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和均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531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和均分方法。均分装置包括机座、分线治具、排线夹爪、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升降机构和纵向运动机构。分线治具包括托板和弹性摩擦块,托板安装在机座上,顶面为排线的支撑面;托板顶面的前部包括与排线线条数量相同的线槽,后部的两侧包括排线的横向定位突棱;线槽沿托板的纵向延伸,沿托板的横向等距分开布置;排线夹爪安装在机座上,位于托板纵向的后方;弹性摩擦块安装横向往复运动机构上,位于在托板的上方,往复运动的方向与托板的纵向正交。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安装在纵向运动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弹性摩擦块和托板顶面的线槽对排线端部的线条进行均分,治具不易损坏,均分质量好。

An Equilibrium Device and Method for Arrangement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和均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线端部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和均分方法。[
技术介绍
]排线连接器包括排线端子和塑料胶壳两大部分,排线起导通和保护电流或者信号的作用,胶壳起连接作用。排线在出厂或初始状态都是多个导线并在一起的,在排线连接器的组装过程中,需要把排线的各导线的距离分隔成与塑料胶壳插口孔距相同的间距,然后才能进行插壳,这个分隔动作就叫做排线均分。在全自动打端子机对排线进行打压端子时,首先利用一个刀片将原本紧密贴合的线条割开,每两条线的中间都被划开一次。线条划开后再将金属端子打压上去,所以排线在打上端子之后都会留下切口。全自动打端子机每次对排线割开的长度都是一样的。在切口的前部,每一根线材都被划开了,在切口的后方,所有线条都是紧密贴合的,未被割开的。申请号为CN201811528133.0的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排线整线均分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有分线治具和用于驱动分线治具上下动作的分线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分线治具上设置有第一分线刀部及分别位于第一分线刀部左、右侧的两个第二分线刀部,所述第一分线刀部的下端向下凸伸超出第二分线刀部的下端;其利用第一、第二分线刀部的分线先后时间差以及相应导线在分线过程中的动态位移,在一次向下动作中,完成对排线的多条导线分切。由于排线端部的导线在压接完端子之后处于无序的状态,如果直接对排线金属头部进行划分,容易出现划分错开、乱序的现象。分线治具中间最长的刀片先插到中间导线的间隔中,然后其他的刀片依次下落。由于排线打完端子之后不很整齐,第一分线刀部很有可能没有插到排线的最中间,很可能将排线外侧的两根导线都挤到最后一个槽口中,均分方法不够可靠,如果最长的刀片插得准,那就均分成功,如果插不准,那就均分失败。另外,利用分线刀部高度落差来换取分线时间差的分线方式逐一分线,在排线线条根数较少,刀部的高度较小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排线线条根数较多时,治具第一分线刀部的高度就会很大,因为胶壳孔位间距就很小,决定了刀部的厚度很小,较高的高度,造成刀片刚性不足,会出现工作时刀部折弯的现象,刀部折弯不仅造成分线失败,还会对排线的外皮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具不易损坏、均分质量好的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本专利技术还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具不易损坏、均分质量好的排线端部均的分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包括机座、分线治具、排线夹爪、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摩擦块升降机构和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分线治具包括托板和弹性摩擦块,托板安装在机座上,顶面为排线的支撑面;托板顶面的前部包括与排线线条数量相同的线槽,后部的两侧包括排线的横向定位突棱;所述的线槽沿托板的纵向延伸,沿托板的横向等距分开布置;排线夹爪安装在机座上,位于托板纵向的后方;弹性摩擦块安装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上,位于在托板的上方,弹性摩擦块往复运动的方向与托板的纵向正交。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安装在摩擦块升降机构上,摩擦块升降机构安装在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上。以上所述的均分装置,所述的线槽在托板前端位置的深度相同,线槽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倾斜,向后逐渐抬高;沿托板的横向,中轴线部位线槽的倾角最小,线槽最长;离开中轴线越远,线槽的倾角越大,线槽越短。以上所述的均分装置,分线治具包括前端块,前端块固定在托板的前端,前端块的顶面与托板的顶面高度相同;前端块包括与托板数量相同的线槽,前端块线槽的后端与托板线槽的前端平滑连接;前端块线槽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平行,前端块顶面前部的两侧各包括一条挡线突棱。以上所述的均分装置,包括托板升降机构,托板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体竖直地固定在机座上,托板固定在第一气缸活塞杆的顶端。以上所述的均分装置,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水平地固定在机座上,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沿纵向水平地固定在机座的底板上,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摩擦块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缸体竖直地固定在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缸体横向固定在第三气缸活塞杆的顶端,摩擦块固定在第四气缸活塞杆的前端。以上所述的均分装置,弹性摩擦块包括条形的搓板、复数个压簧和盒形的壳体,壳体下部包括条形开口;搓板的横截面为T字形,T字形搓板的横板布置在壳体内部的腔体中,立板穿过壳体下部的条形开口,露在壳体的外面;压簧位于搓板的顶面与壳体顶板之间,壳体固定在第四气缸活塞杆的前端。以上所述的均分装置,排线夹爪包括夹头、手指气缸和立柱,立柱的下部固定在底座上,手指气缸的缸体横向地固定在立柱的上部,夹头固定在手指气缸的手指上。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方法,包括上述的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均分的排线放置到托板的顶面上,排线头部压接好的端子朝前,排线夹爪将排线的后部夹住;摩擦块升降机构从起始位置带动弹性摩擦块下降,弹性摩擦块的底面压在排线切开的线束上;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弹性摩擦块横向往复搓动,与此同时,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通过摩擦块升降机构和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带动弹性摩擦块从托板的中部纵向移动到托板的前端;弹性摩擦块在横向往复搓动并纵向前移的过程中,将排线的线条分别搓到对应的线槽中。以上所述的均分方法,所述的均分装置包括托板升降机构,在步骤801中,将待均分的排线放置到托板的顶面上之前,托板升降机构带动托板下降到初始位置;送料机械手将排线送到托板上方,排线头部压接好的端子朝前,排线夹爪将排线的后部夹住后,托板升降机构再带动托板上升回位,让排线落到托板的顶面上。以上所述的均分方法,所述的均分装置的分线治具包括前端块,前端块固定在托板的前端,前端块的顶面与托板的顶面高度相同;前端块包括与托板数量相同的线槽,前端块线槽的后端与托板线槽的前端平滑连接;前端块线槽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平行,前端块顶面前部的两侧各包括一条挡线突棱;托板顶面的线槽在托板前端位置的深度相同,线槽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倾斜,向后逐渐抬高;沿托板的横向,中轴线部位线槽的倾角最小,线槽最长;离开中轴线越远,线槽的倾角越大,线槽越短;在步骤802中,摩擦块升降机构从起始位置带动弹性摩擦块下降压在排线切开的线束上时,弹性摩擦块对着托板中轴线部位最长线槽的后端,弹性摩擦块首先将位于托板中轴线部位的线条搓入到线槽中;在弹性摩擦块横向往复搓动并缓慢前移的过程中,从内向外,将线条逐根搓入到线槽中;当弹性摩擦块前移到前端块上方时,排线前部的全部线条都搓入到托板和前端块的对应线槽中。本专利技术利用弹性摩擦块和托板顶面的线槽对排线端部的线条进行均分,分线治具不易损坏,均分质量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排线端部均分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排线端部均分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排线端部均分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分装置托板未升起时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分装置托板未升起时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分装置工作状态下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均分装置工作状态下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包括机座和分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线夹爪、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摩擦块升降机构和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分线治具包括托板和弹性摩擦块,托板安装在机座上,顶面为排线的支撑面;托板顶面的前部包括与排线线条数量相同的线槽,后部的两侧包括排线的横向定位突棱;所述的线槽沿托板的纵向延伸,沿托板的横向等距分开布置;排线夹爪安装在机座上,位于托板纵向的后方;弹性摩擦块安装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上,位于在托板的上方,弹性摩擦块往复运动的方向与托板的纵向正交;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安装在摩擦块升降机构上,摩擦块升降机构安装在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线端部的均分装置,包括机座和分线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线夹爪、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摩擦块升降机构和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分线治具包括托板和弹性摩擦块,托板安装在机座上,顶面为排线的支撑面;托板顶面的前部包括与排线线条数量相同的线槽,后部的两侧包括排线的横向定位突棱;所述的线槽沿托板的纵向延伸,沿托板的横向等距分开布置;排线夹爪安装在机座上,位于托板纵向的后方;弹性摩擦块安装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上,位于在托板的上方,弹性摩擦块往复运动的方向与托板的纵向正交;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安装在摩擦块升降机构上,摩擦块升降机构安装在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槽在托板前端位置的深度相同,线槽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倾斜,向后逐渐抬高;沿托板的横向,中轴线部位线槽的倾角最小,线槽最长;离开中轴线越远,线槽的倾角越大,线槽越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线治具包括前端块,前端块固定在托板的前端,前端块的顶面与托板的顶面高度相同;前端块包括与托板数量相同的线槽,前端块线槽的后端与托板线槽的前端平滑连接;前端块线槽的底面与托板的顶面平行,前端块顶面前部的两侧各包括一条挡线突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升降机构,托板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缸体竖直地固定在机座上,托板固定在第一气缸活塞杆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块纵向运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副和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缸体水平地固定在机座上,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沿纵向水平地固定在机座的底板上,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摩擦块升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缸体竖直地固定在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摩擦块横向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四气缸,第四气缸的缸体横向固定在第三气缸活塞杆的顶端,摩擦块固定在第四气缸活塞杆的前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摩擦块包括条形的搓板、复数个压簧和盒形的壳体,壳体下部包括条形开口;搓板的横截面为T字形,T字形搓板的横板布置在壳体内部的腔体中,立板穿过壳体下部的条形开口,露在壳体的外面;压簧位于搓板的顶面与壳体顶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虹宾方诚明黄增汪新荣张超方舟侯景鹏陈永平梁豆豆赵锟曾纪濂唐墅饶云鹏刘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