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537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筋加工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其可以通过灵活调节限位块和动力块与中心柱之间的距离来提高钢筋折弯机构对不同型号钢筋的适用能力;并且通过增设限制装置来简化工作人员的折弯流程,因而增强钢筋折弯机构的使用便捷性;包括底座、中心柱、限位块、动力块、带动杆、推动把手和转动环,中心柱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中部区域左侧连接;包括两组调节块、两组挤压板、两组调节螺栓和两组转动板,限位块和动力块的前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两组调节块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腔;还包括定位杆、档杆、紧固螺纹杆和控制块,控制块的后端设置有控制槽。

A Kind of Bending Mechanism and Processing Device of Reinforcement Bar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筋加工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钢筋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钢筋在钢筋厂生产出来之后需要经过不同工艺的加工才能够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其中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是一种在钢筋被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时候,用于对钢筋进行折弯的装置,其在钢筋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中心柱、限位块、动力块、带动杆、推动把手和转动环,中心柱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中部区域左侧连接,转动环与中心柱的底部区域转动套装,带动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转动环的圆周侧壁右下侧和动力块的左端连接,限位块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右上侧连接,推动把手的顶端与动力块的底端连接;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底座螺装固定在指定的位置,折弯机构的限位块和动力块在不工作的时候,将两者的左端调节至同一平面上,然后将需要加工的钢筋卡在限位块与中心柱之间,这时动力块与限位块均位于待加工钢筋的同一侧,然后工作人员推动推动把手使推动把手带动动力块移动,由于带动块通过带动杆连接在了转动环上,这时推动把手则带动动力块随着转动环绕着中心柱转动,在动力块转动的过程,动力块使推动钢筋的一端绕着其与中心柱的接触位置开始被折弯,待钢筋达到指定要求的折弯角度之后,工作人员停止推动推动把手即可;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使用中发现,由于限位块和动力块与中心柱之间的距离均不可调节,因而使得现有的钢筋折弯机构对加工钢筋的型号要求较高,从而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工作人员通过钢筋折弯机构对钢筋折弯的时候,由于没有限制装置,工作人员每次折钢筋的时候都需要反复调试钢筋的折弯角度,以保证每组钢筋的折弯角度的精确度较高,因而使得现有钢筋折弯机构的使用便捷性较差,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灵活调节限位块和动力块与中心柱之间的距离来提高钢筋折弯机构对不同型号钢筋的适用能力,从而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通过增设限制装置来简化工作人员的折弯流程,因而增强钢筋折弯机构的使用便捷性,从而增强实用性的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包括底座、中心柱、限位块、动力块、带动杆、推动把手和转动环,中心柱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中部区域左侧连接,转动环与中心柱的底部区域转动套装,带动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转动环的圆周侧壁右下侧和动力块的左端连接,限位块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右上侧连接,推动把手的顶端与动力块的底端连接;包括两组调节块、两组挤压板、两组调节螺栓和两组转动板,所述限位块和动力块的前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所述两组调节槽的左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滑入口,所述两组调节块的右端分别自动力块和限位块的左侧分别穿过两组滑入口并且分别滑入至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调节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组调节槽的顶端和底端滑动紧贴,所述两组调节块的左端分别与两组挤压板的右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槽的右端中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所述两组调节螺栓的左端分别自动力块和限位块的右侧分别螺装穿过两组调节螺纹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调节槽的内部,所述两组调节块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腔,所述两组转动腔的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转动孔,所述两组调节螺栓的左端分别自两组调节块的右侧分别穿过两组转动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转动腔的内部,所述两组转动板分别与两组转动腔转动卡装,所述两组转动板的右端分别与两组调节螺栓的左端连接;还包括定位杆、档杆、紧固螺纹杆和控制块,所述定位杆的顶端与转动环的底端连接,所述控制块的后端设置有控制槽,所述中心柱的前部区域与控制槽转动卡装,所述中心柱的外圆周侧壁前部区域设置有环型卡槽,所述控制块的控制槽的圆周侧壁后部区域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环形卡槽转动卡装,所述控制槽的前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所述紧固螺纹杆的后端自控制块的前端螺装穿入至紧固螺纹孔内,档杆的前端右侧与控制块的外圆周侧壁的连接,档杆的后端与底座的前端靠近但不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拉伸杆和限位螺纹杆,所述拉伸杆的顶端设置有伸缩孔,所述推动把手的底端自拉伸杆的上侧插入至伸缩孔内,所述伸缩孔的右端顶部区域连通设置有限位螺纹孔,所述限位螺纹杆的左端自拉伸杆的右侧螺装穿入至限位螺纹孔内部,所述推动把手的圆周侧壁右端均匀设置有三组限位孔。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防护块,所述拉伸杆的伸缩孔的左端连通设置有防护滑槽,所述防护块与防护滑槽滑动卡装,所述防护块的右端与推动把手的左端底部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两组调节旋钮,所述两组调节旋钮的左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六边型卡槽,所述两组调节螺栓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螺帽,所述两组调节螺帽分别与两组六边型卡槽固定卡装。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防滑把套,所述防滑把套与拉伸杆的底部区域固定套装。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控制块的紧固螺纹孔滑动卡装,所述防滑垫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紧固螺纹杆的底端和中心柱的顶端紧贴。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紧固把手,所述紧固把手的后端左侧与紧固螺纹杆的前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还包括限位旋钮,所述限位旋钮的左端与限位螺纹杆的右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分别转动两组调节螺栓使两组调节螺栓分别在限位块和动力块的调节螺纹孔内转动,这时两组调节螺栓便分别通过两组转动板带动两组调节块向右移动,直至两组调节块左端的两组挤压板分别顶在了限位块和动力块的左端的时候,这时将需要折弯的钢筋放在限位块与中心柱之间,然后分别反向转动两组调节螺栓使两组调节螺栓分别推动两组调节块左端的挤压板左移,直至两组挤压板推动钢筋紧贴在中心柱的右端,同时钢筋均与两组挤压板的左端紧贴的时候,停止转动两组调节螺栓即可,这样不同型号的钢筋便被钢筋折弯机构固定完毕,从而通过灵活调节限位块和动力块与中心柱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钢筋折弯机构对不同型号钢筋的适用能力,因而降低了使用局限性;并且转动控制块使控制块通过卡环在中心柱上转动,同时控制块带动档杆绕着中心柱转动,根据钢筋实际需要的折弯角度来调节档杆的位置,待档杆调节至指定的位置之后,停止转动控制块,然后将紧固螺纹杆在控制块的紧固螺纹孔内旋紧,这时紧固螺纹杆对控制块限位使控制块无法在中心柱上转动,当通过转动推动把手对钢筋折弯的时候,这时转动环带动定位杆转动,当定位杆碰到了档杆的时候,此时钢筋的折弯角度便为要求值,从而通过增设限制装置简化工作人员的折弯流程,因而增强了钢筋折弯机构的使用便捷性,增强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块和中心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底座;2、中心柱;3、限位块;4、动力块;5、带动杆;6、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中心柱(2)、限位块(3)、动力块(4)、带动杆(5)、推动把手(6)和转动环(7),中心柱(2)的后端与底座(1)的前端中部区域左侧连接,转动环(7)与中心柱(2)的底部区域转动套装,带动杆(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转动环(7)的圆周侧壁右下侧和动力块(4)的左端连接,限位块(3)的后端与底座(1)的前端右上侧连接,推动把手(6)的顶端与动力块(4)的底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调节块(8)、两组挤压板(9)、两组调节螺栓(10)和两组转动板(11),所述限位块(3)和动力块(4)的前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所述两组调节槽的左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滑入口,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右端分别自动力块(4)和限位块(3)的左侧分别穿过两组滑入口并且分别滑入至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组调节槽的顶端和底端滑动紧贴,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左端分别与两组挤压板(9)的右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槽的右端中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所述两组调节螺栓(10)的左端分别自动力块(4)和限位块(3)的右侧分别螺装穿过两组调节螺纹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调节槽的内部,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腔,所述两组转动腔的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转动孔,所述两组调节螺栓(10)的左端分别自两组调节块(8)的右侧分别穿过两组转动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转动腔的内部,所述两组转动板(11)分别与两组转动腔转动卡装,所述两组转动板(11)的右端分别与两组调节螺栓(10)的左端连接;还包括定位杆(12)、档杆(13)、紧固螺纹杆(14)和控制块(15),所述定位杆(12)的顶端与转动环(7)的底端连接,所述控制块(15)的后端设置有控制槽,所述中心柱(2)的前部区域与控制槽转动卡装,所述中心柱(2)的外圆周侧壁前部区域设置有环型卡槽,所述控制块(15)的控制槽的圆周侧壁后部区域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环形卡槽转动卡装,所述控制槽的前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所述紧固螺纹杆(14)的后端自控制块(15)的前端螺装穿入至紧固螺纹孔内,档杆(13)的前端右侧与控制块(15)的外圆周侧壁的连接,档杆(13)的后端与底座(1)的前端靠近但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弯折机构及钢筋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中心柱(2)、限位块(3)、动力块(4)、带动杆(5)、推动把手(6)和转动环(7),中心柱(2)的后端与底座(1)的前端中部区域左侧连接,转动环(7)与中心柱(2)的底部区域转动套装,带动杆(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转动环(7)的圆周侧壁右下侧和动力块(4)的左端连接,限位块(3)的后端与底座(1)的前端右上侧连接,推动把手(6)的顶端与动力块(4)的底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调节块(8)、两组挤压板(9)、两组调节螺栓(10)和两组转动板(11),所述限位块(3)和动力块(4)的前端左侧分别设置有两组调节槽,所述两组调节槽的左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滑入口,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右端分别自动力块(4)和限位块(3)的左侧分别穿过两组滑入口并且分别滑入至两组调节槽内,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两组调节槽的顶端和底端滑动紧贴,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左端分别与两组挤压板(9)的右端连接,所述两组调节槽的右端中部区域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调节螺纹孔,所述两组调节螺栓(10)的左端分别自动力块(4)和限位块(3)的右侧分别螺装穿过两组调节螺纹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调节槽的内部,所述两组调节块(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腔,所述两组转动腔的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两组转动孔,所述两组调节螺栓(10)的左端分别自两组调节块(8)的右侧分别穿过两组转动孔并且分别伸入至两组转动腔的内部,所述两组转动板(11)分别与两组转动腔转动卡装,所述两组转动板(11)的右端分别与两组调节螺栓(10)的左端连接;还包括定位杆(12)、档杆(13)、紧固螺纹杆(14)和控制块(15),所述定位杆(12)的顶端与转动环(7)的底端连接,所述控制块(15)的后端设置有控制槽,所述中心柱(2)的前部区域与控制槽转动卡装,所述中心柱(2)的外圆周侧壁前部区域设置有环型卡槽,所述控制块(15)的控制槽的圆周侧壁后部区域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与环形卡槽转动卡装,所述控制槽的前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所述紧固螺纹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艺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南一工业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