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国柯专利>正文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2903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通过挡件对肌肉进行隔离,防止颈椎骨头旁边的肌肉从两个撑开杆之间挤入,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横向设置,传动卡齿设于所述主杆上;撑开杆,所述撑开杆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和活动撑开杆,所述固定撑开杆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于所述主杆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一端通过动力转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上,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与所述卡齿配合连接;挡件,所述挡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挡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

Anterior cervical dis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器械
,特别涉及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撑开器在手术过程中,颈椎骨头旁边的肌肉容易从两个撑开杆之间挤入,影响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块板对肌肉进行隔离,防止肌肉进入两个撑开杆之间,给手术带来一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通过挡件对肌肉进行隔离,防止颈椎骨头旁边的肌肉从两个撑开杆之间挤入,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横向设置,传动卡齿设于所述主杆上;撑开杆,所述撑开杆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和活动撑开杆,所述固定撑开杆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于所述主杆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一端通过动力转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上,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与所述卡齿配合连接;挡件,所述挡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挡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包括挡板和基座,所述挡板与所述主杆平行设置,所述挡板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靠近固定撑开杆端并远离固定座设置,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靠近活动撑开杆端并远离动力转件设置,所述基座远离固定撑开杆端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大于所述挡板宽度,所述挡板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开槽内,所述挡板另一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长度与所述第一开槽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开槽内壁在靠近槽口位置设有限位板。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靠近固定撑开杆端并远离固定座设置的第一基块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靠近活动撑开杆端并远离动力转件设置的第二基块,所述第一基块其靠近主杆端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基块其靠近主杆端设有第二插槽,与所述主杆平行设置的所述挡板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挡板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包括柔性挡片,所述柔性挡片与所述主杆平行设置,所述柔性挡片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靠近固定撑开杆端并远离固定座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靠近活动撑开杆端并远离动力转件位置设有基座,所述基座远离固定撑开杆端设有横槽,所述横槽与所述固定撑开杆平行设置,所述横槽内设有卷轴,所述柔性挡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上,所述卷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槽内,所述卷轴一端与所述横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卷簧,所述第一卷簧连接于所述横槽内壁,所述卷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簧输出端,以便于复位转动中的所述卷轴。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撑开杆和所述活动撑开杆分别呈钝角折弯型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其钝角端和所述活动撑开杆其钝角端等角度设置,且两者位于同侧端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二卷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簧输出端,所述螺钉插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活动撑开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第四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力转件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三卷簧,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所述动力转件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三卷簧输出端。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转件包括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呈倒T型设置的第二开槽,所述主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底端,所述第二开槽两端贯穿所述转动基座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第四连接部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转动基座内,传动卡齿设于所述主杆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并远离所述撑开杆设置,所述第二开槽底端设有与所述传动卡齿配合连接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其转动中心轴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齿轮其转动中心轴端,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开槽内壁并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外,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第二开槽同侧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基座上,所述转动基座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方槽,所述方槽槽底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方槽靠近固定座设置,所述方槽槽口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卡件,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卡件连接,所述扭转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基座连接,所述卡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卡齿配合连接的卡爪,所述卡件另一端设有按压板,手动按压所述按压板,所述卡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卡爪脱离所述传动卡齿,手动松开所述按压板,扭转弹簧带动所述卡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反向转动,所述卡爪复位并重新卡住所述传动卡齿。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卡齿由若干个齿牙并排组成,所述齿牙包括垂直端和倾斜端,所述垂直端和倾斜端交汇处设有圆角,所述倾斜端靠近所述固定座设置,所述卡爪卡设于倾斜端上。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基座设有第二开槽端与固定撑开杆其钝角端和活动撑开杆其钝角端对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开槽内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开槽位于所述转动基座同侧端,所述通孔内壁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槽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开口一端与所述通孔内壁连接,所述开口另一端贯穿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通孔内设有活动转件,所述活动转件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内的插入部件和设于所述转动基座外的托基,所述插入部件设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插入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所述托基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宽度相等,所述转动杆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宽度相等,所述插入部件一端与所述托基连接,所述转动杆连接于所述插入部件内,所述托基设于所述转动手柄和转动基座之间,所述转动杆设有转动手柄端贯穿所述托基。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正视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挡件与撑开杆连接关系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挡件与撑开杆连接关系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挡件与撑开杆连接关系图三;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正视图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动力转件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动力转件透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动力转件部分放大图;图10为技术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活动转件连接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包括:主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1)横向设置,传动卡齿(3‑1)设于所述主杆(1)上;撑开杆(2),所述撑开杆(2)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2‑1)和活动撑开杆(2‑2),所述固定撑开杆(2‑1)一端通过固定座(2‑3)连接于所述主杆(1)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2‑2)一端通过动力转件(3)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1)上,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3)与所述卡齿(3‑1)配合连接;挡件(4),所述挡件(4)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挡件(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1)横向设置,传动卡齿(3-1)设于所述主杆(1)上;撑开杆(2),所述撑开杆(2)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2-1)和活动撑开杆(2-2),所述固定撑开杆(2-1)一端通过固定座(2-3)连接于所述主杆(1)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2-2)一端通过动力转件(3)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1)上,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3)与所述卡齿(3-1)配合连接;挡件(4),所述挡件(4)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挡件(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4)包括挡板(4-1)和基座(4-2),所述挡板(4-1)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挡板(4-1)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所述基座(4-2)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设置,所述基座(4-2)远离固定撑开杆(2-1)端设有第一开槽(4-3),所述第一开槽(4-3)宽度大于所述挡板(4-1)宽度,所述挡板(4-1)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开槽(4-3)内,所述挡板(4-1)另一端设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长度与所述第一开槽(4-3)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开槽(4-3)内壁在靠近槽口位置设有限位板(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4)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的第一基块(4-6)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设置的第二基块(4-7),所述第一基块(4-6)其靠近主杆(1)端设有第一插槽(4-8),所述第二基块(4-7)其靠近主杆(1)端设有第二插槽(4-9),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的所述挡板(4-1)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4-8)内,所述挡板(4-1)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4-9)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4)包括柔性挡片(4-10),所述柔性挡片(4-10)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柔性挡片(4-1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位置设有基座(4-11),所述基座(4-11)远离固定撑开杆(2-1)端设有横槽(4-12),所述横槽(4-12)与所述固定撑开杆(2-1)平行设置,所述横槽(4-12)内设有卷轴(4-13),所述柔性挡片(4-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4-13)上,所述卷轴(4-13)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槽(4-12)内,所述卷轴(4-13)一端与所述横槽(4-1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轴(4-1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卷簧(4-14),所述第一卷簧(4-14)连接于所述横槽(4-12)内壁,所述卷轴(4-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簧(4-14)输出端,以便于复位转动中的所述卷轴(4-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分别呈钝角折弯型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其钝角端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其钝角端等角度设置,且两者位于同侧端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远离第二连接部(2-12)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2-3)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二卷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3)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簧输出端,所述螺钉插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远离第一连接部(2-11)的一端;所述活动撑开杆(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远离第四连接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柯
申请(专利权)人:唐国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