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卡扣
本技术涉及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卡扣。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新能源汽车中一般包括电池包,其中,电池包中一般包含电池模组(电芯包含在电池模组中)、BMS(电池管理系统)、水冷管路、线束(一般包括高压线束、低压线束)、支架(主要为电池包内的组件提供支撑作用)等;在对电池包进行布局设置时,根据空间尺寸以及产品设计原则,一般最后考虑线束的布局,最后常常会导致线束的布局空间十分有限。现有技术中,线束一般通过卡带捆扎呈圆柱状,然而实际情况中,用于布局线束的空间十分狭小,而难以提供足量的容置空间;例如,在一些情况下用于布局线束的高度不足而宽度上有剩余,或者宽度不足而高度上有剩余,导致圆柱状的线束不能被顺利安装在容置空间内,同时也会造成容置空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改善线束截面形状的线束卡扣。一种线束卡扣,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翻折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翻折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翻折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翻折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卡合围成截面为矩形的线束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翻折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翻折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上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本体上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卡合围成截面为矩形的线束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截面呈U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板分别与所述翻折部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为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凸起,所述凸起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杰,李碧雄,徐峰,王杭挺,郑小凯,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