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566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包括汽车尾门内饰板和拉手腔,拉手腔设置在汽车尾门内饰板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拉手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两个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均与拉手腔连通,两个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内均设有用于安装拉手本体的安装螺纹孔;拉手本体为长条结构,拉手本体包括内拉手和外拉手,内拉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内,内拉手的外表面上两端分别设有内拉手卡勾,外拉手上对应内拉手卡勾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内拉手卡勾相配合的外拉手卡勾,外拉手通过相配合的外拉手卡勾和内拉手卡勾卡装在内拉手上。适用于汽车。

A Handle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Tail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汽车的产量和销量也日益剧增,人们对汽车的使用方便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目前,汽车尾门内饰板大多使用拉手盒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拉手盒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操作时手指与拉手盒内侧平面接触,所以没有手指握紧的感觉,这样,用力关门时可能发生手指脱开的问题,从而不方便汽车尾门的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包括汽车尾门内饰板和拉手腔,所述拉手腔设置在所述汽车尾门内饰板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所述拉手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均与所述拉手腔连通,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内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本体的安装螺纹孔;所述拉手本体为长条结构,所述拉手本体包括内拉手和外拉手,所述内拉手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内,所述内拉手的外表面上两端分别设有内拉手卡勾,所述外拉手上对应所述内拉手卡勾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拉手卡勾相配合的外拉手卡勾,所述外拉手通过相配合的所述外拉手卡勾和所述内拉手卡勾卡装在所述内拉手上。通过将拉手腔设置在汽车尾门内饰板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并在拉手腔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最后将拉手本体安装在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内,这样,手掌可伸入拉手腔内并握住拉手本体来操作,从而大大地方便了操作;同时,通过将拉手本体设计成由内拉手和外拉手卡接形成的卡接结构,这样方便了拉手本体的安装,且外观更美观。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拉手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个卡口,所述外拉手上对应所述卡口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卡装在对应的所述卡口内。加设的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卡块,增加了内拉手与外拉手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若干个卡口沿所述内拉手的外表面的外边缘间隔布置。通过将若干个卡口沿内拉手的外表面的外边缘间隔布置,这样受力更均匀,进一步地增加了内拉手与外拉手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内拉手朝向所述拉手腔的表面设有向内凹的内拉手手握凹槽,所述外拉手上对应所述内拉手手握凹槽的位置设有向内凹的外拉手手握凹槽。加设的内拉手手握凹槽和外拉手手握凹槽一方面能使本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还能使握感更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拉手腔的底面与所述内拉手之间的间距大于手掌厚度。通过将拉手腔的底面与内拉手之间的间距设计成大于手掌厚度,这样方便手掌进入拉手腔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拉手腔的宽度大于手掌宽度。通过将拉手腔的宽度设计成大于手掌宽度,这样进一步地方便手掌进入拉手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将拉手腔设置在汽车尾门内饰板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并在拉手腔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最后将拉手本体安装在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内,这样,手掌可伸入拉手腔内并握住拉手本体来操作,从而大大地方便了操作;2、通过将拉手本体设计成由内拉手和外拉手卡接形成的卡接结构,这样方便了拉手本体的安装,且外观更美观;3、加设的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卡块,增加了内拉手与外拉手之间连接的牢固性;4、通过将若干个卡口沿内拉手的外表面的外边缘间隔布置,这样受力更均匀,进一步地增加了内拉手与外拉手之间连接的牢固性;5、加设的内拉手手握凹槽和外拉手手握凹槽一方面能使本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还能使握感更好;6、通过将拉手腔的底面与内拉手之间的间距设计成大于手掌厚度,这样方便手掌进入拉手腔内;7、通过将拉手腔的宽度设计成大于手掌宽度,这样进一步地方便手掌进入拉手腔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完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内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外拉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汽车尾门内饰板1,拉手腔2,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安装螺纹孔2b,拉手本体3,内拉手3a,内拉手卡勾3a1,卡口3a2,内拉手手握凹槽3a3,外拉手3b,外拉手卡勾3b1,卡块3b2,外拉手手握凹槽3b3,螺钉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包括汽车尾门内饰板1和拉手腔2,所述拉手腔2设置在所述汽车尾门内饰板1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所述拉手腔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3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均与所述拉手腔2连通,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本体3的安装螺纹孔2b;所述拉手本体3为长条结构,所述拉手本体3包括内拉手3a和外拉手3b,所述内拉手3a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4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所述内拉手3a的外表面上两端分别设有内拉手卡勾3a1,所述外拉手3b上对应所述内拉手卡勾3a1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拉手卡勾3a1相配合的外拉手卡勾3b1,所述外拉手3b通过相配合的所述外拉手卡勾3b1和所述内拉手卡勾3a1卡装在所述内拉手3a上。通过将拉手腔2设置在汽车尾门内饰板1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并在拉手腔2的两侧分别加设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3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最后将拉手本体3安装在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这样,手掌可伸入拉手腔2内并握住拉手本体3来操作,从而大大地方便了操作;同时,通过将拉手本体3设计成由内拉手3a和外拉手3b卡接形成的卡接结构,这样方便了拉手本体3的安装,且外观更美观。上述内拉手3a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个卡口3a2,所述外拉手3b上对应所述卡口3a2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卡口3a2相配合的卡块3b2,所述卡块3b2卡装在对应的所述卡口3a2内。加设的相互配合的卡口3a2和卡块3b2,增加了内拉手3a与外拉手3b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若干个卡口3a2沿所述内拉手3a的外表面的外边缘间隔布置。通过将若干个卡口3a2沿内拉手3a的外表面的外边缘间隔布置,这样受力更均匀,进一步地增加了内拉手3a与外拉手3b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内拉手3a朝向所述拉手腔2的表面设有向内凹的内拉手手握凹槽3a3,所述外拉手3b上对应所述内拉手手握凹槽3a3的位置设有向内凹的外拉手手握凹槽3b3。加设的内拉手手握凹槽3a3和外拉手手握凹槽3b3一方面能使本结构更紧凑,另一方面还能使握感更好。上述拉手腔2的底面与所述内拉手3a之间的间距大于手掌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包括汽车尾门内饰板(1)和拉手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腔(2)设置在所述汽车尾门内饰板(1)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所述拉手腔(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3)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均与所述拉手腔(2)连通,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本体(3)的安装螺纹孔(2b);所述拉手本体(3)为长条结构,所述拉手本体(3)包括内拉手(3a)和外拉手(3b),所述内拉手(3a)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4)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所述内拉手(3a)的外表面上两端分别设有内拉手卡勾(3a1),所述外拉手(3b)上对应所述内拉手卡勾(3a1)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拉手卡勾(3a1)相配合的外拉手卡勾(3b1),所述外拉手(3b)通过相配合的所述外拉手卡勾(3b1)和所述内拉手卡勾(3a1)卡装在所述内拉手(3a)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拉手结构,包括汽车尾门内饰板(1)和拉手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腔(2)设置在所述汽车尾门内饰板(1)的底部侧边和内表面的交接处,所述拉手腔(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安装容纳拉手本体(3)的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均与所述拉手腔(2)连通,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手本体(3)的安装螺纹孔(2b);所述拉手本体(3)为长条结构,所述拉手本体(3)包括内拉手(3a)和外拉手(3b),所述内拉手(3a)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4)对应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拉手本体安装容纳腔(2a)内,所述内拉手(3a)的外表面上两端分别设有内拉手卡勾(3a1),所述外拉手(3b)上对应所述内拉手卡勾(3a1)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内拉手卡勾(3a1)相配合的外拉手卡勾(3b1),所述外拉手(3b)通过相配合的所述外拉手卡勾(3b1)和所述内拉手卡勾(3a1)卡装在所述内拉手(3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逸苏雷丁晨刘沈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