7-转动机构,71-第一齿轮,72-盖板,73-齿条,74-第二齿轮,8-滚压机构,801-第一滚压机构,802-第二滚压机构,81-滚压部,82-旋转轴,9-板材,91-上板材,92-下板材,10-连杆,11-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包括底座1、板料传输装置2、凹模3、升降机构4、压边圈5、驱动装置6、转动机构7和至少一对滚压机构8。其中板料传输装置2装设于所述底座1上,凹模3装设于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板料传输装置2中的传动轴23平行,即凹模3的上表面与传动轴23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以使板材9通过板料传输装置2传输至所述凹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料传输装置,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凹模,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板料传输装置中的传动轴平行,以使板材通过板料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凹模上;升降机构,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靠近所述凹模的一端;压边圈,通过连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模的边缘的上方,用于将相堆叠连接的上板材和下板材固定于所述凹模上;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至少一对滚压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模的上方,用于对所述凹模上的板材进行滚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板料传输装置,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凹模,装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板料传输装置中的传动轴平行,以使板材通过板料传输装置传输至所述凹模上;升降机构,固设于所述底座上且靠近所述凹模的一端;压边圈,通过连杆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模的边缘的上方,用于将相堆叠连接的上板材和下板材固定于所述凹模上;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升降机构的一端;至少一对滚压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且位于所述凹模的上方,用于对所述凹模上的板材进行滚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料传输装置包括输送电机、皮带和传动轴,所述输送电机和传动轴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输送电机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对滚压机构中,组成每对滚压机构的两个滚压机构为啮合连接、交叉连接或共轴连接;当所述滚压机构为多对时,多对所述滚压机构的旋转轴沿旋转轴的轴向连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板材连接的滚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组成每对滚压机构的两个滚压机构为啮合连接或交叉连接时,所述滚压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装设于所述滚压机构的旋转轴上;所述滚压机构为凸形滚压机构或齿形滚压机构,所述滚压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滚压部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每对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林杨连发宗鹏举马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