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隽玮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729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控制行为中枢,所述控制行为中枢与双向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行为中枢连接有一对擒纵控制机构,所述擒纵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通过第一摆臂机构与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通过第二摆臂机构与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相配合的持针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完成原先不可能完成的更微创缝合,而且减少热缺血时间及失血量。

An automatic sewing system based on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和机械工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和医疗领域,尚无机械式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尤其是医疗领域,缝合技术的极限使得缝合时间无法缩短,而在一些诸如实体器官创面修补缝合中,器官热缺血时间又显著影响着血管开放后器官的功能恢复,同时在一些诸如膀胱镜、输尿管镜、宫腔镜、消化内镜等腔内手术中,由于器械原理技术的限制,无法进行单纯内镜(非腹腔镜)下缝合,致使很多手术必须以腹腔镜手术的形式完成,无法做到更微创,而在一些血管破损出血需要修补的紧急情况下,现有的缝合工具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修补。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不仅能够协助医生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完成原先不可能完成的更微创缝合,而且减少热缺血时间及失血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控制行为中枢,所述控制行为中枢与双向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行为中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控制行为中枢(3),所述控制行为中枢(3)与双向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行为中枢(3)连接有一对擒纵控制机构,所述擒纵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4)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5),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4)通过第一摆臂机构(6)与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7)相连接,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5)通过第二摆臂机构(8)与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9)相连接,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7)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9)分别连接有相配合的持针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控制行为中枢(3),所述控制行为中枢(3)与双向动力机构相连接,所述控制行为中枢(3)连接有一对擒纵控制机构,所述擒纵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4)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5),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4)通过第一摆臂机构(6)与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7)相连接,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5)通过第二摆臂机构(8)与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9)相连接,所述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7)和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出端(9)分别连接有相配合的持针钳(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动力机构包括固定手柄(11),所述固定手柄(11)连接有运动手柄(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械传动的自动缝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4)与第一摆臂机构(6)之间连接部设有第一槽轮机构(14),所述第二擒纵控制行为输入端(5)与第二摆臂机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隽玮
申请(专利权)人:潘隽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