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546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和支撑立柱,在使用时停车装置放置在一个室外露天的停车位上,然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停车平台下降到最底端,将车停靠在第一停车平台上,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平台上升,此时在第一升降平台的下侧原停车位的位置还能够停一辆车,这样使用一个停车位就能够停放两辆车,可节约停车占用的空间,减少停车位租赁的费用,同时在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上设有遮阳防雨盖,通过遮阳防雨盖能够更好地对停放的车辆进行保护,避免车表面被淋脏、砸伤或者划伤。

An Intelligent Double-deck Par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停车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停车位难成为严重的城市病,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交通次序、破坏了环境,对人们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每个家庭拥有多辆小车的现象繁多,现大部分小区内车位都要车主自行购买,且费用也是相当高,而面对具有多个小车的问题情况时,需要购买多个车位,费用高昂,同时现有的停车位大都露天设置,车子停放时被雨水淋造成车表面变脏,影响车体的外观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家用停车位只能够停放一辆车,并且露天设置在外侧的停车位不具有防雨功能。(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和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与所述支撑立柱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用于驱动所第一停车平台上下滑动,所述遮阳防雨盖位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的上侧,并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和支撑立柱,本申请提供的停车装置放置在一个室外露天的停车位上,然后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停车平台下降到最底端,将车停靠在第一停车平台上,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平台上升,此时在第一升降平台的下侧原停车位的位置还能够停一辆车,这样使用一个停车位就能够停放两辆车,可节约停车占用的空间,减少停车位的使用费用,同时在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上设有遮阳防雨盖,通过遮阳防雨盖能够更好地对停放的车辆进行保护,避免车表面被淋脏、砸伤或者划伤。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立柱呈矩形状排列,所述第一停车平台分别与四个所述支撑立柱的内侧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立柱上均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丝杠和螺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立柱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杠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内,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上并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停车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矩形状,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三个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侧板,三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端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斜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所述支撑立柱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一停车平台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遮阳防雨盖包括遮雨布、固定支撑架和活动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和所述活动支撑架相互平行并均呈倒U形,所述遮雨布连接在固定支撑架和活动支撑架之间;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均设有滑轨,所述活动支撑架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滑动。进一步地,还包括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设于支撑立柱上,所述信号接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运行。进一步地,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智能双层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智能双层停车装置的侧视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支撑立柱,11、丝杠,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支撑杆,14、第二支撑杆,15、滑轨,16、安装槽,17、安装板,2、第一停车平台,21、支撑板,211、斜面,22、侧板,3、信号接收器,4、固定支撑架,5、活动支撑架,51、滑块,6、遮雨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2和支撑立柱1,所述支撑立柱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与所述支撑立柱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1上用于驱动所第一停车平台2上下滑动,所述遮阳防雨盖位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的上侧,并与所述支撑立柱1的上端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2和支撑立柱1,本申请提供的停车装置在使用时,放置在一个室外露天的停车位上;具体的,先将所述支撑立柱1固定在停车位的地面上,所述支撑立柱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上设有通孔,可通过地脚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地面配合,来实现支撑立柱1固定顶到地面的过程;当只需要停靠一辆车时,可将第一停车平台2升起,此时车辆可以直接停靠于位于第一停车平台2下侧的地面上;当需要同时停靠两辆车时,先通过驱动机构控制第一停车平台2下降到最底端,将车停靠在第一停车平台2上,然后控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升降平台上升,此时在第一升降平台的下侧原停车位的位置还能够停一辆车,这样使用一个停车位就能够停放两辆车,可节约停车占用的空间,减少停车位的使用费用,同时在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上设有遮阳防雨盖,通过遮阳防雨盖能够更好地对停放的车辆进行保护,避免车表面被淋脏、砸伤或者划伤。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立柱1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立柱1呈矩形状排列,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分别与四个所述支撑立柱1的内侧滑动连接,通过四个支撑立柱1来共同对第一停车平台2进行支撑,对于第一停车平台2的支撑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支撑立柱1也可以是设置五个、六个或七个等,其同样能够实现本申请的目的,其宗旨未脱离本技术的设计思想,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立柱1上均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即四个所述支撑立柱1上均设有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来对驱动第一升降平台沿所述支撑立柱1上下滑动。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2、丝杠11和螺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设于所述支撑立柱1的上端,所述支撑立柱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杠11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1内,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上并与所述丝杠1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与所述丝杠11传动连接,即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等连接部件与丝杠11相连,可带动丝杠11转动,丝杠11转动带动与螺母配合的第一停车平台2上下移动,在本申请中四个所述驱动机构同步转动,来实现第一停车平台2的上升或下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立柱1的中部形成安装槽16,所述丝杠1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6内,所述第一停车平台2上的螺母伸入所述安装槽16内与所述丝杠11螺纹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和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与所述支撑立柱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用于驱动所第一停车平台上下滑动;所述遮阳防雨盖位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的上侧,并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阳防雨盖、驱动机构、第一停车平台和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与所述支撑立柱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用于驱动所第一停车平台上下滑动;所述遮阳防雨盖位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的上侧,并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立柱呈矩形状排列,所述第一停车平台分别与四个所述支撑立柱的内侧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立柱上均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丝杠和螺母,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所述支撑立柱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丝杠固定在所述支撑立柱内,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停车平台上并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双层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停车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矩形状,所述支撑板的端部设有三个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侧板,三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一个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位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扬勇曹胜前王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科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