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741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模块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模块连接,吸气口设置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过滤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人工操作简便,实现了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的个性化与轻量化。

A multi-stage air filtration and dedusting device based on Kangda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及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我国房地产反战规模保持逐年增长的节奏。而在新房的装修中切割建筑材料总会出现各种粉尘,这些粉尘中有着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恰恰是危害我们健康的关键。室内装修粉尘的危害,专家指出,如今因装饰进程中造成对人类康健影响最大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大略可分为三类:一是可吸入颗粒物,如粉尘,主要严重陵监犯体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二是微生物类,如细菌、病毒等;三是有机和无机有害气体污染物,如甲醛。室内装修粉尘的危害,此中,粉尘的危害性不低于咱们往常熟谙的甲醛,被称为装饰中的“隐形杀手”。要完全避免装修粉尘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采取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抑制粉尘的扩散,继而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现在针对各种室内装修的尘埃都有了一些新型的无尘仪器。而目前降低切割瓷砖和木材产生的粉尘的主要措施是湿法切割和无尘切割。但是这两种措施都有其局限性。比如喷水加湿是装修过程中清洁粉尘的好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环节都适合喷水清洁。例如,在木工活程序中,水分不宜过多,更不能直接喷附在木料之上,否则会导致木料浸湿甚至变形。并且湿法在水干了之后很容易造成二次扬尘,形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率高、装置体积较小、过滤精度高并且操作复杂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模块、分离模块、大颗粒收集模块、小颗粒收集模块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模块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模块连接,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优选的,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包括环形壳体、吸气管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吸气管与环形壳体下端连接,环形壳体内部中空,述环形壳体内侧有一圈环形裂隙,所述环形壳体前端与吸气口连接,后端与分离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上部与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环形壳体后端连接的上部圆形筒体,中间的圆形筒体,下部的锥形筒体,所述上部圆形筒体顶部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小颗粒收集箱连接,所述下部的锥形筒体与大颗粒收集箱通过排灰管连接。优选的,所述小颗粒收集箱上还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穿过箱盖顶部与外部连通。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含有壳体和箱盖,将整体装置与外界分隔开。优选的,所述环形裂隙的宽度为1-1.5毫米。优选的,所述小颗粒收集箱内盛有过滤液。优选的,所述大颗粒收集箱和小颗粒收集箱通过卡环与壳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过滤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人工操作简便,实现了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的个性化与轻量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大颗粒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小颗粒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环形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吸气口、2-环形壳体、3-吸气管、4-鼓风机、5-环形裂隙、6-上部圆形筒体、7-中间圆形筒体、8-锥形筒体、9-导气管、10-小颗粒收集箱、11-大颗粒收集箱、12-排气管、13-壳体、14-箱盖、15-卡环、16-排灰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该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过滤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水平高,人工操作简便,实现了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的个性化与轻量化。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箱11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箱10连接,吸气口1设置在所述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13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12设置在箱盖14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包括环形壳体2、吸气管3和鼓风机4,所述鼓风机4通过吸气管3与环形壳体1下端连接,环形壳体2内部中空,述环形壳体2内侧有一圈环形裂隙5,所述环形壳体2前端与吸气口1连接,后端与分离装置连接,环形裂隙的宽度为1-1.5毫米。如图4所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上部与空气倍增吸气装置环形壳体后端连接的上部圆形筒体6,中间的圆形筒体7,下部的锥形筒体8,所述上部圆形筒体6顶部设有导气管9,所述导气管9与小颗粒收集箱10连接,小颗粒收集箱内盛有过滤液,所述下部的锥形筒体8与大颗粒收集箱11通过排灰管16连接。如图6所示,所述小颗粒收集箱10上还设有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穿过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如图7所示,所述密封装置包含有壳体13和箱盖14,将整体装置与外界分隔开,大颗粒收集箱11和小颗粒收集箱10通过卡环与壳体固定连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由鼓风机4提供的气流经吸气管3进入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因为康达效应,气流离开原流动方向,变为沿空气倍增器环形壳体2的内环表面流动,最终带动周围约15倍的空气流动,时速可达35公里。在环形壳体2内侧有一圈环形裂隙5,环形裂隙5的宽度为1-1.5毫米,高速运动的空气从环形裂缝5中溢出,在环形裂缝5后方产生的一个负压区域,从而把外部气体经吸气口1吸入并从环形壳体2内部流过,达到抽吸的目的。从外界抽吸的含尘废气进入分离装置内部,在锥形筒体8内壁干扰状态下气体的运动状态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旋转气流的绝大部分沿上部圆形筒体6和中间圆形筒体7的壁面呈螺旋形向下,朝锥形筒体8流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将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尘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力而靠入口速度的动量和向下的重力沿壁面下落,进入排灰管落16从而落入大颗粒收集箱11。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在到达锥形筒体8时,因圆锥形的收缩而向中心靠拢。根据旋转距不变原理,其切向速度不断提高。当气流到达锥体下部某一位置时,即以相同的旋转方向从锥形筒体8中部,由下而上继续做螺旋形流动,即内旋气流。此时,密度较小的粉尘颗粒随内旋气流向上进入导气管9通入盛有过滤液的小颗粒收集箱10,气体与过滤液充分接触,比重较小的颗粒被过滤液吸收,剩下的干净气体经排气管12排到外界。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康达效应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模块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模块连接,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密封装置;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分离装置、大颗粒收集箱、小颗粒收集箱被密封装置密封在壳体内部,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与分离模块连接,所述康达效应分离装置底部与大颗粒收集模块连接,上部与小颗粒收集模块连接,吸气口设置在所述空气倍增装置前端与壳体外部连通吸入含尘废气,排气管设置在壳体顶部与外部连通输送净化后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康达效应空气倍增吸气装置包括环形壳体、吸气管和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吸气管与环形壳体下端连接,环形壳体内部中空,所述环形壳体内侧有一圈环形裂隙,所述环形壳体前端与吸气口连接,后端与分离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康达效应的多级空气过滤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兵夏泽天梁霄王浩周易岗高涵罗来臻陈宇杭任正敏陶孟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